导读
转世,本来的佛教用语,被罗振宇用来形容2017年传统产业转型的剧烈程度。对于自己身处的教育产业,罗振宇有自己的一套“转世”心法。
刺猬公社 | 段宜飞
乌镇互联网大会上,西装革履的罗振宇瘦身效果显著,肚子下去不少,不过因为天生的圆脸,歪嘴胖子的形象依然成立。
12月4日,他以得到App创始人的身份,和腾讯的马化腾、联想的杨元庆、猎豹的傅盛等一帮互联网界大佬,作为新经济的企业家代表,一同出现在采访环节上。在如此正式的场合出现,罗振宇收敛了自己嘟嘴逗乐的风格,回答不苟言笑。
有记者提问:“传统产业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
这一次,罗振宇没有憋住,抛出了“2017年,传统行业不只是转型,而可以用‘转世’来形容”的梗,并冲其他大佬呵呵一乐。
直播现场图
镜头并没有捕捉到在坐大佬的反应,不过从现场的收音听起来,大多数观众似乎没有get到罗振宇的笑点。
不像2015年卖书卖月饼卖会员,2016年投资Papi酱,自从去年11月份明确了得到知识服务的基本业务后,罗振宇原价退出了所有投资项目,在今年开始了自己“转世”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产品,莫过于8月31日正式推出的《每天听本书》会员,365元一年,一天一块钱。罗振宇给它打出的广告语是“每天半小时,搞懂一本书”。
罗辑思维的合伙人脱不花在直播中曾经谈到,如果有一天罗辑思维倒闭了要重启炉灶,只能做一个项目的话,她和罗胖一致的选择是《每天听本书》。
《每天听本书》在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车厢广告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联系到两位《每天听本书》的撰稿人,希望能从他们的视角,解读罗振宇得到“转世”心法。
没用过得到App的路人
照样可以进行知识服务
徐克不是罗振宇的粉丝,从来没用过得到的App。研究生在读的他,是知乎上的一位小有名气的答主,之前也买过几次知乎Live的知识付费项目。对罗振宇在做什么,他只是一知半解,属于“路人”级别的用户。
今年年中,他收到了一条“得到”工作人员的私信,提出约稿的请求。徐克起先没太在意,抱着了解一下的心理,他在回复中询问了稿酬。
得到的回复,让他眼前一亮——一篇稿子5000元。
“这是一个让我无法拒绝的价格。”徐克说。
罗振宇也经常借用《教父》中这句经典台词
据一位熟悉罗辑思维的知情人士透露,徐克的稿酬并不是最高价格。罗胖曾亲口讲,《每天听本书》的作者解读一本书可以拿到的收入是3万-4万元。徐克毕竟刚刚入行。每篇3万-4万元显然是比较“高级”的作者才能拿到的价格。
“最后谈定的稿酬大概是一篇6000元,即使最后稿件无法采用,成为废稿,也会有1000多的稿酬。”
徐克曾经在北京一家非常出名的传统周刊实习。“你知道我之前,每篇稿子多少钱吗?150块。”
对于酷爱读书的他来说,报社的工作更加辛苦,徐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采访。而罗振宇这边就显得格外轻松,投入产出比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当时报社给我们发钱,还是用的那种最传统的中国邮政的汇款单。你要去邮局排老长的队,才能取到那150块钱。”徐克回忆道,“得到这边就很高效,之前稿费是按月结算,现在稿子通过审核后,一周就能收到稿费。”
在提交了一份自己读过书的书单后,徐克受到得到的邀请,去往朝阳区郎家园6号的办公室,参加《每天听本书》的作者交流会。
得到作者交流会现场
在一个阶梯式的房间里,面对近100位撰稿人,罗振宇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向他们传授知识服务的“内功心法”。
首先,罗振宇提出了“自然语言”的概念。与大部分作者平常从事的文字性创作不同,得到是音频为主的平台,口语是它的稿件创作模式。他认为,学习其实主要是学概念,而自然语言在概念的交付是要强于书面语言的。
罗振宇把自然语言的线性交付,从难到易(对抽象的概念进行生动解释)、从高到下(从俗知俗见到新址新建)、从有到无、从是到非(认知的反转)这四个颇为抽象的概念,在之前的一次直播中,总结成了人们口语交流中,经常说的四句话:这事儿很简单——这事儿(其实)很牛逼——这事儿你不知道——这事儿你错了。
“我要像河流冲刷石子一样,带动我的对象,让我的信息在他的心中滚动,你就必须在他的心中抓出一个起点,然后倒向一个终点,然后用你的语言,来制造这个势能,从已知到未知,从散碎到概念,从艰难的概念到普通的程式等等,让他感受到这个势能差。”罗振宇说。
徐克颇为认同这样的观念,不过他知道这些概念和自己真正写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他没有花钱买《每天听本书》的会员。只是他挑选了几本听书的书目,由编辑分享了免费阅读的链接作参考。
每次把稿子交上去后,徐克都会很快收到编辑的回复:“编辑真的很懂怎么做,这些书他们应该也都读过。他们给出的修改意见都非常具体,哪里多讲一点,哪里可以删去,什么地方的表达需要做怎样口语化的修改,清清楚楚。”
罗振宇把这个打磨的过程称为“手艺”:“手艺就是让知识穿过身体,是那些能够持续精进,让你更加善于自我觉察的东西。手艺能让人促进自我觉察,刷新你的存在感。”
罗振宇把手艺和练瑜伽做类比,一开始的时候,你体察不到瑜伽老师讲的控制肌肉方法,直到有一天,你意识到了自己某块肌肉的存在,并且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它,这就是手艺逐渐养成的过程。
经过三四次打磨的过程,稿子才能通过最终的审核。徐克盘算了一下,如果要用心做出一本合格的书稿,自己前前后后大概要花一周时间。因为是兼职,徐克出稿的频率在一个月一篇。
得到公司大屏幕实时数据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这样手艺“打磨”的过程的。
郭婷在一家国企从事文字性工作,平时也为一些知名的公号供稿,得到便是其一。
与徐克相似,她对罗振宇和得到早有耳闻,也曾经买过几款知识付费的产品,但对得到,她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郭婷写稿的整个过程,属于完全远程遥控。得到的工作人员给她发送了一份类似于罗振宇讲的“心法”大纲,郭婷就开始了自己对书籍的再创作的过程。
因为是属于机构供稿,郭婷每月拿到的收入在3K-5K不等,但钱并不是她最看重的。因为工作原因被外派到西北地区的郭婷,最害怕的是被互联网世界抛弃。
郭婷写作比较慢热,刨去她重读旧书、查找资料的时间,光写一篇初稿,她大概就花了整整八个小时。
“工程量还是挺大的。”她的稿子来来回回被修改了四次,“反复打磨的过程挺消耗作者的。”
“给人有一点流水线操作的感觉。”郭婷说。对经典作品的“再创作”,相比之下,她更喜欢一些带有创作性的写作。
然而郭婷所说的“流水线操作”,正是罗振宇追求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工业化组织的基本追求”。能够稳定、大规模、流水线式地生产听书的产品,才是得到《每天听本书》商业模式成熟的前提。
据可查证的数据,在5月份《每天听本书》刚刚推出时,得到的图书库中有超过200本解读的书目,罗振宇在8月底的002号知识发布会上宣布,2017年的目标是过1000本书。截止今天,听书的书目已经达到了1600本。
让传统知识阶层的再就业
让教育界“转世”
罗振宇《每天听本书》的雄心,是要将“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知识再生产一遍”。
罗振宇不愿意把自己做的事情叫做“知识付费”,更是明确反对“知识变现”,在他眼中,知识变现的逻辑是是“以为能把过去卖不出去的知识,现在在网上就能卖出去了”。而知识付费“并不是新鲜事,出版业、教育业一直遵从这种模式。知识付费容易造成误解,(以为)原来知识是免费的,现在付费了。”(原文引自《新京报》)
“分工产生效能”这个被亚当斯密发扬光大的基本概念,被罗振宇在节目、公开演讲中不断地强调。罗振宇认为,自己和得到正在创造一种叫“知识服务”行业的新分工。他和员工、撰稿人多次强调服务意识,要用“前倾45度的方式,而非后仰45度”的姿势来和用户对话。
在他带起的知识服务业中,罗振宇除了招募到除了像徐克、郭婷这样的读书爱好者,还吸收来了不少媒体圈之前的同行:《焦点访谈》的前主持方宏进,《凤凰周刊》记者段宇宏、前《三联》副主编苗炜、前《三联》记者巫昂,央广的播音员程亚……
而罗振宇想要进行“转世”的不只在媒体圈,他把《每天听本书》瞄准了传统的大学教育资源。
今年2月6日,罗辑思维微信公号发出一篇推送——《致所有在校的大学生:我们在找你的老师》。文章里,罗振宇以一万元的感谢费,请求用户推荐好的大学老师,结成一个“知识服务共同体”。
11月,得到App启动页口号从之“向终身学习者致敬”,到“和你一起终身学习”,现在变成了“一起建立一所终身大学”。据知情人士透露,得到正在组建自己的大学老师知识库,北京不少知名大学的老师、教授已经成为得到的合作老师。
得到App启动页的变迁(顺序从左至右)
徐克的老师就是得到的撰稿人之一。“稿费肯定要比我高,我估计能有一两万一篇吧。”徐克猜测道,“重要是老师肯定比我更适合做这个,毕竟他们就是专业的读书人。”
一万元一篇的价格,这对于普通大学老师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徐克的老师,依然有些留恋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他曾在朋友圈里感叹:“之前读书,就像是一个人在丛林中探险,现在做的就有点像旅游了。”
徐克倒是对此的态度颇为开放。他认为,大部分书籍,特别是一些社科类的书,其中的核心概念就那么几个。他觉得自己对在得到上对书本的解读,基本涵盖了书中所有的精华要点。
徐克钟爱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他曾在大学时期,花了整整一个月基本什么事也没做,硬生生啃完了这本砖头一样厚的大部头。
但现在回想起来,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堂吉诃德》第六章中烧书的情节,他能记住的,也不过是几个经典情节和对话。
时代所驱
马上就要毕业论文开题的徐克,准备研究国产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尽管,这部动画他连完整的一集都没有看过。
“虽然我一集都没看过,不过刷一刷知乎,我就基本知道这个东西在讲什么了。”徐克觉得,先对动画有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等答辩选题定下来后,再去看也不迟。
就像听《每天听本书》一样,他觉得了解主旨思想后,如果真的觉得感兴趣,再去买书拿来读也为时不晚。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需要更高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徐克的选择不可谓不理性。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优质资源的卷入,得到这家公司,包括罗振宇本人,越来越受到官方的认可。
互联网大会上,右二为罗振宇
今年8月底,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参观了罗辑思维,并且留下一句评语:“你们的价值就是让知识更有价值”。
9月20日,人民日报官微发表评论文章《一门课值几千万!一位北大教授的课价超越小鲜肉收入》,并在开头写到“互联网知识产品价值变现的时代终于来了”,盛赞像得到专栏作者薛兆丰这样教授大众知识的学者。
截止11月份,得到的总用户量已经超过1200万,每天有近100万和徐克相似的人,吸收着罗振宇服务心法下生产出的知识。
虽然在量级上,得到和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是10倍20倍数量级上的差距,但是得到的营收能力,不容小觑,仅在2017年第一季度,它的收入就已达到1.41亿元(当时《每天听本书》这个项目还未正式上线)。
至于“转世”的效果,从撰写人的规模和书目增长的速度来看,不会太差。但正如罗振宇自己在互联网大会上的预测:“今年算是知识付费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但是爆发完了可能就要物种灭绝了。”所以,不知得到的“转世”目标是几年呢?
(文中徐克、郭婷均为化名)
段宜飞
关注游戏、直播领域
微信号:DylanDuan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纸媒和数字出版、互联网资讯和社交平台、视频音频平台、影视文娱、内容创业和自媒体、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内容发展方向。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平台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