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讲述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心态在养生中的重要性。文中引用了《黄帝内经》、《庄子》等经典著作的观点,通过实例说明了情绪失控、心态不佳对身体的危害,并强调了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的重要性。
文中指出,情绪失控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易怒暴躁、心态悲观等都会给身体增加负担,长期积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文章强调了心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指出心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命的长度和生活的质量,心态平和、乐观的人更容易掌控自己的人生,远离病痛的折磨。
文章指出,养生不仅仅是保养身体,更重要的是养心,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健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
预约直播
《黄帝内经》中讲:“百病生于气也。”
深以为然,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坏情绪买单。
易怒暴躁,情绪不好,病痛来袭;心态乐观,情绪稳定,病痛自然远离。
要知道: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世上很多的病,都是情绪出了问题。【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世上很多的病,
都是垃圾情绪种下的毒
《庄子•在宥》中讲:“人,大喜邪,毗(pí)于阳;大怒邪,毗于阴。”
欣喜过度,损耗阳气;愤怒失节,损伤阴气,身体郁结之气过多,自然百害无一利。
你的每一次生气、愤怒、抑郁都会给身体增加负担,终有一天,这些垃圾情绪种下的毒,会不停地折磨你,甚至带走你的性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本身有非常严重的咳疾,身体每况愈下,但总是悲天悯人,遇事总往不好的地方想,整日以泪洗面。
最终,自己也没有勇气与病魔斗争,十七岁便香消玉殒了。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女子与邻居发生争执,把自己气出心梗,住院数日才得以缓解;
父亲陪孩子写作业,气到手脚抽搐,脸色泛白,倒地不起。
悲伤、愤怒、生气都是垃圾情绪的发泄,是身体不适的根源。
心烦气躁,内心调节不顺,加上外界种种压力,往往最能击垮一个人。
《卫生宝鉴》中讲:“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心若静,世界皆安宁,万病可平息;心若躁,世界皆烦闷,百病丛乱生。
人活于世,一切疾苦与喜乐,身体病痛与安逸,都源于自我的情绪调节。
心神安静之人,内心波澜不惊,不为琐事暴怒,不为闲事忧愁。
面对任何事物,懂得自我调节,垃圾情绪便会逐渐消失,从而精神状态轻松愉悦,身体自然健康无忧。
身体给予你的每一次疼痛暗示,都是求救信号
《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不同的情绪会攻击不同的器官,这便是身体出现不适的最大原因。
千万不要忽略那些隐藏在情绪底层的巨大疮口,小到感冒上火,大到疼痛难忍。
及时调节,妥善处理,才能及时止损,保持身心健康。
有一位卖布匹的商铺掌柜,是当地最有钱的富商。
他总是担心别的掌柜会超过他的财富,甚至担心自己的钱财会被贼人惦记。
于是,他常常熬夜赶工,饿到胃痛;为了抢到大客户,曾经喝酒喝到胃出血;人手不够,便亲自搬货,换上了腰椎病。
即便如此,他依旧郁郁寡欢,辗转难眠,只能靠饮酒来入睡。
妻子劝他多注意身体,他却总与妻子争吵,责怪妻子不理解他。
长此以往,富商不幸染上了恶疾,找遍了所有的名医,都无法妙手回春。
不久,富商去世了,留下了偌大的家产无人经营。
情绪一旦过度,便会影响身体各类器官的健康,引发身体疼痛;而身体不适又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跌进一个恶性循环。
身体是不会说谎的,每一次的疼痛与不适,都是在给你暗示,向你求救,让你注意到自己身体和内心的问题。
可惜,很多人都不以为然,选择性的忽视了。
殊不知,怒气正在让身体失控, 焦虑正在消磨人的心力;压力正在摧毁人的意志。
而这些,都将转变为对身体不可逆转的伤害。
多关心自己的情绪,敏锐觉察身体发出的信号,只有如此,才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心态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讲:“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当事物处于安稳的状态时,是容易掌控和维持的,当事物开始失道离德时,便要开始抑制。
人亦是如此,心态乐观而平和的人,健康无忧,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而常常悲观忧思的人,容易受到病痛的折磨,毁掉短暂的一生。
要知道,好的心态是一切的根源。
心态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
曾经有一位员外,突发重疾,被送到医馆治病。
心态乐观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小毛病,便再无多想,殊不知大夫正在商量如何告诉他病危的情况。
同房间的病友郁闷烦躁时,他不仅没有愁眉苦脸,反而开心的与人谈天说地。
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作息,丝毫看不出他是重疾的病人。
后来,他竟然痊愈了,当他自己得知病情的严重性时,都不禁感慨是诞生了奇迹。
可临床的病友却没那么幸运,天天想着自己得了重疾,整天沉浸在悲痛的阴影下,即便大夫为他做了最好的治疗,却依旧没能挽回他的性命。
人活一世,心态最为重要,很多身体不适,本身不会致死,而却能被自己吓死。
因此,心态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我们的生命,拥有良好的心态是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