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来聊聊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走了。前几日的追思会上,有朋友说,叶先生在这个初冬走了,很多诗友都觉得很突然,无法接受。是啊,叶先生为中华文化的弘扬传播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仿佛觉得,她会永远在身边,因为她已经活成了一首诗。而诗,是“人心不死”的力量。一个多月前,欧阳江河老师在南开大学的讲座上提到:“有的人,在作诗的那一刻,是个诗人;有的人,在读诗的那个瞬间,是个诗人;而叶嘉莹先生,她时时刻刻都是诗人,她已经在生活中活成了一首诗。”叶先生自己也曾多次强调,凡是一流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创作、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的。叶先生是沉浸在诗词中的,日常情境往往会令她将烂熟于心的佳句名篇脱口而出。比如,看到道路两侧的花树怒放、花伞如盖,她会吟诵“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紫玉兰树开始飘零,她又会想起“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看到园丁在院子里种瓜,她脱口而出“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和“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还不乏点评:前者是杜甫的生活实践,后者是诗人的生命感悟。一个人一生中尽了自己的心力,做出了事情,应该无憾。叶嘉莹。图片来源:正观新闻
叶先生,是一位老师。
叶嘉莹先生最为看重的,反而是教师这个身份。她曾谦逊地说:“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没有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诗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没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学者……但是在教学的道路上,虽然我未必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我却确确实实为教学工作投入了我大部分的生命。”叶嘉莹先生讲诗词,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她曾说:“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的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这是南开大学迦陵学舍的讲堂上悬挂着的一副联语。在叶先生看来,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些是后天无法改变的,比如血缘关系;但也有些是后天选择的,比如师生之间,往往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寻才会走到一起。前者与生俱来,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思维的选择。而后者则是理想和志意的一种传承,更为可贵。斯人虽逝,但叶先生的精神,仍在感动、影响着世人。
最近,很多人为了纪念叶先生,打开了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部影片的英文标题,采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里的一句“Like the Dyer's Hand”,意为“染匠之手”。真是一个极妙的比喻!诗词之于叶先生,就好比染料之于染匠,浸润已久,留下洗不去的色彩。叶先生一生与古典诗词相伴,自己也带有了诗词的光彩。那我们呢?我们希望自己带上什么样的色彩?又期待自己成就怎样的染匠呢?在叶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上,排队等候区的屏幕上,除了照片,还有两句醒目的诗:“天池定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这出自叶先生“连日愁烦,以诗自解”时写下的一首绝句。叶先生的一生,历经许多苦难不幸,却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达观的态度,与她热爱古典诗词有很大关系。正如叶先生所说,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而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让我们也能像她一样,在诗词中看到光明、遇见美好,把自己“活成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