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2日,ThinkPad联合今日美术馆在其二号馆连续举办了三场有关艺术的沙龙对谈,并力邀众多艺术界、商业界大咖参与分享体悟。在第一场名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少数派沙龙中,各位“艺术航海”的参与者,就航行感悟与创作历程,向在座的诸多听众做出了精彩的阐述与分享。具体内容在之前的推送中已有详细的解读,在此就不再过多赘述,附上链接,望诸君自取。
点击查看《少数派沙龙 | 一场中国企业家的文艺复兴正在萌芽》
下午两点,第二场名为“创造美感未来”的少数派沙龙,如约在“艺术航海”的一众精美艺术品簇拥下再次开启。著名策展人陆蓉之老师、知名作家兼《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先生、以及来自日本的著名设计师青山周平先生成为本场沙龙的嘉宾,而上场的嘉宾——联想集团中国区市场战略与运营总监,兼ThinkPad业务市场推广总监刘奚源先生则亲自上阵,担任本场的主持人。
话不多说,接下来这段视频整合了第一场及第三场的对谈精华,并还原了第二场的对谈内容,想回顾的同学赶紧点击吧☟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真正的艺术应当是超脱于任何商业活动的独立行为,其不应该与商业产生任何交集。对于这类问题,刘奚源先生毫不避讳,甚至将其作为本场沙龙的第一个问题抛向了三位嘉宾,希望他们能从艺术领域为我们做出解读。
陆蓉之,这位50年代出生的策展人,经历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她非常直接的指出:“艺术跟商业的关系,在今天有非常严重的误读、误导“。在西方世界,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与商业一直是相互依存。如果那个时代的哪位艺术家如果没有商业的支持,那么他很可能连生存都成为奢望,更何况创造出作品。到了18、19实际,这种联系更加密不可分。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这样一种艺术与商业的对立呢?归根结底,是跟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有关。
在古代,艺术是达官显贵的消遣。在那个士农工商,阶级层面明显的时代,只有“士人”才有钱权发展艺术,他们不需要处于社会地位末流的“商人”的支持,所以艺术在文人的领域里面是跟商业关系不多的。如果当时一个艺术家与商业发生了关系,那么就说明他落魄了,所以才不得已靠卖字画为生,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非常悲惨的。因此,在当今社会,她本人非常反对一个艺术家说自己反商业,因为这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她说“只要你卖了一张画,只要有人出一分钱赞助你,那么你就跟商业发生了关系”。
而许知远先生,更加尖锐地指出“过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就是资本市场”,他从艺术领域敏锐地察觉到当代艺术家在拼命与商业合流的现状。互联网迅速崛起之后,他没有从艺术家身上看到对商业的反抗,而更多的,则是看到他们逐渐成为超级PR。这种看似”虚伪“的合流过程,其实正是印证着思潮的改变。19世纪的艺术家们,反对的并非商业,而是突然兴起的中产阶级,就像现在中国的土豪阶层一样,那些人在品味上粗俗不堪,对金钱和权利盲目追求,因此在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们都是以反派形象出现。而到了现在,大众阶层兴起,艺术家们也失去了反抗的意义,再加上Twitter、微信、Facebook的催化,艺术家们与商业合流寻找更多地回应方式。他说“我觉得对此刻的中国人来讲,马云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他把这么多人联系在一起,是多么大的行为艺术。”
青山周平,这位来自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对此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一开始,他直言不讳的指出:“从我自己个人的感受来看,就是艺术跟商业本来是并没有关系的”。因为艺术出发点在于自己身边的生活,比如说原始艺术、比如线、图、唱歌、睡觉等等,这种原始的艺术状态,跟我们的生活有关系。
但是,对于他来说,商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艺术跟商业是有关系的“。他是设计师,需要做很多的项目,有很多客户会来邀请他,并给予他相应的费用。因此,艺术跟商业产生了交集。
2005年,他来到北京,那时他刚毕业,没有任何想法就来到了这里。对于中国而言,他是一个“少数派“,因为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用中国的眼光去看中国,而他,则是用日本人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在他的眼里,中国是一个“可以实现你比较奇怪想法的地方”。也是是基于人口和规模的关系,在这里,如果你有一个比较怪异的想法,你不会变得曲高和寡,你可以收获更多人的认可。因此,他可以在此更加大胆的实现自己艺术和商业的结合。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有关“艺术与商业”的对立,只不过是一种错误观念的硬撑。这既不是商业的革新,更不是艺术的堕落。艺术源于生活,而商业也是生活的一环;艺术需要商业的支持,而商业也需要艺术的发散;没有商业的艺术,或许永远只是属于个人的消遣自娱,而没有艺术的商业,或许永远只会沦为平庸。他们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可以独立超然,这是三位老师带给我们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刘奚源先则生将眼光放在了当今社会,“我们中国现在的社会对于审美,或者是对于美的感觉”,有什么样的问题?
沉吟片刻,许知远先生给出了一个令人错愕的答复。他说,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失序”的时代。当然对于这个“失序”的理解有着双层含义。一方面,中国社会,每个人对于知识、审美、道德都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些不同,成就了社会意识上巨大的“撕裂”。人们在飞扬本性的同时渴望秩序,所以会有很多人选择去台湾、去日本。因为在那些地方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每个人都有处安放。
但是,另一方面,“过度的秩序又是对人性巨大的伤害”,日本的思想教条让他们都是生活在某种规范里,产生巨大的压抑,他们可能会带来一种新的“失序”。而艺术的可能性就是不断的寻找新的秩序,然后打破一种秩序,再创造新的秩序,人类永远都是不安的。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讲,我们更需要创造新的秩序,这是最重要的时刻。
话音刚落,陆蓉之老师笑着接过了话茬。正如之前许老师对于“秩序”的解读,陆蓉之老师的人生也经历着从“失序“到“守序”再到“失序”堪比云霄飞车般的转变。小的时候,老师出生在台湾,接受着东方最正统的文人式教育。17岁时绘画的40米水墨长卷至今被收藏在台北故宫。之后,陆老师前往欧洲留学,经历了朋克的愤怒时代,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冲击。后来,她入籍美国,成为美籍华人,到了48岁那年经历了那样“狂飙“的陆蓉之老师,为了追寻爱情,收起放纵,选择“从良”,成为一个大气端庄的女人。
经历过这一切价值观洗礼之后,到了今天,她感到无比惊慌与彷徨,因为心目中有关国家领袖的形象形象,被川普彻底击碎。陆老师曾说过“9·11以后,再无行为艺术”,等到川普上台,她选择收回那句话:“你说今天谁是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就是川普,连他美丽的模特妻子都失色,在旁边连一枝花都不是”。在这样一个“失序”的时代,一切对于总统,对于艺术,对于审美的看法都彻底改变了。
有人说,艺术是社会的映射。同样的,社会也催促着艺术的发酵。如果我们活在一个像陆蓉之老师“从良”的那么一个社会时代,那么或许川普这样的“行为艺术”就不会出现,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失序紊乱的节点,川普这种“推特治国”,行里不一才应运而生。我们现在无法评价这样的行为艺术是好使坏,但是正如许老师所说,艺术,会为我们找到新的秩序。
既然将这场沙龙冠以“未来”之名,那么刘奚源先生的最后一道问题,自然放眼未来,在当下的社会条件背景下,我们该当如何面对未来?
在许知远先生的眼中,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特点是高度的流动性和分裂性,未来也是一样。就好比微信朋友圈一样,你会在高速的流失中生活,并且成为你生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我非常仰慕伟大的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去年刚刚去世,他在讲流动性的社会中怎么面对,人会面对一种永久性的焦虑,这是无法克服的,你要接受这种焦虑。美、音乐、艺术,当然这会变成高度流动性的缓解剂,镇静剂“。
其次,许知远先生觉得未来应该也是高度部落化的,部落就是圈子一样的,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人以前可能换很多胶囊来吃,如果寻找美的话就是在这些胶囊里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或者说,现在已经是这样了。这是一个传统、现在,以及未来,完全混在一起,时空是高度错乱的状态,这一刻我在接受巴赫,那一刻就是 hip-hop,它们甚至会同时发生。” 我觉得人类受不了这种焦虑的话,一定会寻找一种状况,这是过去的传统和未来并存在你的生活中,这样你会有稳定的秩序当中,获得暂时的镇定。但我觉得寻找解决方案的时代彻底消失了“。
青山周平,这位相对更年轻的80后艺术家,同样对于未来,也有着更”年轻“的看法。“我们一般觉得未来是在那里,但是我觉得未来应该不会在那里,未来可能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说我在思考未来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很多时候最大的灵感是在我的身边。“他是一名设计师,他可以从过去、现在的生活过程中,找到很多未来的艺术灵感,并运用以后的艺术创作中去。他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在那里“各式各样的人和他们的家庭生活闲逸并模糊地结合在一起,就像城市中的客厅一样”。他说,“其实我很多设计的灵感,是通过自己在胡同生活的体验得来的”,对他来说,未来真的就在身边,他从身边获得灵感,创造出具有未来感的设计。“他们共享很多城市的公共的空间,那样的感觉其实给我很多未来感。我有很多的领悟。”青山周平如是说。
不仅是胡同,他的猫也同样能给他带来很多未来感。他这样描述这一点:“它(猫)的生活没有像我们这样,没有卧室,没有餐厅,没有厨房,没有健身房,它就一个房间,对它来讲也是卧室,也是客厅,也是吃饭的地方,也是睡觉的地方,也是运动的地方。这种感觉其实给我很多反思,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大城市里面思考年轻人生活的时候,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只能买20平米的房子的时候,或者只能买五六十平米的房子的时候,我看猫的生活,我看普通人的生活,有很多感觉。所以我觉得未来就是在我们的身边,怎么样发现它。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有关未来的话题。发现未来、感知未来,这不是属于艺术家的专利,但是他们往往能够先众人一步。许知远先生对于未来,想到的更多是宏观层次的预测。时代走向,社会变革,在面对这些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历史进程时,人类会感到茫然且不知所措。于是艺术——这些由走在众人之前的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则带给人们心安的镇静,以及道路的指引。而青山周平,则将目光更多地放在身边,因为没有一个未来是会凭空出现的。胡同、小巷、四合院甚至一只猫,他从生活中发现未来感,并用自己的设计艺术加以诠释。他便是这样用艺术为未来发声,也是这样创造出美感的未来。
沙龙最后,我们赠送给对谈嘉宾最新的灵感助力器—ThinkPad Stack 智能魔方投影模块,小小的身躯方便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投射出想法,为创意加分。
另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为未来发声,我们精心设计了十二节针对性极强的艺术与哲学课程。与以往相关专业课程不同,本次设课试图打破传统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界线。而是试图从更为宏观的大文化视角,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与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来缕析和讲授其中的文脉与线索。
这十二节《哲学/思考/艺术课程》来自哲思艺术家邹操,点击传送门即刻与少数派们进行对话——
你想对这三位老师问什么问题呢?点赞最高的我们将会把问题传递给老师哦
截止明天10点,评论点赞最多的前三名即可获得100积分
上期获奖名单
请中奖的小黑粉于今日在本刊下留言,即可领取积分去夺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