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昌公安
海南省文昌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贵阳这条路段违停现象,为何难治理?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港真超有趣 | ... ·  3 天前  
贵州日报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徐麟主持并讲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昌公安

文昌市公安局龙楼派出所禁毒知识小课堂开课啦

文昌公安  · 公众号  ·  · 2025-01-19 22:42

正文

为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教育面,提升广大群众对麻精药品危害的认知,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1月17日,文昌市公安局龙楼派出联合龙楼镇政府,在航天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以“防范麻精药品滥用危害”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将传统春节文化与禁毒知识宣传巧妙融合,并拍摄播放“禁毒知识小课堂”短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防范麻精药品的重要信息传递至千家万户,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



新型毒品的伪装花样繁多,这一刻它可能是“奶茶”“可乐”,下一秒又会变成 “果冻”“布丁”……它们外表“光鲜”,却包藏祸心、无孔不入,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心智不健全的青少年有很大的迷惑性。快来了解新型毒品骗局,一起识破毒品的“伪装”!

一、什么是依托咪酯?

2023年9月1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等品种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从2023年10月1日起非法吸食、持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依托咪酯将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

依托咪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为非巴比妥类静脉短效催眠药,在医疗上主要有水剂和乳剂两种剂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全麻诱导,也可用于短时手术麻醉。吸食依托咪酯会有什么危害?成瘾人群低龄化:依托咪酯电子烟的伪装性、迷惑性大,青少年是易受侵害群体,与合成毒品相比,成瘾人群的平均年龄更低,最小成瘾者仅13岁。吸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视力模糊、口齿不清、手抖、乏力、易怒、记忆空白等症状。长期大量滥用会出现脾气暴躁等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意志行为的精神障碍,一旦超出身体耐受范围时,甚至会造成死亡。依托咪酯俗称“烟粉”,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将其伪装成“上头电子烟”,与“烟粉”“烟油”混合,披上“危害低”的外衣将魔爪伸向年轻人,多出现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目前大多数人对滥用依托咪酯的成瘾性、危害性并无了解,在他人的诱骗下,很容易误入歧途,产生违法犯罪等连锁反应,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因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更容易受诱惑和欺骗,容易在无意识下接触新型毒品。

二、什么是安眠酮?

安眠酮,于1951年作为抗疟疾有效治疗药物项目的一部分由印度化学家合成,后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性,于1960年初作为非巴比妥类的催眠药上市。主要作用于大脑皮层,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及麻醉前给药。长期使用本品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应引起注意,连续使用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因其较强的成瘾性与不良反应,我国将其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

使用安眠酮主要会引起神经、感觉运动、肌肉骨骼等系统的不良反应,还会引起血管破裂、视网膜、消化道出血、紫癜等中毒症状。安眠酮具有很高的滥用风险,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中枢抑制、肌肉运动异常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会迅速产生耐受性,并产生戒断综合征,症状包括暴躁不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幻觉、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等。安眠酮虽然曾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失眠的药物,但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正确认识和使用药物。

三、什么是卡西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