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今年的电影《双子杀手》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了。我没在影院欣赏,无法深切体验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变化,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对我而言,这种遗憾很快被电影故事所弥补了。
好莱坞电影里的克隆故事,还见得少吗?很多人都批评这部电影太俗套。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特工亨利(Henry Brogan)在完成一桩刺杀任务后,准备退休。这时候麻烦找上门来——这样的情节好常见,主角只要一想金盆洗手,那他一准干不成。亨利惊讶地发现,组织上派来刺杀自己的特工,竟是年轻版的自己——小克(Junior)。
原来多年以前,亨利的上司用他的基因复制了一个新人,将他养大,训练成了顶级杀手。他的第一桩任务,就是杀掉自己的本身。两鬓斑白的亨利看着年轻版的自己,惊呆了。他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干掉杀手,却实在于心不忍(当然,任谁都可以理解)。
主角亨利走上了一条“驯化杀手”的路上。最后,两人携手打败阴谋者,迎来大团圆结局。
是不是非常老套的结局?很多影评都这样说。有人甚至把它评为“今年最烂”(丧心病狂!),这些不用在意。相信我,哪怕如此俗套的情节,也有值得玩味之处。我不讲两位主角(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两人),单单讲这部电影里的最大反派,就很值得说一说。
反派克雷·魏瑞斯(Clay Verris)是主角亨利的上司。他为什么要搞这样一套阴谋呢?
原来,克雷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心中不忍。他退役后创建双子公司,表面上培训雇佣兵,私底下开发克隆人技术。他选择老战友亨利的的基因,只因他是“完美战士”。只要复制得足够多,让克隆人开赴战场,美利坚的大好儿郎们,就不需要浴血疆场,酿出那么多悲剧。
最后摊牌的时候,克雷对着亨利和克隆人表明心迹,一副大义凛然:
你亲眼目睹过战场,那里暴行肆虐。朋友们被装在棺材里运回国,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们为何要容忍这种事情一直发生。看看我们的创造吧,你难道不觉得你的国家该有完美版本的你吗?
想想看,我们可以使多少美国家庭幸免于战争。没有人的子女会去死,不会再有老兵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自杀。我们可以让整个世界更安全,却不用承受任何痛苦。所以,我到底伤害了谁?
听起来毫无私心,多么伟大。他可是为拯救美国青年的生命,才去干这个脏活儿的。他创造的克隆人,战斗力满格,冷血无情,天然的战争机器。将这样的“产品”派上战场,没有家庭破碎,也没人牵挂,有何不可?
特工亨利只用一句话,就击碎了这些高大上的说辞:可他们是人啊!
没错,无论这些“克隆人”来源如何奇怪,他们头脑简单,冷酷无情,毫无世间道德感的束缚——他们终究还是人。他们身上是有自由意志的(克隆人需要被洗脑,证明了他们并非一通电就起舞的僵尸),在生命最后时刻,会露出迷茫困惑的表情。
克隆人身上关于人的本质内容,并没有消灭。可以说,如果是正常科学家抚育他,克隆人完全能成为最美好的人,而不是战争机器。克隆人不是机器,它本质上还是人而非其他物种,他就理当被视为人,享有人的权利——否则人类会重陷于“一些人不被当人”的可怕境地。
人类是独特的,它和其他万物界限分明。人类征服自然,役使动物没有问题——可针对的是人类,那就不行。人类既是同一物种,就理当享有同为人的尊严。人类不能互相奴役,更不能创造一批人,使他们成为别人的手段。无论打着怎样高尚的旗号,都不能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把他们当成随时可抛弃的炮灰。
这就是人文主义的精神。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人类走向文明。没有了人文主义,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人和人的关系就是野蛮,社会迟早也会重回“人吃人”的境地。
科幻电影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很常见,不过李安的表达很独特。这部电影的科幻色彩淡化到极致,你看到最多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温情。
亨利这个一生不婚的老特工,本来就要退休了。年轻人的出现,激发了老头子全部的爱意。他像守护亲儿子一样,守护着年轻的自己,不厌其烦地说教,帮助他成长。哪怕被打得半死,也高呼不让开枪。这哪还有什么科幻和克隆,我看到的全是爱。
这也是我喜欢李安的理由。哪怕他拍再俗套的电影,也能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最近文章
医保控费不是一件小事
杨文医生受害案,如何减少更多的悲剧
转发朋友圈
或者点
在看
↓↓ 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