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悲惨的时代。战国,战国,顾名思义,战国的时代主题就是战争。
战国时代另一个附带的主题就是为战争服务的阴谋。战争加阴谋,用西汉政治家贾谊的说法就是:力和诈——暴力加欺诈。
战争也好,阴谋也好,暴力也好,欺诈也好,目的都是争城夺地抢天下。那是一个情面围着实力转的时代。金戈铁马,惊心动魄,刀光血影,杀气腾腾。
战国时代最引人关注的是战国七雄的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国际战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的国家战略,各有千秋;七雄之间的国际大比拼,可圈可点。战国七雄的兴亡教训,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示。
让我们从魏国谈起。
因为魏国的诞生,就意味着战国时代的开始。你去查战国之前的春秋时代,没有魏国。公元前453年,春秋大国晋国被魏氏、赵氏、韩氏三家大贵族瓜分,晋国灭亡,诞生了三个诸侯国,魏国、赵国和韩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魏赵韩三分晋,春秋晋国的国土主要位于今天的山西,因此山西直到今天还被称为三晋大地。魏赵韩三分晋,没有得到中央政权周朝的承认。过了半个世纪,公元前403年,名存实亡的中央政权——周朝天子周威烈王才正式承认这三个诸侯国,《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就把这一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从魏国谈起,还有一个理由,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安排,专门记录战国时代群雄竞争的《战国策》共约460篇,讲魏策,共84篇,在战国中篇章最多,比秦策64篇还多20篇。
那么,魏国为什么能够抢占先机,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首先离不开战国第一霸——魏国开国元首魏文侯的雄才大略。
魏文侯,名叫魏斯。关于魏文侯的历史评价一直很不到位,文侯其实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就开创性的政治贡献来说,文侯完全可以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甚至超过他们。文侯可说是一身兼备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胸襟、魏武帝曹操的胆略、宋仁宗赵祯的仁厚。
文侯大约生于公元前472年。公元前445年,27岁的文侯登基,到公元前396年逝世,执政整整五十年,天纵英才,天假其年,文侯聚拢天下英雄,用了半个世纪,把魏国打造成天下第一强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文侯最可贵的政治品格,是敢为天下先的超人政治气魄。战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周朝的宗法贵族制度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危机,春秋晚期就已经“礼坏乐崩”,到了战国时期,旧制度已风雨飘摇,魏赵韩三分晋,就是旧制度土崩瓦解的重大事件。历史转折关头,魏文侯是先知先觉者,他最先嗅到时代的转型气息,清醒地认识到,早变革主动,晚变革被动,不变革灭亡。为了使魏国抢占先机,称霸天下,他以大无畏的气魄,在战国群雄中率先发动了改革浪潮。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果断地做了一个重大决策,任命法家鼻祖李悝为宰相,推行变法。这个决策空前地增强了国家实力,夯实了魏国的基本盘。李悝变法,对整个战国时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魏文侯和李悝的关系,《战国策》没有记录,《史记·魏世家》记载了君臣二人一段重要的对话:
在《史记》里,李悝被称为李克。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教导我:‘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家境贫困就格外想得到贤惠的妻子,国家混乱就格外想得到精干的宰相'。如今我要任命宰相,两个人选,一位魏成子,一位翟璜,这两个人您看哪位更合适?”
李克回答说:“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意思是,我听说,卑贱的人不应该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应该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文侯说:“先生临事勿让。”(先生您面对这么重要的事就不要推辞了。)
李悝(李克)画像
李克见文侯情词恳切,就坦率地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著名的用人五测:
您之所以犹豫,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考察一个人,平时就看他五种表现:
第一,居视其所亲,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二,富视其所与。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有了钱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声色犬马,花天酒地不行,行仁仗义、乐善好施、结交有德有才之人才行。
第三,达视其所举,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有了地位了,不能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任人唯亲,要大公无私,为国家推荐优秀人才。
第四,穷视其所不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不得志了也不能卑躬屈节,出卖原则,而要坚忍不拔,奋发有为。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尽管贫穷,但是不能人穷志短,丧失尊严,不能获取不义之财。
李克最后说道: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了解了这五条,就足以决定让谁当宰相了,何需征求我李克的意见呢!
文侯听了恍然大悟:“先生请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经决定了。”
这件事显然发生于李悝担任丞相之前、官职较小的时候,所谓“臣在阙门
之外”,就是没有资格进宫参加御前会议。这段对话体现了魏文侯对李悝意见的重视,也体现了李悝的沉稳睿智老练,特别是官场特有的谨慎。以下议上,以贱议贵,是官场大忌,所谓“卑不谋尊,疏不谋戚”。因此李悝没有贸然提出想法,而是先摆出这个官场大忌,表示自己不能犯忌。得到魏文侯的特许后,李悝才坦然提出自己的用人标准,他的五条标准也体现了知人论世的智慧。今天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人才,参考一下这五条标准,应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魏文侯后来索性直接让李悝做了丞相,主持变法。
第一块儿,政治,变法的口号是“食有劳而禄有功”。
剥夺贵族的世袭特权,强调谁有功劳谁受赏,不能再让贵族躺在出身上世世代代养尊处优,不管怎么蠢怎么坏都得让他高官任做,骏马任骑。李悝称这种贵族为“淫民”,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就是剥夺贵族的世袭特权,广泛吸引各方面人才。魏文侯将其诉诸政治实践,剥夺了很多贵族的特权,启用了大量平民出身的人才,如吴起、翟璜、乐羊等等,对魏国的强盛发挥了重大作用。
王可伟油画·车战
第二块儿,经济,口号是“尽地力之教”,鼓励开辟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李悝的设计很具体很周到。例如他要求一块儿地上必须兼种多种作物,所谓“必杂五谷,以备灾害”,这样一种作物因自然灾害减产,还有其他抗灾的作物收获,从而减少损失。
更值得称道的是,李悝创造了著名的“平籴法”。 战国初期,各国赋税沉重,农民贫困,不安心农业生产,从根本上威胁国家的稳定。针对这种状况,李悝算了笔帐:五口之家的小农,每年衣食、租税和祭祀等开支,要亏空四百五十钱。这就是农民无法安心生产的原因。他针对这种状况设计了平籴法,将丰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个等级,按比例向农民籴粮;将荒年也分成大饥、中饥和小饥,在大饥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籴的粮食发放给农民。总的精神就是国家在丰年时按平价买进粮食,荒年时又按平价将粮食卖出,既防止了谷贵伤民,也就是城里的工商居民,又防止了谷贱伤农,照顾到各个阶层的权益。这样就像老子说的“损有余以补不足”,文侯推行后,国家很快就富强起来。
第三块儿,编制《法经》。
李悝彪炳青史的贡献是他综合各国法律撰写了一部《法经》,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系统的完整的成文法。《法经》实际上是一部刑法,里面讲的全是怎样抓捕和惩罚盗贼,如《盗法》《贼法》《囚法》《捕法》等。其中有专章规定对贪腐的惩罚,叫做“金禁”。规定宰相有贪腐问题左右部下都判死刑,惩治贪腐非常严厉。此外还有淫禁,禁止夫有二妻或妻有二夫,丈夫有一妻二妾的割去耳朵,有两个妻子则判死刑;嬉禁,禁止赌博,即便是太子赌博也要处以笞刑(用竹鞭子抽),再赌就改立太子;徒禁,禁止民众聚集。等等。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李悝的刑法设计非常严厉,路上拾遗也犯法,要砍去脚趾。由此看来,史家赞不绝口的“路不拾遗”,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民风淳朴,它的后面还有法律的威慑。如果和西方差不多同时期的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比较一下,李悝的《法经》有刑法无民法,根本没有民众权利的保障条款,看着好像治安管理条例,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即法律并不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保障,而是政治统治的工具。
李悝制定的《法经》,由魏文侯亲自颁布,在魏国一直沿用,商鞅从魏国去秦国变法,专门带上了李悝的《法经》,以法经为蓝本设计和推行秦国的变法,秦律就是从《法经》脱胎而成,汉律又承袭秦律,因此可以说《法经》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史的开山祖。
说到《法经》,有一个传说的事件值得一提,那就是李悝之死。李悝不仅制定《法经》,他还依据《法经》亲自审理很多案件。一次审理一桩案子,犯人主动招供了三年前一桩人命案,他是杀人凶手。面对意外收获,李悝非但不开心,反而一听就头大了。原来三年前那桩案子是他审理,冤杀了一位嫌犯。如今真相大白,按照《法经》,错判者应该处死。李悝心情沉重,思索再三,写下遗书自杀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可疑。但它的流传,却体现了李悝执法的无私和严肃,我们不由地对他增添了几分敬意。
李悝变法是战国变法第一篇,开启了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浪潮。魏国又是法家的发祥地。李悝之外,战国著名的大法家商鞅和吴起都曾经在魏国服务。商鞅去秦国变法,吴起去楚国变法,都是从魏国出发。战国最著名的三大变法运动,李悝变法、商鞅变和吴起变法,李悝变法是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的样板。
文侯支持李悝变法,发动颠覆传统的改革,历史上没有先例,他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战国初期几大社会变革,诸如剥夺贵族特权、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乃至依法治国等等,都是由魏文侯率先发起。变法为魏国的发展制订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合理制度,促进了魏国的经济繁荣、国防强大和社会稳定。因此班固在《汉书》中称赞说李悝"相文侯,富国强兵"。
作者简介
赵士林,吉林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李泽厚)。曾任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著作有《当代中国美学》《李泽厚美学》《心学与美学》《心灵学问》《荀子》《交叉的视野》《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不识时务》《中华传统文化开讲》《美学十讲》等。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
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关注我们,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众号,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订阅。
微信公众号已开放置顶功能,欢迎您在本号设置页面里打开置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