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将中国建成博大包容的国度——中国十大城市包容能力排名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0-06-04 22: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研发单位:罗天昊国与城 天方智库


将中国建成博大包容的国度

——中国十大城市包容能力排名


中国十大城市包容能力排名

数据说明:

1 以外地人占常住人口比重进行排名

2 所有数据来自各大城市 2019 年发展公报

1

大国之器,开放包容。

地摊经济,烟火人气。

最近,地摊经济引发了全国热议,曾一度管制森严的城市,重新展现出包容性,虽然有经济形势所迫的成分,但是总归是走向了人间城市。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考验中国未来能够走多远,不仅在于经济总量等硬实力,更在于软实力,尤其是,国家是否开放包容,是否给与民众多元的思想与多彩的生活?

有时候,国家或者城市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如何成为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在于能否汇聚全球性的资源。在全球近现代国家发展历史上,“外地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家如此,城市亦如此。

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东京,首尔等均为全国著名移民城市。而以自由开放、兼容并蓄、文化融合著称的香港,成为亚洲创意中心。特别是香港电影和唱片业,造就了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等重镇,都以开放著称,北京容纳了各种人才,在一度流行的“画家村”里,众多边缘人士中,很多人后来崛起为国内名家,很多著名的歌手亦曾经在街头的酒吧驻唱。

能否容纳足够的移民,不仅是一个城市开放度和包容度的体现,更是其有无强大的社会自我更新能力的体现。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博大,是否有包容性,人口结构是最直观的维度,特别是能否容纳外地人、广纳四方豪杰,是判断城市包容能力的最核心标准。

城市包容能力系列是罗天昊国与城的品牌研发课题,至今已历八年,本期聚焦十大城市,推出“中国十大城市包容能力排名”。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疫情的影响, 2020 年度上半年的城市排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武汉受到临时影响巨大。但是,本次排名,出于严肃考虑, 将十大城市的排名,定格时间为 2019 年末,一个完成的统计年度。

核心参数:

外地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

为什么算占比,而不算外地人总数?

占比才能体现开放度。

万人小城有九千外地人,就是天下王者。

京城两千万人,外地人不到一半,包容吗?

为什么本次排名只涉及十大城市?

中国最强大的城市,典型。且数据可靠。

最独到的视角,最权威的数据。

更多城市包容度如何排名?

罗天昊国与城已经公开计算方法,

所有城市均可自行计算。

2 十大城市包容能力 分别说明

深圳

中国移民之都,最博大开放的城市。

外来人口总数达 849.1 万人,占比达 63.2% 为十大城市之首。

深圳被部分精英主义者蔑称为“文化沙漠”,但文化的最大载体是人而不是“文物古迹”,没有古迹的深圳,以汇聚天下四方之民的胸襟,加冕为中国最大的开放之城。

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使深圳充满活力与激情,亦成为中国著名的创新之城,中国首个全球创意之都就是深圳。

开放,容易打破利益格局,推动改革。

近年深圳房价飙升,推高了生活成本,阻遏了部分青年的求生之路。长久来看, 过高的房价将伤害深圳的城市活力,降低其包容性。与去年相比,深圳的外地人占比,下降两个百分点,值得警惕。

上海

中国最大的城市。

上海外来人口占比为 40.3% ,在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二,直辖市中第一。

大上海,鼎盛时期在百年前。改革开放之后,上海一直处于中国发达城市之列,且浦东为中国第二轮改革的试点。但是,上海的开放和包容精神,始终比深港稍逊一筹。

直辖市是一柄双刃剑,既为上海争取到了大批央企和国企的驻扎,可以轻易获得中央在公共资源的垂青。但是,政治地位过高,使上海主政者小心谨慎,怕出错,怕改革。缺乏改革的胆魄。最终,在开放包容精神方面,稍显不足。

上海的及格线:外地人占比 50% 以上。

一百年前,上海做到过。

近十年来,上海外来人口增加了一倍,逐步从一个讲上海话的城市,衍变为普通话流行的城市,真正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其开放度和包容度,比十年前提升了一个档次。

近年上海人口流入几乎停滞,高耸的房价对青年人进入造成巨大障碍,值得警惕。

广州

中国著名的移民城市,开放博大。

外地人口 576.87 万,占比 37.7% 。外地人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和河南人比较多。广东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容纳了各地人。

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还需要接纳更多外地人,造就更富有活力的社会。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广州,预测经济实力将进一步提高,还可以容纳更多外地人,成为全国人的广州,全球影响力的广州。

广州本地人低调踏实, 很多富人都生活简单,根本看不出来, 这种低调务实的优良民风,非常值得在全国推广。


北京

外来人口 745.6 万,占比 34.6%

北京已经连续三年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双降。

罗天昊认为,北京是一个复杂的城市,有三个世界。

第一个是权力世界,第二个是老北京势力,第三个是以 CBD 为代表的民间世界和外来世界。权力、传统与市场三大力量的博弈,使北京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充满争议。

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学校,最多的央企总部,最好的医院,公共资源冠绝全国,在此情况下,外地人占比重至少需超过 50% 以上,才符合全国民众的期望。北京需要更加开放包容。

雄安搅局,未来央企和大学率先落地, 估计大批体制内的户籍人口,将迁移到雄安,成为第一批保留北京户籍的雄安元老。

北京人口,将猛降百万人以上。

苏州


外来人口 347.3. 占比 32.3%

在上海的卧榻之侧,苏州外来人口占比竟如此之高,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强大包容能力和吸引力。

苏州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为无数民工提供了饭碗。此外,作为江南水乡与人间天堂,苏州的宜居与诗意也吸引了不少人。

天津


雄安既出,天津安在?

罗天昊认为,天津的出路,不在于直辖市的特权,而在于建成北方开放高地。

2014 年,罗天昊曾提议天津乘北京限购限车,到北京来抢人, 天津迟疑了五年,去年终于觉悟到,开放,开放,再开放是天津的压倒性议题,开始抢人,未来可期。

天津外来人口 499.01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32.0% 。抢人初见成效。

罗天昊认为,天津在中国的市场体系和权力体系中都很难自处,唯有加大开放力度,建设包容之城,容纳四方人才,才有可能最终崛起。

杭州

外来人口占比 23.2% ,开放包容。

杭州为江南文化之都,杭州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既是大都市,亦是开放、大器,包容的城市。

开放大度的杭州吸引力不可小视。约翰·霍金斯、余华、麦家、蔡志忠、朱德庸、姚非拉、赖声川、杨澜、吴小莉等文化名人均在此落户。

作为中国发达省份的省会,杭州的排名应该更靠前。最近几年,杭州学起北京搞限车令。在上海边上,杭州的人口和资源本来就面临激烈竞争,需要更开放包容的气度。

杭州一直富而不贵,还没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未来随着人口持续增加,有望入局。

武汉

武汉本次虽遭遇重大损失,但是,潜力仍十分巨大。

高铁既使新冠病毒初期在全国快速扩散,同时,也隐约可以看到武汉作为中国地理交通中心的巨大影响力。一旦步入正轨,武汉爆发力强大。 大国之中 ,武汉是中国未来的天选之城。

京津南下,长三角西进,珠三角北上,在武汉交汇。人口向武汉迁移,大势所趋。

九派横流,包容万物。去年武汉外来人口 214.8 占比 19.2% ,目前的开放性与包容度,与未来抱负之间尚有巨大空间。

武汉的奇特之处在于,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与实际管理人口,有巨大落差。武汉的官方统计人口是 1121.2 万人。但是,去年中央媒体报道,武汉流出 500 万人口,留守武汉的有 900 万,如此, 武汉实际管理人口,达到 1400 万之巨,远不止公报统计的 1100 万的量级。

武汉是一个 巨大的藏人之城。

作为全球高校生最多的城市之一,若能留住七成大学生,将是巨大的人才增量。

武汉的人口顶点或在 2000 万。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有望成为中国新一代移民领袖城市,一个有活力的、有创造力、充满生机的城市。增加 1000 万人口后,武汉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未来占比应超过 50% 以上,成为内陆人口熔炉,博大雄浑的国家中心城市。北有北京,南有深圳,中有武汉,包容天下,吐纳四方。

成都

外来人口 158.03 万,占比 9.5%

人才新政累计吸引 33 万本科生落户。

成都面临与重庆和西安的竞争。不仅需要更先进和丰富的产业结构,也需要年轻和充足的人口。目前外来人口太少。与成都城市地位严重不符。

重庆

外来常住人口 182.05 万人,占比 5.8%

重庆曾长期人口倒流,原因是重庆肩负重任,城乡分立,发展不平衡。庞大的农村人口一部分到流入市区,一部分流出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未来, 重庆需要以更快的发展,吸引本市户籍人口的回流。同时,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理应成为大西南的人口自熔炉。

2018 年重庆人口净流入 15.88 万, 2019 年继续流入,集聚加速。

当下重庆外出人口与流入人口之间的差距,缩小到 300 万之内 。未来十年,重庆有望实现人口盈余。



世事多变,可加关联公众号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