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有一些人
在坚守和传承被遗忘的东西
侯爱明就是这样的坚守者。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六月
小编差一点遗漏了这一段故事
侯爱明今年75岁了,家住扬子新村,平常没事爱在周围溜达,不过最近侯奶奶有点忙,家中访客不断,三茅的、油坊的、八桥的、长旺的…大家都是冲着侯奶奶的虎头鞋来的。
侯奶奶的虎头鞋一般都是放在利民市场店家寄卖,时间长了,喜欢的人干脆直接找到侯奶奶家来挑选了。这端午还没到,侯奶奶家的虎头鞋已经快“断货了”。
侯奶奶笑呵呵地表示,自个也没想到做着玩的虎头鞋这么受欢迎。侯奶奶可真是谦虚了,这可不是玩玩的手艺,真是
真正的传统老手艺
。
侯奶奶的手艺是跟着她的母亲学的。以前,家里人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慢慢长大了,侯奶奶也开始跟着母亲学,想减轻母亲的负担。可能就是天分,侯奶奶特别喜欢琢磨针线,一学就会,还做得漂亮。
就是后来去厂里上班了,这个好手艺依然备受欢迎,厂里好多人都来脱侯奶奶给做双鞋或者剪个鞋样子。
24岁,侯奶奶结婚生子了,儿子的衣服鞋子依然是自个做。那年端午,为了给儿子一个礼物,侯奶奶开始学着做虎头鞋,在原本的手工基础上更进一步。侯奶奶的第一双虎头鞋做成了。
之后,做虎头鞋成了侯奶奶最大的业余乐趣。
退休后,侯奶奶发展兴趣的时间长了,没事就摸索摸索,虽然家里人总反对,觉得这个细活太费神,但侯奶奶依然坚持着,“以前,儿子直到上大学都是我做鞋子,现在也不用我做了,也没事了,做点虎头鞋是我的兴趣啊。”
后来,还摆到利民市场寄卖,年复一年,每到端午或者有宝宝满月百露,总有人要来找侯奶奶的虎头鞋。
侯奶奶的虎头鞋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绝对的老手艺,纯手工。
侯奶奶正在给做好的鞋帮绣五官,这手艺可是虎头鞋的窍门——绣虎脸先从虎鼻子开始绣起,而后是眉毛、眼睛、嘴巴、牙齿,还有那个大大的“王”字。最后还要用金色的丝线勾一下边,这样整个虎脸就更漂亮了。
侯奶奶做一双虎头鞋要花费整整一天时间,非常耗神,但看着那些剪出来的漂亮的鞋样,她都很开心,瞧瞧这一对对鞋帮。上鞋帮时,先从前端虎脸处开始,针脚扎得要匀,线绳拽得要紧。
“纳个千层底,做双虎头鞋。”侯奶奶的鞋底很考究,“市面上卖的那都是塑胶底,孩子穿了捂脚,我纳的底就不一样了。”七八层,层层叠起来,一针一线纳鞋底。
虎须是用彩色毛线做成的。挑选与整体协调的颜色,揪成一小缕,扎在虎嘴两侧,再用剪刀修建一下,霸气顿现。
在别人看来,打结收尾是最简单的,但在侯奶奶看来,这恰是最困难的,“都是小宝宝穿,里面不能有一点磨脚的,线头一定要收好。”侯奶奶会将所有线头藏起来,完全摸不到。
侯奶奶的虎头鞋不一定是做的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最用心的。从母亲教会她针线活,从她做给儿子的第一双虎头鞋,她一直是用这样的心继续做着。
一双双寓意吉祥平安的虎头鞋在侯奶奶的手着递到更多孩子的脚上,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美好的坚守。
编辑 |
云舒兰
制作 | 云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