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 推荐关注
护理组团是指养老设施中由若干老人居室和相关的生活辅助用房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一个设施可以包含多个护理组团。在我国设计规范中,也称之为
养护单元
。
传统的非组团式养老设施
中,所有老人共用设施中的公共空间,不再细分组团。
而下图中所示的
组团式养老设施
,采取相对少人数制的分组团的共同生活模式,是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养老设施建设的重要趋势。
每个组团通常对应着一组相对固定的护理、管理人员,协助组团中的老人共同进行起居活动。同时,组团中一般配有独立的餐厅、起居空间,满足老人日常
用餐、交往、休闲娱乐
等需求。
1. 利于提高效率、缩短动线
▲ 组团式空间便于护理人员将老人集中照顾,及时响应老人的需求,对于护理程度较高的老人尤为适合。
2. 利于营造家庭氛围、促进交往
▲ 组团式布局能够营造更加亲切的空间氛围,促进交往
护理组团规模的确定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
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文化及习惯
,以及
运营管理模式、医护人员配比、老人身体状况
,等等。
▶
1. 护理人员配比与工作效率
人力成本是养老设施运营中的主要成本
。合理的组团规模能够缩短护理动线、保证看护视线。再划分组团时需要综合考虑老人与护理人员比例、护理人员排班计划等,以使人力安排更加优化。
例如:美国护理院中一般组团规模为
40床左右,晚上配置一名注册护士或
注册实习护士;白天则分为两个小组团,
每20床配置一名注册护士或注册实习
护士。
▶
2. 老人身体情况与护理需求程度
对不同护理需求的老人,适宜的组团规模不同
。老人护理需求程度越高的组团,越需要护理人员的动线短捷,组团规模也要越小。比如,失智老人需要稳定而亲切的环境,并且需要护理人员更加密切的关注与照料。因此,以失智老人为主的组团规模需要更小一些。
例如,日本的法规规定,失智老人组团护
理之家( Group Home)规模为5~9人。而
普通养老组团可为10床,或部分超过10床。
3. 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研究表明,
小规模的组团能够更好地促进老人与工作人员的彼此熟悉与交往
。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老人的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日本自2000年推行小规模
组团式护理,并规定特别养护院中,
50%及以上的护理组团规模应在10
床及以下。此举很好地提升了护理的
个性化及服务品质。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2013年版)
中建议老年养护院养护单元规模不大
于50床、养老院养护单元
50~100床
。这一规模标准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大许多。这一方面与我国目日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养老院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为自理老人,对护理动线短捷的要求没有那么迫切。此外对于失智老人,规范中建议独立设置养护单元,且规模宜在10床以下,这则建议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失智单元规模接近。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老年人口口的高龄化,养老设施中老人护理需求程
度会越来越高,患失智症的老人占比也会越来越多,因而护理组团的规模也会
随之逐渐缩小。因此,目前护理组团的规模设定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入住老人的
需求变化,做好适应性设计。如下图所示,通过将交通核居中布置,使得目前
规模较大的护理组团在将来能够灵活拆分为两个小组团。
▲ 通过交通核的居中布置,使得目前规模较大的护理组团可在未来灵活拆分为两个小组团
▲ 护理型组团功能构成示意
护理组团通常有相
相对独立
的出入口,与主要门厅或电梯厅
相联系,以避免各组团流线的相互干扰。
公共起居厅是老人白天主要的活动空间,也是护理组团的
核心公共空间,可布置在组团居中位置,便于老人到达,
并保证充足的日照。
护理型组团中通常还须配置
护理站、小型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仓库
等
辅助服务空间
。规模较大的组团可单独配置这些空间,小规模组团可两三个相邻组团共用辅助服务空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一般来说,为了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动线,护理组团的布局以紧凑为宜。
失智老人需要更加紧密的关注和陪伴,因此组团规模要求更小
。同时,为便于老人识别空间环境,方便护理人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及时了解老人的动态和需求,平面布局通常呈现更加集中的模式,一般般居室围绕公共空间布置以保证空间的视线通透性和动线短捷性。
而
普通护理组团规模往往会大一些
,并且考虑到尽可能多
地布置居室提高效率,空间布局常呈现内廊或单廊形式。总之,入住的老人照护程度越高,组团平面布局越需要集中化,也越需要缩短走廊,提提高服务效率。
两个及以上的护理组团安排在同一层时,需要考虑护理组
团的
平面组合形式
。组团的组合形式与运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在设计时需要充分与运营方沟通,以尽可能提升护理服务效率及空间利用率。
▶
多个护理组团串联式
当每层组团数量较多时,可采用走廊联系各组团。并可结
合走廊设置组团共用空间(垂直交通、活动、服务空间等),
便于各组团共同使用,如图(a)(b)(c)所示:
▶
相邻组团拼合式
2-3个小型组团可构成拼合式组团,通过组团共用公共空
间彼此连通,夜间也可合并管理,共用一组值班人员,节
约人力,如图(d)、(e)所示。
文章来源
: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详解》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三天
课程
+
三大
模块
四堂
授课
+
全程
打磨
+
二次
参访
2018,8月10-12日
综合养老住区项目如何落地研学营
主题授课1:CCRC美国模式与中国本土落地
授课老师:Kate Moss凯瑟琳老师
主题授课2:项目定位与产品开发策略
授课老师:董笑虎老师
主题授课3:项目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落地
授课老师:管轶群老师
主题授课4:项目投资测算与项目筹开运营
授课老师:刘岩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