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禅院
投资禅院,让思考助力投资!相关合作事宜,欢迎联系禅院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禅院

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的详细研究

投资禅院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2-02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投资禅院,价值投资者的禅修院!


获取更多即时信息, 欢迎添加禅院创始人微信:touzicy88


富国银行是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之一。最近在美股的银行板块中表现很抢眼。很多朋友问我,到底谁是中国的富国银行?比来比去,也没个结论。其实大家把巴菲特过分地神化了,也把富国银行神化了。股神,绝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成功。就算是经典案例,也并不完美。巴菲特自己都承认在可口可乐上的失败: 1998年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40多倍市盈率了,但是巴菲特还是没有卖。 15年后的今天,可口可乐的股价只是接近1998年的最高点而已。但是,现在的1美元怎么能和15年前的1美元比?通货膨胀可不是中国特色。所以,我一直想挖掘一些富国银行当年的细节和数据,来帮助大家和我自己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看待这家公司。

富国银行1990-2000年的走势堪为经典。从1990年的2.6美元(google finance应该是前复权的)涨到2000年的26美元。巴菲特在1990年对富国银行的初始投资是3亿美元。2000年变为了30亿美元。恰好10年10倍。年化26%,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对比同时期的美国各大银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股价(美元) 1990 2000 涨幅
富国银行 2.6 26 900%
美国银行 5.9 23 290%
花旗银行 18 400 2122%
摩根大通 3.8 48 1163%
汇丰控股(港股) 6 116 1833%

除了美国银行之外,在这10年里富国银行的涨幅算小的。其实那个时候,富国银行只能算的上是一家“不错的银行”而已。那时最抢眼的是花旗。这也正常。马拉松比赛,一段时间总有人跑到前面,也总有人会在下一段时间赶上他。我们A股在1996年炒深发展(当然那时也没别的上市银行),2007年炒黑白双马兴业和招行,现在又开始追捧民生。30年河东,40年河西而已。
再来个这十年富国银行的经营数据表:
富国银行 利润/百万美元 利润增长率 ROA ROE
1989 601 - 1.26% 25.07%
1990 711 18.3%。 1.39% 24.49%
1991 21 -97.0% 0.04% 0.07%
1992 283 1247.6% 0.45% 7.93%
1993 612 116.3% 1.20% 16.74%
1994 841 37.4% 1.62% 22.41%
1995 1032 22.7% 2.03% 29.70%
1996 1071 3.8% 1.15% 8.83%
1997 2499 133.3% 1.37% 12.81%
1998 1950 -22.0% 1.04% 9.86%
1999 3747 92.2% 1.85% 17.66%
2000 4026 7.4% 1.61% 16.31%
2001 3423 -15.0% 1.20% 12.79%

巴菲特在1990年买入富国银行的平均价格,恰好对应1990年的4倍市盈率,1倍市净率。


1990年的股价最低点是0.8倍市净率 。之所以有这么低的股价, 是因为1991年发生的事情——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激增。 这次地产泡沫破裂,把富国银行1991年一年的利润吃掉了,并且在3年之后才完全缓过来。但是很遗憾,股价的最低点就出现在巴菲特买股票的1990年。后面虽然坏账开始显露出来,但是人们的顾虑已经渐渐消失了。股价也跟着慢慢涨。A股也有类似的情况。中海发展巨亏的时候,股价已经提前见底。苏宁在经营方面没有看到任何好转,股价已经疯了。“等到知更鸟报春的时候,春天已经结束了”,难怪巴菲特会这样说。A股的银行股,我个人认为,可能连坏账激增的那一天都等不到吧。(投资禅院,价值投资者的禅修院)

富国银行在这10年的走势是一次标准的戴维斯双击。 估值从1990年的4倍市盈率提升到2000年的20倍市盈率。利润从7亿提升到40亿,估值和利润都涨了5倍多。 等等,那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只涨了10倍?呵呵,不要以为只有A股的银行股才会增发。比起富国银行的增发,A股银行股的那些增发真的是对小股民太好太好了。


1996年,富国银行并购了溢价跟自己差不多体积的银行,叫First Interstate Bancorp。 为此,富国增发了相当于原来总股本一倍的新股用来吸收这个银行。整个过程,没花一分钱。 只不过就是把原来那个银行股东手里的股票换成了富国的新股而已 。但是,原来富国的股东就惨了。 并购完成之后,富国花了大量的钱来冲销这个First什么银行的坏账,并且在1996,1997和1998三年都背着沉重的财务包袱。尤其是1996年,虽然利润还比1995年多了一点点。但是每股业绩从1995年的20美元下降到1996年的12美元,原来富国的股东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倒是原来被并购的这家银行股东舒服了 。本来拿着一堆快破产的破烂,摇身一变成了优质股了,还获得了很多分红。这事要是放我们今天的A股里,估计愤怒的小股民得去自焚抗议利益输送了。但是,这事确确实实发生了,而且还是在民主的美国。富国银行也撑过去了。在1999年,恢复了元气。巴菲特的持股比例,也因此而稀释了。

美国的银行业,从80年代就是这几家在玩,90年代还是他们,到21世纪的今天,还是这几家。富国的这十年,经历过地产泡沫的破裂,经历过坑爹的并购,也经历过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但是,也就是这几家。只不过今年你跑到前面了,明年他跑到前面了而已。美国的互联网金融,从9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各家大公司都有自己类似银行的金融服务机构。但是,玩来玩去也还是这几家。这就是我对我们银行业放心的原因。坏账?随便来。大不了吃掉一两年的利润。4倍市盈率的股价,是再也回不去了。

看这10年富国银行的股价走势,这也算是我对未来中国银行股的一个期望吧。估值缓缓提升,业绩在曲折中慢慢前进。我不需要拿到那个最牛的,只希望能跟着平均值,10年10倍,就满意了。股神都已经满意了,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2000年以后的富国走势,比较疲软。肯定有还债的成分。而且巴菲特对富国的投资也追加过好几次,研究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先把前半部分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吧。数据均来自富国银行的年报(这里下载)与Google Finance。




联系我们:投资咨询、推广合作、文章投稿、加群交流等加微信:touzicy88

投资禅院深度交流群目前包括了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卖方分析师、海内外机构投资者、行业专家等,大家就某些观点展开深入浅出的交流互动,共同学习进步,投资禅院深度交流群持续邀请您加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