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务之家(ID:law114-com-cn)
投稿作者:
橙子,某央企法务,正深耕于合规、风控领域。小红书号5004139280不定期分享个人工作指南。
相较于一般的生产运营项目,新能源公司对其发电项目的投资额动辄上亿,准确把握并及时防控风电项目开发流程中的主要法律风险系项目参与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梳理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流程,试图分析其中存在的合规风险以期提出有效对策助力企业防范风电项目承接风险。
一、投标阶段
(一)用地合法性风险
用地合法性是风电项目承接风险的防控重点。《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以上述三大类为基础采取分类管理原则,不同土地的性质用地手续有区别。
对策:1.核实项目选址的土地性质,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林地、草地和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土地。2.严格按照获批规定使用土地,杜绝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问题出现。
《关于深化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第一条(七)规定:能源投资项目核准只保留选址意见和用地(用海)预审作为前置条件,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各级能源项目核准机关一律不得设置任何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不得发放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路条”性文件(风电站建设相关核准文件以及建设指标俗称“路条”)。基于该规定,部分省市逐渐放开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审批,但目前实践中是否必须取得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各省市要求仍有不同,且取得核准文件但未实际投产的“倒卖路条”企业不在少数。
对策:承包方在投标前除常规核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水土保持批复、等各项合规文件的合法取得情况外,还需重点关注项目核准/备案后直至投产前项目公司股东(夹层公司)是否发生过变更。
二、签约阶段
业主方为了确保能够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期间内完成新能源项目的施工及并网,往往会以国家政策规定的时间点作为工期的参照,或直接约定建设方应满足国家补贴政策要求的时间节点。若在上述时间节点前因合同相对方违约未能完成项目建设与运行,导致其业主未能取得相应补贴,存在需要赔偿项目投建方因电价降低产生的可得利益损失风险。
对策:工期系当事人约定事由,司法实践中也常考虑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对于施工工期的约定或取得国家相应补贴的情况有无特殊约定。故承包方需严格注意待签合同对于施工工期或取得国家相应补贴的情况有无特殊约定,若工期约定不合理需在签约前做好谈判策划。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50796-2012)》、《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虽规定了设计标准,但除其中明确标黑显示为强制性条款外,其余条款的适用仍需要视当事人约定情况。约定标准常见于
招投标文件、EPC总承包合同、施工合同
和设计文件中所记录的具体要求。通常而言,当事人约定标准中最为核心的是设计标准,即设计图纸、文件中所明确要求的施工标准。由于该设计标准均系当事人约定,故设计参数不达标的情况并不少见,若以此标准设计项目,则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风险。
对策:将分部分项工程设计约定标准与法定标准对比,若其高于法定规范中的要求,此时仍以该约定标准作为确定该工程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若该约定标准低于法定强制性标准,则该约定标准无效,仍需以法定强制性标准为准。
三、施工阶段
风电项目设备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新能源项目公司购入发电设备后,能否正常投入使用、性能能否达标,设备是否存在质量瑕疵或缺陷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焦点。
对策:1.项目承接初期,承包方应要求业主方出具明确的备料函进行物资备料工作。2.对于套数较多或近期只有部分具有吊装、运输、安装条件的项目,应通过商务、物资、资金、生产等策划与合同谈判对物资进行分批采购或集体采购分批要货,避免项目库存积压,以确保后续项目现金流正常运转。
光伏、风电系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占用资金大、回本周期较长,购买发电设备的费用在项目所需资金中占比较大,部分单位尤其是体量小且为项目而成立的公司,在取得风电项目建设指标后,往往通过引入第三方投资收购项目,并将建成项目设施及项目并网发电后收益抵押给投资方,以取得项目建设资金。若建设方项目手续不齐全或村名阻工或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项目停工并迟迟不能复工情况下,存在投资方撤回投资引发项目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且因项目及后续收益均已抵押给投资方,下游分包即使在取得纠纷胜诉判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强制执行取得回款。
对策:1.项目承接前重点关注项目合法手续的完整性。2.项目承接期间做好业主方背调工作,以总承包商、供应商名单负面清单模式,有效把控项目建成风险及设备质量风险。3.若采取融资租赁模式,承包方应保持与承租人的密切沟通,切实跟踪项目以及承租人资信情况,以期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风险销项措施。
因风电项目选址多在山地,不仅存在风场道路未修缮完全、运输道路不满足运输条件、运输二次倒运情况的现实风险,也存在若合同中对运输界限约定不明确,引发合同当事人就运输费用产生争议的问题。
对策:1.提前做好运输路勘工作,了解现场实地情况,若合同中未明确道路分界点的,应与业主方就相关事项予以明确。2.合同履行过程中,若业主方发货指令超出合同范围,承包方应及时以工作联系单或会议纪要等书面形式就该指令提出意见。
四、工程验收阶段
该部分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文中提到的因设计不达标引发的工程质量不合格风险,在此不赘述。
双碳战略推动下,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但其在自主开发、投资、并购及建设实施过程中,均存在复杂的法律风险,企业法务人员研判合同条款责无旁贷,只有于项目启动初期便嵌入合规管理提出法律建议,才能有效预防并控制风险,保障项目履约安全。
↓↓↓等待您的品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