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麦广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5000+岗位!余杭大型招聘来了! ·  9 小时前  
余杭发布  ·  中考“个别生”报名,今天开始! ·  12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麦广东

【深圳】“旗袍”邂逅“舞剧”,每一件都是一个故事

大麦广东  · 公众号  ·  · 2024-09-11 19:00

正文



曾几何时
中国女人爱上了旗袍
那一排琵琶扣下荡漾着许多美丽的梦
旖旎着东方美的韵味


如果问哪一款服饰最能代表中国女人,那答案必定是 旗袍


旗袍,好像只是这两个字就已经自带魅力加成。而穿上一身精致的旗袍,又是多少女人从少女时代起就无比向往的衣着打扮。

充满东方韵味的旗袍,一直被认为是最能展现女性曲线的服装。无论哪个女人穿上,都能立刻增添一丝女人味。 优雅的气韵,含蓄内敛的性感,完美地展现了东方女性的大方美丽。



历史上顶顶有名的旗袍爱好者张爱玲曾说:
“对于不会讲话的人来讲,衣服就是一种语言,是随身携带着的袖珍戏剧。”

旗袍在没有语言的舞剧《金陵十三钗》里,就成了一种“语言”。 歌女们用一道道的布包裹起身体,剪去了长发,并各自藏起剪刀,她们挽着手,带着笑,走向了人生的终点,让生命得到最灿烂的绽放。




除了优美的舞姿,舞剧《金陵十三钗》里还有一大看点就是她的服装—— 旗袍 ,它们完美诠释了13位风情万种的秦淮歌女 人物的魅力。


1


重现上世纪30年代的旗袍
“兼顾了功能性和舞台表现”



舞剧《金陵十三钗》设计服装兼顾了功能性和舞台表现, 既参考了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经典设计,又在舞台上表现出独特的人物塑造特点。 尝试不同的风格和元素,设计了三种风格截然不同的系列旗袍,来塑造十三位性格鲜明的秦淮歌女形象。

不仅如此,剧组还对上世纪那个年代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面料进行了把控,提取了那个时代的设计元素。


戏剧影视舞台服装设计师
国际舞台美术联盟 ISTAN会员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服装设计崔晓东 说,《金陵十三钗》里, 每位角色平均配备了约四套服饰,总共约有五十多套衣服 。在旗袍款式上都以上世纪30年代的曳地旗袍样式为原型,通过选用不同的面料和色彩来展现人物身份和故事环境的变化。



舞剧选择了灰色作为主色调,意在营造出一种废墟般的氛围, 仿佛被战火与坦克摧毁的城砖散落一地,人们无序地逃散,既是角色又是环境的一部分。



比如,在逃亡情景中,十三钗身着以 烂花丝绒面料 为主体的 九分长袖旗袍 ,图案除了当时流行的竖条以及碎花纹样之外,还有不少 几何或抽象的装饰性图案 ,紧贴30年代 art deco(装饰派艺术) 的时尚风向。以不同高饱和、低明度色彩的旗袍,搭配同色系的大衣,展现舞剧中阴暗的地窖环境。


2


“看穿衣就能知道人的性格”



除此以外,在这部舞剧中 ,服 装样式还紧紧贴合了十三钗的不同性格,力求以精准之笔触展现其真实、立体的形象。

以舞剧中的角色 “红菱” 举例,她的性格比较 跳脱、妖艳、活泼 ,但是文化素养层面跟玉墨相比则略显逊色,所以在“红菱”的服饰上追求极致的张扬,从面料到色彩都彰显了她高调的个性。

反观另一个角色 “玉墨” ,她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且能流利运用英文,所以服装色调和风格给人 沉稳之感


而作为十三钗中年纪最小的 “豆蔻” ,她的命运最为坎坷,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青涩而脆弱,充满生机却又不失娇弱之美。因此,在人物设计过程中, 我们特为她选用 浅绿色 作为主色调,并融入枝叶含苞待放等图案元素 ,把她独特的经历与她的性格相契合。



一部经典的舞剧,必定是能够真正触动当代观众心灵的作品。《金陵十三钗》这部舞剧之所以令人难忘, 正是因为它在刻画女性形象时打破了刻板印象。 它展现了这些女性强烈的信念和自信,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正是引发观众共鸣的根源所在。

该舞剧通过舞蹈的形式, 生动再现了那个动荡年代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或隐忍、或反抗,或寻 求精神慰藉,种种不同的遭遇和选择,都成为折射时代苦难与光明的镜像。 这样细腻入微的刻画,使得舞剧《金陵十三钗》二巡首演就场场售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