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药调补之外,穴位
足三里穴
是最佳选择。艾灸足三里可健脾,能很好地
改变面色
,取
养生防衰老
的保健之效。
唐代王焘在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中如是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
日本古人也有「莫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说。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着「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可见艾灸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艾灸足三里之法获得健康长寿,其关键的关键是要亲身实践,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三种艾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穴,一般进行
温和灸
就可以了。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可有效改善面色萎黄。
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
还有一种叫
艾柱灸,
取极细的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处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
当艾炷燃至一半,皮肤感觉到热时即刻用手指掐灭,或用手指快速将燃烧着的艾柱拨离,使之不再停留于皮肤表面。之后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
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如此往复
。
每灸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有经验者也可以行
化脓灸,
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每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待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后才可再灸。
在行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化脓灸效果很好,但会导致皮损影响美观,女生们还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