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据媒体报道,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森博特”)完成了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美敦力中国基金共同领投,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高特佳投资跟投,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罗森博特推出了
全球首款能够实现骨盆复位的智能化机器人
,并且逐步构建了完善的产品线,涵盖了从高精度治疗到成本敏感型治疗的广泛市场需求。
2025年1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最新公告,宣布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已成功更新并提交财务资料,
其注册审核程序随之正式重启
。
2024年9月30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于是思哲睿的IPO之路暂时中止。
而早在2023年6月1日,上交所科创板官网就曾披露,思哲睿已通过上市委会议,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计划募集资金20.29亿元
,资金将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2025年1月13日,中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企业代表
康诺思腾
(Cornerstone Robotics)
宣布完成
C轮超5亿元人民币
融资
。
本轮融资由欧洲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殷拓集团(EQT)领投,启明创投、Alpha JWC Ventures、创科创投基金、eGarden Ventures、清松资本、险峰K2VC、美团龙珠等海内外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投,瑞银集团为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
2024年是康诺思腾的商业化元年,公司自主研发的
Sentire思腾
®
腔镜手术机器人
已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2024年12月30日,纳通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设备,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申请,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可适配单髁、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
。
纳通关节机器人具备自动分割算法,亚毫米跟踪截骨功能,兼顾各种微创手术入路方式,为临床提供智能化手术方案。
NO.6
获批NMPA!奥达智声智能微创介入手术导航机器人
2025年1月10日,
北京奥达智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无锡艾米特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木星-智能微创介入手术导航机器人
(简称“木星手术机器人”)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木星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基于机械臂自定位技术和智能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导航机器人产品
。
该机器人采用机械臂内部的位置传感器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摆脱了对于光学定位或电磁定位系统的依赖,实现了超声影像和CT等断层影像的全自动融合;
基于融合的影像信息实施对腹腔深部病灶的导航,从而高效精准地完成微创介入手术。
这一颠覆性的技术路线重新定义了智能导航机器人的标准,有效地缩短了医生的学习曲线,帮助医生克服技术壁垒,提高开展微创介入治疗的效率,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NO.7
融资2亿!神经外科微型手术机器人
2025年1月14日,创新医疗器械公司 Robeauté 宣布成功完成
2800万美元(合约2亿人民币)
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Plural、Cherry Ventures和Kindred Ventures领投,LocalGlobe、Think.Health、APEX Ventures和Brainlab跟投。
此次融资将助力Robeauté
在2026年前启动临床试验,并为其在美国获批奠定基础。
目前,Robeauté 神经外科微型手术机器人正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公司的目标是力争在2028年实现商业化。
NO.8
近8亿融资!康复机器人公司完成E轮
2025年
1月7日,
傅利叶
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
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
。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
爱企查显示,公司目前已累计融资12轮
,投资方包括软银、元璟资本、前海母基金、国中创投、IDG资本、火山石投资等机构,累计融资金额达数十亿。
傅利叶智能
主要业务可以分为
通用人形机器人
和
康复机器人
两大领域。
公司
最早专注于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并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创新,推出了30余款康复机器人产品,涵盖运动康复的各方面需求。
同时,傅利叶智
能推出
了智能康复港作为一站式康复解决方案平台,以智
能康复
机器人训练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功能互补的机器人配置,实现多机协同、数据互联、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康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