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信集团创办人扎加(Joseph Zaja)(《澳洲人报》图片)
多个中国家庭想要在澳洲购买公寓,却因为中介倒闭而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些投资者发起了集体诉讼求偿逾6000万澳元。
据《澳洲人报》报道,这批“苦主”以化名曲浩天(Qu Haotian,音译)的中国商人为首,他估计今年8月深圳澳信投资顾问集团(SAICG,下称“深圳澳信”)倒闭后,有多达300个中国家庭受到了影响,其中有的家庭为了在澳置业支付了多达200万澳元的定金。
据悉,曲浩天称,这些家庭有一部分正在就状告澳信集团(澳洲)寻求法律意见。
据悉,由金天佑( Jin Tianyou,音译)打理的“中国澳信”曾和位于悉尼的“澳洲澳信”签署了市场营销协议,利用其公司名称并吸引中国的潜在客户在澳购买期房。
澳洲证监会(ASIC)的记录显示,在2009年至去年2月期间,金天佑也是“澳洲澳信”的董事之一。
“澳洲澳信”现在已经和“深圳澳信”切割,并发布声明指出“近期有关其中国市场合作伙伴在中国挪用资金的指控令人震惊”,并就该问题与新州警方展开合作。
而那些将钱交给了“深圳澳信”以便在澳置业的中国投资者愤怒地表示,他们有意状告“澳洲澳信”,相信这两家公司隶属于一个更大的机构,因此“澳洲澳信”应该弥补他们的损失。
曲浩天称:“我咨询了6位澳洲律师,还研究了澳洲的相关法律,我现在收集到了信息非常积极,我肯定我们能打赢和澳信的官司。”
他估计中国投资者的损失总额可能达到了6000万澳元,而且“最少的付了4万澳元,某些甚至付了逾200万。”
据报道,某些中国家庭为了在澳置业还卖掉了在中国的房子。曲浩天指出,这些投资者都是“典型的中国中产阶级”,包括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以及南京等地的商人、公务员以及教师等。
这些中国买家向“深圳澳信”支付了4万澳元的服务费以来澳看房,地点包括了悉尼、墨尔本以及布里斯班。他们被告知如果决定买房的话,这笔钱将作为物业定金;如果不买的话,这笔钱在他们回中国后也会退给他们。
曲浩天表示自己付了这笔钱,但没有从“澳信”买房,也没收到退款。还有的人则向“深圳澳信”支付了更大金额的钱以作为购房定金,但目前似乎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北京公务员赵露西(Lucy Zhao,音译)向《澳洲人报》表示,她为参加看房团而向“深圳澳信”支付的4万澳元,相当于她一年的工资,但她还不是损失最大的。据她表示,“有人付了4万,有人付了与百万,某些人甚至把(中国的)房子都卖了。”
“澳洲澳信”在声明中指出,在和“深圳澳信”达成营销协议后,在逾10年的时间中销售了超过8000套物业,而买家直接付钱给金天佑的做法,违反了双方的协议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