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
点击上方蓝色
字关注
犀牛娱乐
当下影视圈最大的热点无疑是冯小刚的《芳华》,历经磨难,却以远超预期的表现令人震惊。冯小刚用这种剧情片战胜了商业片大片,证明他无愧于贺岁之王的美誉。
对于《芳华》,数字固然是精彩,6天5亿的吸金速度堪称迅猛,而比数字更精彩的,是它真正用精准的内容,吸引甚至挖掘了增量的中老年观众。用影片的深度来提升了市场的广度,光这一点,便值得大书特书。冯小刚堪称这个年代不可多得的开拓者,逆流而上的情怀,顺便还收割了市场。
而通过犀牛娱乐的观察,《芳华》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幅度带动了45岁以上中老年观众这一非常规观影群体,开拓出影城增收的新大陆。根据淘票票提供的数据,其中《芳华》45岁以上观众的票房贡献为35%,非黄金场45岁以上观众贡献高达则为45%。
同时对于影城增收所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数据显示《芳华》拉动影院场均人次增长了17%,其中非黄金场时段更是增长了21%。这意味着影城工作日非黄金时段上座率低迷的情况在这一段时间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同时,对于这部分极少走入电影院的中老年观众来说,如何服务好他们、留住他们,并且将其进一步转化为常规观众,是电影人和影院经营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时间回到1997年,那是冯小刚开启贺岁档的时刻,联手葛优缔造的《甲方乙方》一举轰下3600万票房,不仅打造了贺岁档的概念,也成功拿到他首个贺岁档冠军。截止目前,在征战贺岁档11次当中,均稳居前三席位,其中8次问鼎冠军。而接下来的《芳华》,将有极大概率再度拿到贺岁档的冠军。
客观来讲,单纯的靠主流电影观众的支撑,远不足以支撑《芳华》有突破性的市场表现,尤其是剧情片对比商业大片具有先天劣势。
在对数据分析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目前主流观众之外,还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可挖掘——中老年市场!而《芳华》正是因为吸引了这个平常极少走入电影院的庞大群体,才让它有着如此优秀的成绩。
这也是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芳华》比其他10亿级别影片更具价值的地方所在,它挖掘了受众广度,提升了市场的厚度。在历史中,不论是《英雄》、《阿凡达》,还是今年的《战狼2》,其数字之外的更大的价值均在于开拓市场,让那些不看电影的人走进影院,发展成为主流观众的一员。某种程度来讲,《芳华》也做到了。
拿《芳华》来说,首周三天有着抗压的票房曲线,而次周一拿到6650万,较周日的跌幅仅有40%,这证明其当中有大部分观众是不受工作日影响的,这便是中老年群体。
本周工作日四天一直保持在6000万+的体量,便是这个群体稳定的支持。而工作日场均人次保持在20+,更是今年仅次于《战狼2》的存在。
就淘票票为我们提供的数据来分析,《芳华》上映7天斩获的近5.8亿中,其中45岁以上的观众贡献35%,非黄金场的45岁以上观众贡献高达45%,黄金场为31%。同时,华北、西南、华南区中老年观众贡献度更高,均超过50%。这证明了上面的观点,即中老年观众基数巨大,购买力惊人,同时不受场次、时间的影响。
淘票票提供的数据显示,《芳华》带来的中老年观众增量拉动影院人次较此前翻倍,平均增长17%,其中非黄时段增长21%,黄金时段增长了16%,这意味着《芳华》活生生的开拓出了17%的新兴市场,这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这说明并不是之前中老年人就不看电影,其实这个市场一直都在,只是没有一部影片能够将他们挖掘出来,而《芳华》这类能触动经历过那个年代人的影片则是直接的催化剂。
之前,陪父母看《芳华》或许只是宣传的一句口号,如今,这句口号成为了现实。
《芳华》成为第一部真正匹配对接中老年观众的电影,数据的呈现已经非常的明显。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据线上售票网站向我们介绍,《芳华》的异地购票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创出了史上新高。这是其不同于其他电影的所在,这个现象的背后也值得一番解读。
如果父母在身边,相信很多人都会陪父母二刷看《芳华》。
但那些远在北上广、没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想让老家父母观看这部影片怎么办?他们选择了给父母在线购票,这便是《芳华》异地购票指数创新高的奥秘所在。
而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在内地还是前所未有的,也证明了《芳华》已经口碑完全扩散,具备了强大的吸引中老年观众的实力。
可以说如今的影院所有的配套服务,都是针对年轻群体,包括学生、白领,以及常看动画片的小朋友和家长。
电商在线售票的崛起,更是极大方便了售票这一环节。但以影院出售的卖品为例,过往也只是针对年轻观众,很少有照顾到中老年观众,取票机更是对这类观众是一个障碍。可是,当一部《芳华》到来之时,大量的中老年观众涌进影院,这些配套和服务的不匹配、不对称的矛盾便凸显出来。
在北美市场中,由于市场、机制以及观众都很成熟,一直都有中老年观众这块市场,会为这类人提供专门的饮品和食物等,所以影院的运转会很自如。而内地市场处于增长阶段,面对这种局面便需要提升配套和服务,相信未来随着观众和市场的发展,还会在软件和硬件上有各种的提升和完善。
就《芳华》出现的问题来看,犀牛娱乐建议有条件的影城增设专人在取票机旁进行取票服务的引导,大量观影频次极低的中老年观众,售票机取票显然对他们来说会有困难。同时,建议增加针对中老年观众的卖品套餐,比如增加热饮、适合中老年观众的卖品、老年人折扣,加强场内座位引导等等。
还是那句话,我们在欣慰《芳华》的市场成绩之余,更欣慰它在开拓市场当中做出的贡献,所以接下来想要稳住这些增量的观众,让这些中老年观众的观影频次提升,就需要继续有匹配他们的好电影。
因为只有这样,接下来才会循序渐进,一方面能够提升影城自身收入,另一方面能让中老年观众这个增量市场真正打开。
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xialin6691
犀牛娱乐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对影视、网生内容有较深入了解者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
▶
阅读
犀牛娱乐
(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
往期热文
贺岁档9部国产大片超前前瞻
请不要低估皮克斯,它比很多人想象的更优秀
独家分析:网络电影分账票房里竟隐藏着这些秘密……
还没看腻?2018年或将成为大女主剧的拐点
六大卫视招商大会传递了哪些讯号?现实题材、大女主、大IP依然主导
一文详解猫眼与淘票票的电影在线购票终极之争
扫码关注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娱乐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
讯
U C头条
丨
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微博 |牙牙| 界面 | 搜狐公众平台
36氪
| 虎嗅
| 猫眼电影 | 淘票票
雪球 |
知
乎 | 天天快报 | 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