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
免费订阅本刊
截至
1
月
21
日,京沪深三大交易所共有在审企业
232
家,北交所贡献
43.97%
,居各板块之首;前五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项目占在审项目总数的
36.21%
,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项目占在审项目总数的
58.19%
。
截至
1
月
21
日,京沪深三大交易所处于不同审核阶段的
IPO
企业共有
232
家,其中受理状态企业
32
家,问询中企业
110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
36
家,提交注册企业
14
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的企业
40
家。
从板块分布特征来看,北交所以超百家的在审企业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四个板块。截至
1
月
21
日,北交所有在审企业
102
家,占在审企业总数的
43.59%
,在审企业数量居各板块之首。
从审核状态分布来看,受理状态企业
17
家,问询中企业
45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
4
家,提交注册企业
4
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的企业
32
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提交注册企业中,有
3
家企业提交注册时间已一年左右仍未获批,分别是
2023
年
10
月
20
日提交注册的北京扬德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1
月
2
日提交注册的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4
年
1
月
24
日提交注册的宇星紧固件(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
1
月
21
日,创业板有在审企业
41
家。其中,问询中企业
11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
23
家;提交注册企业
1
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的企业
6
家。
在
23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企业中,有
21
家企业在
2023
年便通过上市委的会议审议。而且,在
6
家因更新财务资料而中止审核的企业中,还有
3
家已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企业,其通过会议审议的时间也均在
2023
年。这意味着,创业板有
24
家企业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已超过一年,都尚未提交注册。
此外,在
6
家因更新财务资料而中止审核的企业中,还有
3
家企业在中止审核前已进入提交注册阶段,且在提交注册阶段滞留时间均在一年以上。这三家企业分别是
2022
年
10
月
21
日提交注册的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5
月
26
日提交注册的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3
年
11
月
10
日提交注册的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在提交注册阶段的停留时间已进入第三年。
截至
1
月
21
日,深市主板有在审企业
27
家。其中,受理状态企业
4
家,问询中企业
13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
6
家,提交注册企业
3
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的企业
1
家。
深市主板的
4
家受理状态企业分别是
2023
年
3
月
2
日获受理的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
2023
年
3
月
3
日获受理的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公司自
2023
年
3
月受理以来除了几次因更新财务资料而中止审核外,一直未曾有任何审核进展。
在
6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的企业中,有
3
家企业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已逾一年还未提交注册,分别是
2023
年
9
月
21
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10
月
26
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世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3
年
11
月
3
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上海誉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而
3
家提交注册企业在提交注册阶段的滞留时间也一年有余,分别是:
2023
年
8
月
28
日提交注册的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11
月
6
日提交注册的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4
年
1
月
12
日提交注册的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中止审核的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止审核前也已于
2023
年
12
月
7
日提交注册。
截至
1
月
21
日,科创板有在审企业
21
家。其中,受理状态企业
1
家,问询中企业
14
家;提交注册企业
5
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审核的企业
1
家。
科创板
5
家提交注册企业滞留在提交注册阶段的时间都超过一年半以上。滞留时间最长的企业是
2021
年
9
月
17
日提交注册的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依次是
2022
年
1
月
28
日提交注册的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
8
月
1
日提交注册的北京通美晶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6
月
1
日提交注册的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3
年
6
月
25
日提交注册的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
1
月
21
日,沪市主板有在审企业
41
家。其中,受理状态企业
4
家,问询中企业
33
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
3
家;提交注册企业
1
家。
和深市主板类似,沪市主板也有
2
家受理状态企业自受理以来一直未曾有审核进展,分别是
2023
年
3
月
3
日获受理的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过上市委会议的企业中,沪市主板也有
2
家企业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一年多还未提交注册,分别是
2023
年
6
月
15
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
2023
年
9
月
25
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的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从保荐机构分布来看,三大交易所
232
家
IPO
在审企业由
48
家保荐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保荐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
39
家保荐机构持有的在审项目数量仅为个位数,其中
17
家保荐机构在审项目数量仅为
1
个,
15
家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为
2
到
4
个,
9
家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达到两位数。
中信证券的在审项目数量最多,有
20
个,国泰君安和中信建投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
19
个和
17
个,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并列第四,在审企业数量为
14
个。前五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
84
个在审项目,占在审项目总数的
36.21%
,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
135
个在审项目,占在审项目总数的
58.19%
。
截至
1
月
21
日,北交所
102
个在审项目由
43
家保荐机构提供保荐服务,其中
19
家保荐机构只有一个在审项目,中信证券位列其中。国投证券持有的在审项目数量最多,有
8
个。国泰君安和开源证券并列第二位,在审项目数量为
6
个。前五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
30
个在审项目,占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的
29.41%
,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
51
个在审项目,恰为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的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