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退出近30年后,这家船公司重返集运市场!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唐山港转让子公司100%股权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学习AI,祈福货代!ISEA上海口岸举行闽南 ...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与MSC战略合作,这家中 ...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山东港口2025年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烟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年报】中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2024年回顾及2025年展望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25-01-30 09:16

正文

2024年,中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运量增长强劲,但市场淡季拉低整体运价,预计2025年运价会小幅反弹。

2024年回顾

市场淡季拉低全年整体运价

2024年,在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下,中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较为强劲,但由于年初市场运力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企业为抢占运力份额,竞争激烈,因而运价整体延续了2023年年底的下行走势。特别是自2024年4月份进入传统淡季后,随着新船运力的持续交付,市场供需矛盾激化,导致4-6月市场运价持续下滑,运价指数一度跌破900点。


进入2024年下半年,在外贸市场具有较高租金收益的影响下,大量兼营船舶逐步转移至外贸市场,甚至部分船舶直接改造为纯外贸船舶,进行外贸运输,缓解了内贸市场供给端的压力。

同时,叠加下半年内贸传统旺季,北方地区运价大幅回升,带动整体市场运价单边上涨,并攀升至11月底的1467点,较2024年最低点大幅上涨67.46%。但由于反弹时间较往年推迟近2个月,且运价上涨也仅维持2个月,故2024年下半年,整体运价上涨幅度不如往年。

整体来看,由于受上半年淡季运价持续走低拖累,2024年综合运价指数均值仅为1101.42点,较2023年下滑12.41%,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平均运价水平。

内贸运量增长强劲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市场对粮食、农药化肥、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及制品、医药等货种的运输需求有所提升。但由于房地产业的持续不景气,导致建材等货物的运输需求大幅下滑。

2024年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加强逆周期调节,工业生产增长,煤炭、粮食、PVC、汽车及零配件等货量增长,带动市场需求延续增长态势,水泥、化工品、建材等需求有所好转。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国内集装箱累计吞吐量为11307.1万TEU,同比增长7.59%,其中货运量为5639万TEU,同比增长6.60%,为2019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空箱调运量同比增速达到8.02%。其中,2024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货运量增速分别为8.19%、6.29%和6.44%,需求增速逐步下滑。

内贸船队增速放缓

由于大量新船已于2023年集中交付,2024年新交付运力大幅下滑。同时,由于国际市场运价大幅走高,部分内贸船舶通过改造或出售等方式,进入外贸市场,提前退出内贸市场运营,导致静态运力增长有所放缓。

此外,在外贸市场较高收益的驱使下,大量内外贸兼营船舶从事外贸运输,叠加船舶周转率小幅下滑,市场动态运力较2023年年底有所下滑。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24年内贸船队总运力约102万TEU,较2023年年底增长4.8%,较2023年17.23%的增速大幅下滑。此外,动态运力较2023年年底下滑5.2%左右(截至2024年6月底,动态运力增长7.1%)。2024年,新增运力约9.4万TEU,较2023年的17.1万TEU大幅下降45%,其中,下半年仅交付新运力1.5万TEU。

2025年展望

需求增速保持稳定

根据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4.5%~5%,较2024年有所下滑,但预计基建投资建设有望见底回升,特别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

叠加政府进一步鼓励消费以扩大内需,全国各地生产消费有望持续回升,家电、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及“散改集”等产品,运输需求将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速将保持在5%~7%。

运力供给小幅增长

由于内贸集装箱运输船公司此前订造的集装箱船,已于近两年集中交付,叠加供需失衡状态下,市场形势相对不佳,大部分内贸集运企业偏向稳健经营,新船订单量大幅下滑,未来可交付运力同样下跌。

预计内贸集装箱运输船公司2025年仅有约5万TEU左右的运力交付,较2024年下降46.8%。因此,在不考虑买卖国际二手船及运力提前退出市场的情况下,市场静态运力预计增长4%左右。


虽然当前约有27万TEU的内外贸兼营船舶从事外贸运输,但基于2025年上半年,美国加征关税前的抢运及红海危机持续、船舶继续绕行的假设,预计外贸集运市场运价仍将好于内贸。

因此,这部分运力于2025上半年大幅回归内贸市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甚至将有小部分运力继续转移至外贸市场。但随着外贸市场运价出现下滑的预期,部分兼营船舶也将逐步回归内贸市场,预计动态运力增速约为5.3%。

内贸运价小幅反弹


当前内贸集运市场运价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内贸集装箱运输船公司具有一定的涨价预期。

同时根据预测,2025年沿海干散货运价或将缓慢复苏,且基于美国加征关税前的抢运及红海危机持续、船舶继续绕行的假设,2025年上半年,国际集运市场运价仍有短期上行的弹性,将带动内贸集装箱运价反弹回升。

因此,在不考虑政策变化以及突发因素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国内集运市场整体运价水平较2025年小幅反弹,但由于市场静态运力规模较大,且依然处于扩张趋势,整体运价水平依然处于低位。


版权说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END ·










欢迎过 留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