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好听!值得单曲循环 ·  昨天  
人民日报  ·  中国政府就黄岩岛领海基线发表声明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事发上海地铁!6人冲了上来,这一跪刷屏!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郑钦文,决赛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大使遇刺后:俄土关系不降反升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22 16:58

正文

【活动详情点击了解


相继经历未遂军事政变、多地连环袭击等事件的埃尔多安政权正面临最严重的打击,在国际舞台上体现为其逐渐失去以军事为政治工具影响周边热点地区局势的能力。对莫斯科来说,这提供了与安卡拉接近的新条件,普京在第一时间接受土方的慰问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疯狂的世界,酒杯里装满了殷红的鲜血。”电影《土耳其式开局》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却在12月19日一语成谶。当晚,一滩血迹染红了安卡拉国家艺术中心的大厅。“俄罗斯大使被刺杀!凶手是土耳其警察!”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传遍全球。


人们还能记起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俄罗斯军机引发的危机,更不会忘记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的未遂军事政变,如今堂堂大国使节横死在东道国警察枪口之下,不得不让外界忧虑俄土之间本就跌宕的关系,乃至中近东局势未来的出路。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当地时间12月19日晚在安卡拉出席活动时遭枪击身亡。行凶者是一名土耳其警察,已被当场击毙。


“还以为是表演”


当地时间12月19日晚,繁华的安卡拉阿塔图尔克大街旁,一场题为《土耳其人眼里的俄罗斯》画展正在安卡拉艺术中心举行,各界名流纷纷到场。当俄罗斯大使安德烈·G·卡尔洛夫走上演讲台、准备对近来大有好转的俄土关系加以称颂之际,身后突然窜出一名男子,手持一把9毫米口径自动手枪向其开火。身材魁梧的卡尔洛夫当场倒地,之后不治身亡。


该刺客得手后,并未想着逃离,而是面对呆若木鸡的摄影师大吼“不要忘了阿勒颇,不要忘了叙利亚”,接着赞美真主的颂辞“Allahu Akbar”,在画廊里漫无目的地奔跑,直到保安和特警赶到。由于他拒绝投降,结果在一场枪战中被击毙。

   

独家拍下卡尔洛夫遇刺身亡相片的美联社记者欧兹毕里茨事后回忆说,“当时讲台上一名男子突然掏出手枪,我还以为是表演,但是下一幕就是俄罗斯大使卡尔洛夫倒卧血泊中。”他说,枪手在近距离向卡尔洛夫又开了一枪,另外也毁了一些展出的相片,“至少开了8枪”。


整起事件中,土方的安保措施一直为人诟病。有目击者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称,刺客身着西装领带进入展厅,沿途没有任何拦阻,“当大使开始发表讲话时,他独自站在大使身后,参观者都以为他就是俄大使的保镖”。另一些目击者表示,土安全部门没有在活动入口处设置安全扫描机。


土内政部长苏莱曼·索伊卢称,凶手名叫麦夫柳特·迈尔特·阿尔滕塔什(Mevlut Mert Altintas),1994年出生于马尼萨省,毕业于安卡拉国家警察学院,在安全部队工作了两年半,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与极端组织有牵连。当前,土警方已拘留阿尔滕塔什的亲属,还对其父母位于艾登省瑟凯市的房子进行搜查。


事发后,俄总统普京立即与俄外交部、联邦安全局以及对外侦察局等部门首脑进行会晤,他谴责刺杀行径卑鄙懦弱,是意图中断俄土正常关系和叙利亚和平进程的挑衅事件。曾因为叙利亚问题发生激烈对抗的俄土两国,均对这起“黑天鹅”事件保持冷静——莫斯科第一时间就此事与安卡拉进行全方位沟通,尤其是前往莫斯科出席“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方关于叙利亚问题会谈的土外长恰武士奥卢,在事发后没有改变行程,按计划抵达莫斯科。


“警察国家”出乱子


卡尔洛夫之死,阵脚大乱的并不是俄罗斯,而是土耳其。西班牙《国家报》记者安德烈斯·莫伦萨指出,由于凶手出自土总统埃尔多安最信任的警察部队,更令这位踌躇满志的政治强人感到懊恼。


事实上,早在2006年埃尔多安上台伊始,就试图将军队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并暗中削弱其权力。为此他从参谋部调走几个部队,并且加强警察力量建设,从中安插亲信,这一战略被证明非常正确——因为警察、情报部门以及政府控制的其他力量成为平息7月土军未遂政变的关键。当时捍卫安卡拉国会大厦的土警察特别行动处拍摄的照片显示,面对叛军进攻的沙包掩体上挂着一副标语,上书“俄罗斯有RPG(火箭筒),我们有埃尔多安”,另一张照片也证明了警察对埃尔多安的忠诚,上面的口号是“我们与您(埃尔多安)同行”。


土耳其记者艾哈迈德·舍克说:“埃尔多安和别的统治者一样,深知只有控制忠诚的武装部队,才有决定权。”据他调查,埃尔多安曾邀请曾经的政治同盟居伦帮助自己向内政部的27万警察部队渗透势力,甚至在2011年修改法律、允许警察进口和购买“重型战斗武器”。如今,土警察拥有1000多辆装甲车,20多架军用直升机,这些设备大多交给特别行动处,该处在对抗“7月政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际上,2002年埃尔多安所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下称“正发党”)赢得选举时,土警察的经费仅为军队的三分之一,如今两者相差无几。如果把警察、宪兵及国家情报机构的预算加起来,其开支在2016年首次超过军费支出。从21世纪初至今,土国家安全总局的现役特工人数增长一倍,达到1.35万人,而且计划在2017年底发展到2万人。如今,土耳其已成为欧洲人均警察第二多的国家,也被称为正从“军人国家”变成“警察国家”。


埃尔多安的一位亲密助手曾吹嘘说,正发党已控制了军队和警察,让它们服从政府当局,避免各自为政。然而,刺杀俄大使的凶手阿尔滕塔什恰恰来自埃尔多安最为信赖的安卡拉警察局,并作为一名防暴队员经历过政变——不过他的忠诚度受到怀疑,在事后遭到停职,但警籍得到保留,活动未受太多限制。


刺杀事件发生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12月21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时,指责反对派传教士居伦的组织应对卡尔洛夫的遇刺负责。


更有消息人士称,阿尔滕塔什长年与遭清洗的居伦反政府组织“社会支援运动”有来往,还与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事的土右翼激进组织“苍狼”有关系,可能对埃尔多安在政变后积极寻求对俄和解、在支持叙反对派自由军方面无所作为感到愤怒,于是对俄外交官采取了恐怖袭击,务求一死来制造事端。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20日,土耳其安卡拉,遇刺身亡的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的遗体将搭载飞机返回俄罗斯。


土俄迎来“机会之窗”


从俄土历史看,外交官遇袭事件并不罕见:1877年,沙俄对土发动巴尔干战争,一大肇因就是土宪兵打伤俄驻保加利亚的领事;1920年,苏俄肃反委员会(契卡)人员在敖德萨(今属乌克兰)向载有土外交官的轮船开枪,这些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不过,迄今为止尚没有迹象显示卡尔洛夫之死会让土耳其或俄罗斯改变自己的叙利亚政策。如果有变化的话,此次袭击大概会巩固它们的合作关系。


俄罗斯《生意人报》日前刊发名为《机会之窗》的评论文章,认为相继经历未遂军事政变、多地连环恐怖袭击等事件的埃尔多安政权正面临最严重打击。社会和精英的分裂充分暴露,尤其在国际舞台上体现为土耳其失去过去以军事为政治工具,影响叙利亚、伊拉克等热点地区局势的能力。“对莫斯科来说,这提供了与安卡拉接近的新条件,普京在第一时间接受土方的慰问就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和上次政变一样,土耳其政府把大使遇刺又归咎于流亡美国的政客居伦身上,但在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看来,种种迹象表明,这位生活在美国的宗教人士与近期事件并无关系——暗杀不是外部影响,而是土耳其内部分裂的结果。“因为埃尔多安在叙利亚问题上退缩了,置那里的反对派于不顾,而叙反对派队伍里有大批土耳其公民,这在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或宗教极端主义者眼里,这无异于背叛。”


他惋惜地表示,“7月政变”源于土武装部队中最先进、最接受现代化思想的空军军官,结果他们被无情镇压了;如今连土政府最依靠的警察部队也出现异己分子,这势必迫使埃尔多安加快清洗步伐。“结果是,大批忠于总统却缺乏专业素质较的人走上领导岗位,进一步影响土强力部门的专业性⋯⋯最终,土耳其将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将军事力量用作外交工具,类似介入叙利亚那样的事,恐怕会难以为继。”


而这样一个相对衰弱并与西方关系不睦的土耳其,正成为俄罗斯“重塑”的对象。

 

“俄应促使土成为战略盟友”

   

“拥有娴熟外交经验的克里姆林宫很清楚土耳其的价值,”俄罗斯《政治杂志》主编彼得·阿科波夫说,“两国关系有500年历史,做了若干世纪的邻居,并由此衍生出战争、合作、争吵与贸易。”


阿科波夫认为,俄土在叙利亚看似有一定矛盾,但实际只具战术性,而非战略性——莫斯科和安卡拉都需要安定统一、能找到各民族、宗派之间平衡点的叙利亚。可见,俄土拥有相当多共同的战略目标。“埃尔多安当政已经13年,这些年来,俄土两国关系稳步发展。主要原因不是埃尔多安个人对俄罗斯的好感——他并不喜欢俄罗斯,而在于他力图建立独立自主的土耳其,与北方强国俄罗斯发展亲密关系对此是有利的。”


不可否认,埃尔多安和部分土耳其精英多少有点雄心勃勃,但现实是,土耳其无法再次成为整个大中东的“魅力中心”——奥斯曼帝国的哈里发时代一去不复返,将突厥民族召集到统一项目下同样办不到。与俄罗斯一样,土耳其只有做回自己的本位、充当欧亚桥梁,而不应再充当“准欧洲”或“准亚洲”国家,才会前程远大、机遇无限。


在阿科波夫看来,如果埃尔多安受到土耳其半数民众的支持,而其对手却四分五裂、彼此之间的矛盾大于共同利益,这意味着,他还是代表了该国民众的选择。俄罗斯理应与他合作,同时着手处理俄土在具体地缘政治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评论员斯维特兰娜·戈姆济科娃指出,俄罗斯不需要一盘散沙和软弱无能的土耳其,所谓“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分离运动”或“推翻埃尔多安政权”的话题都是不严肃的。要知道,埃尔多安没有资本和俄罗斯在叙利亚、伊拉克等问题上叫板,任何过分的冒险行动都可能使他失去政权,“政治嗅觉会提醒埃尔多安何时收手”。


戈姆济科娃注意到,埃尔多安现在最紧要的工作是开展争取已久的修宪,以便加强总统权力、清洗军队、打压反对派,但他无需成为暴君——他有很高的民众支持率和不低的精英支持率,他现在也没有特别的必要对外冒险,与俄罗斯和解有助于寻求和平调解叙利亚局势的方案。


“对俄罗斯来说,理想结果是土耳其退出北约、加入欧亚联盟,或至少成为俄罗斯的可靠伙伴和战略盟友。”戈姆济科娃认为,这不是渺茫的希望,而是完全可行的方案,莫斯科和安卡拉都可以为此努力。“今后十年,中近东地缘政治大棋局的形势将彻底改变,像土耳其这样重要的力量中心将被迫确定自己在大游戏中的位置,他们将不得不在转型的世界中就前进方向做出历史性选择,选择盟友和对手,在保留本国文明和成为全球化战略家的操纵对象之间做选择。”


“如果土耳其想要保持并加强自给自足的状态,俄罗斯的支持可为此提供保障。”戈姆济科娃说。

 

特约撰稿 / 田聿

编辑 / 嘉沐

 

《今天的土耳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土耳其的中国人江湖》

《渔人的葬礼:十五年前的灾难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  获得凤凰周刊精美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