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暖的港湾
走失22年后
来自广西的阿兰
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与亲人相见一刻
双方抱成一团
喜极而泣
22年,8000多个日子,阿兰一直在流浪的路上,我们很难去想象她遭遇了什么苦痛。不过,回家,一直是她的信念。
连州市救助管理站历经大半年的努力,过程一波三折,一直未曾放弃,最终在各方力量协助下,成功帮助阿兰找到了家。他们的义举,值得点赞。
走失22年后,阿兰(中间红衣者)在广西与亲人喜相逢。
连州市救助管理站组成寻亲护送小组,帮助阿兰回家。
阿兰的家属为连州市救助管理站赠送题为“爱心救助 尽心尽责”的锦旗。
事情要从2020年8月7日说起。当天,连州市保安镇政府人员向连州市救助管理站送来一名女性流浪人员,此人蓬头垢面,疑似精神障碍。
根据其实际情况,连州市救助管理站决定将其送到连州宁康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在住院治疗期间,为了做好寻亲工作,站内人员和社工多次到医院开展寻亲问话。根据医护人员的反映和站内工作人员、社工的观察,该受助人员时常自言自语,工作人员反复问其姓名和家乡地址,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连贯,只写下了一句“刘某兰”(化名)的个人信息。
问及是否想回家,她明确表示“想回家”。
因没有阿兰的准确身份信息,无法核实身份护送返乡,在其情绪稳定符合出院条件时,经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安置,
连州市救助管理站于2021年1月21日将其护送到清远市安置点托养。
但救助工作没有停止。连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社工想方设核查其身份信息,不仅推送至全国寻亲网,公安部门还为其提取DNA检测及人脸识别等,可是也没有收集到关键信息。
屡屡碰壁,但连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没有放弃。
2021年3月30日,该站成立寻亲小组又来到清远市安置点开展寻亲返乡工作。
此时,阿兰在此安置托养2个月有余,情绪稳定,精神状态很好。
与其交谈时,经工作人员和社工耐心引导,突然触动了阿兰的记忆,她说出了一个具体的详细地址:
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
她还说出了当地盛产的柚子和椪柑两大特产。
得此信息,寻亲小组人员非常兴奋,经过查找,得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确实是椪柑和柚子的产地。随即,寻亲小组人员与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请求协查。桂林很快传来消息,称确实有相关人员信息,但此人在家,没有失联。
阿兰说出了信息地址,又道出了准确的特产信息,寻亲小组认为这些信息比较可信。但桂林的反馈,让人觉得有点奇怪。大家经过商讨,觉得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为此,他们再次联系属地民政办,最终查到,原来同名的有两人,一人在家,而另一人已经注销户籍信息。
如此一波三折,经过多方核查,最终核实了阿兰的身份,并与其亲属取得了联系。
其家人透露,原来阿兰于1999年在佛山市打工时失联,至今已有22年。当年她41岁,已婚育有两个儿子,家有一个姐姐,四个弟弟。
这么多年来,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她,时隔多年后突然听到她还健在的消息,家人们惊喜万分,通过微信视频与阿兰相认时,彼此双方喜极而泣。
为了能让阿兰早日与亲人团聚,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返乡准备工作,经广东省第二救助中心的指示,2021年4月21日,阿兰终于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在广西桂林,亲人们蜂拥而上紧紧抱住阿兰,场面令人动容。当天,阿兰的家属为连州市救助管理站赠送了题为“爱心救助 尽心尽责”的锦旗,以表感激。
“流浪乞讨人员也渴望得到社会大众的关心、关爱,在他们的心底深处,其实也一直记挂着家乡和亲人,只是忘了归期,忘了回家的路。”连州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站今后将继续秉承关爱救助的理念,为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