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院“二十四节气”——雨水·75位司机的 ... ·  23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元宵节前,从高墙到校园的温暖接力 ·  2 天前  
北方海南  ·  传染性极强!这个病毒进入高发期→ ·  3 天前  
北方海南  ·  传染性极强!这个病毒进入高发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一个人开始变老的3种迹象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2-24 20:24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飞白   图 / 花瓣网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依米朗读音频


1

对生活越来越佛系


前几天看了一期芒果台的《少年说》,一名高二的男生站在勇气台上,对着楼下打扮精致时髦、从事教师工作的姥姥喊:“您都70多岁了,能不能别再起早贪黑地出去工作了,让大家少操点心?”



姥姥问:“那你觉得70多岁的老人应该做什么呢?”


少年答:“在家带带娃,出去遛遛弯,没事搓个麻将,跳个广场舞也挺好。”


姥姥却说:“有些老年人是这样,但那不是我的生活,我希望我能够有我的人生价值。虽然我72岁,但是,做着春天的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很年轻。”


最后,姥姥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说出了爱迪生的名言:My philosophy of life is work!(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工作)



引得众人喝彩。


看完这一段,我开始由衷地敬佩这位姥姥,72岁,却仍然像27岁一样激情地活着。


而我们中的许多年轻人,还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认命服老了。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当然,文章中提到的“出家”,并不是真的出家了,而是进入到一种佛系的状态: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其实这就是一种心态老化的状态,开始认命,对生活不再有激情。


我有一个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好朋友,前阵子突然跟我说,父母托关系给她在老家找了个稳定的工作,还介绍了一个条件不错的相亲对象,准备回老家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地过完后半生。


我心里咯噔一下:那个曾经斗志昂扬的女孩哪去了?怎么就这样认命妥协了呢。


后来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走了和她一样的路,毕业时激情满满,远赴一线城市,准备在那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绕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找了份差不多的工作勉强糊口,找了个差不多的对象凑合过日子,只因年龄到了,就该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


从此不再奢求理想,每天重复着机械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死去。


其实,真正让人变老的,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心态的老化。


短片《雇佣人生》中有一句话:


有一件事是真的:有一天你会走向死亡。但有一件事是假的:人的一辈子只能活一次。


任何时候,开始你的梦想都来得及。


就像艺术家王德顺,80岁仍然炫酷地在国际T台上走秀,一个人活出了好多人几辈子的精彩。



无论你是稚气未脱,还是已经白发苍苍,你都有机会让自己活得不一样。


2

对形象不再有要求


曾经看过一句话:美是女人永恒的追求。


当一个女人不再追求美丽时,她就已经老了。


其实这句话,对男人来说,也是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在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的过程中渐渐放弃了,放弃了对变美的追求。


于是任凭皱纹在脸上野蛮生长,任凭多余的脂肪在啤酒肚上肆意堆积。


人们总说“岁月不饶人”,但总有些人亦不曾饶过岁月。


比如41岁的刘涛、44岁的林志玲、47岁的闫妮、52岁的林志炫。



再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吴尊爸爸。


许多吴尊的粉丝表示,原本是冲着吴尊去看的综艺《最美的时光》,却被身姿矫健、玉树临风的吴尊爸爸颜值暴击。



看到这样的颜值,这样的衣品,这样的气场,你能相信他已经72岁了吗?


父子俩同框,说是两兄弟也不过分。



吴尊爸爸能在70多岁仍然保持这样的体态,完全归功于其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


据介绍,吴尊爸爸是一名健身旅游爱好者,年轻时还是文莱业余篮球队的队长,至今都保持着坚持运动的习惯。



有网友爆料,吴尊一家都热爱运动,自己也经常偶遇吴爸爸在公园里锻炼。


有人说,步入中年后,工作和家庭压力太大,根本没时间顾及自我形象。


那你一定没见过王健林的日常行程表。


王健林即使在一天之内需要飞往两个国家三座城市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也仍然坚持每天健身。


累到在国际大会上睡着的马云,也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打太极。


刚刚步入中年的吴尊,哪怕忙到没时间睡觉,也会用仰卧起坐、俯卧撑来保持健身需求。


那些总是拿“忙不过来,没时间追求美”当借口的人,又有多少是真的比他们还忙的呢?


其实只是对自我形象不再有要求罢了。


慢慢地,他们越来越显老,直到身心皆老之后,便开始真正地步入老年。


3

对成长不再有需求


曾经有段时间,一则“河北撤销收费站遭员工集体抗议”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视频中一位从事了多年收费工作的大姐振振有词地说:“我已经36岁了,我的青春全都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啥也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以后怎么活?”


但你一定也听过这样一则新闻:83岁的学霸奶奶应聘到阿里巴巴40万年薪的工作,从3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产品体验师。


从客观的年龄上看,36岁和83岁,到底哪个更年轻呢?显然是36岁的大姐。


那为什么有的人看着还年轻,其实已经垂垂老矣?


因为他们早已停止了努力,放弃了自我成长。


这意味着他们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正在变弱,也意味着他们逐渐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力。


因此,收费站被撤销后,那些停止了学习的老员工才会集体去找上司讨说法。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公司一个30多岁的老员工,被一个95后上司辞退了。怎么回事呢?


原来朋友公司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成立了新媒体部门,需要一些熟悉产品的员工一起来组建,这位老员工也被分到了这个部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