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于大陆的杜纪川在台湾长大,1962年赴德国攻读电机工程学位,1972年到美国发展,一次在篮球场打球遇见后来的创业搭档孙大卫而进入IT业。
当时,孙大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件工程师,他常和杜纪川提起: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2000美元,而且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杜纪川从中听出商机:不如你来设计主板,我负责销售,咱们自己干。
1982年,二人开始了创业,
因为赶上计算机产业的黄金期,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产品还没出来,货款就已交到手上。
两年后,一家计算机公司希望收购他们的公司。笑说自己没有什么鸿图大志的两个人,觉得钱赚到这样也差不多了,于是卖掉公司,然后把各自分到的100多万美金交给股票经纪人去炒股,开始了安逸闲淡的生活。
1987年10月17日,美国股市在屡创新高后突然崩盘,很多投资者输掉全部身家,
杜纪川和孙大卫也从百万富翁亏成了一无所有。
夜深人静时,已经46岁的杜纪川,既无处话凄凉,又要操心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谋划一家人的新出路与活法,孙大卫也好不到哪里去。两周后,两人心情稍微平复。相互安慰、鼓励之后,他们决定重头再来。
于是,两个人回家翻箱倒柜,最后在杜纪川家的车库里翻箱倒柜找出了2000美金,以此为启动基金,
他们创办了金士顿科技。
而这一次创业,他们很快获得了成功:1992年,金士顿被媒体评选为全美成长最迅速的私营企业;1995年,金士顿凭借13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全球第一大DRAM(动态随机存储卡存)公司,
成功跻身“十亿美金俱乐部”。
为纪念这一成绩,公司还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以“衷心感谢!”为题刊登巨幅广告,致谢供货商和代理商,并列出了每位公司员工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