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博知识产权网
思博网是一家致力于促进知识产权行业信息交流与分享的网络社区。本微信号由专业团队打造,将以独到的视角和认真的态度关注知识产权诉讼和科技创新,欢迎关注! www.mysipo.com 欢迎您 :)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思博知识产权网

国内半导体存储器中的专利安全困境与破局之道

思博知识产权网  · 公众号  · 知识产权  · 2020-03-27 18:1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知识产权领域,特别是专利在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存储器相关的芯片设计公司相对安全,而涉及到制造的IDM公司需要谨慎应对知识产权问题。随着中国在半导体芯片尤其是存储器需求增长,国内公司面临挑战。专利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工具,先入市场的公司利用专利权作为垄断权来维护市场地位。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国内存储器公司的处境,如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等IDM公司的专利策略,以及如何应对专利挑战。同时强调了拥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在知识产权方面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和努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知识产权在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的重要性。

专利是行业内的关键工具,先入市场的公司利用专利权作为垄断权来维护市场地位。

关键观点2: 国内存储器公司的挑战与策略。

随着国内需求增长,国内存储器公司如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等面临专利挑战,通过购买技术文档和专利,以及新技术突破来避免风险。

关键观点3: 专利制度在商业竞争中的运用。

专利制度包括布局、许可、购买、转让、诉讼等,在商业竞争中有重要和复杂多样的运用。

关键观点4: 国内存储IDM公司的专利策略。

国内存储IDM公司需要重视专利的申请布局工作,关注已有技术相关专利的现状,并积极寻求相关专利的许可和购买。

关键观点5: 拥有核心技术的必要性。

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国内存储芯片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发挥影响力。


正文

2020年会更好!记得点击 思博知识产权网 关注我们哦~


概述:在知识产权的专利领域,存储器相关的芯片设计公司大多比较安全,而涉及到制造的IDM相关公司,都需要在知识产权领域慎之又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半导体芯片尤其是存储器的需求越来越大。据相关数据,中国2018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3120亿美元,而其中约30%为存储芯片。


鉴于中国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消费能力和研发制造能力,中国已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存储器的消费者,势必会介入到研发生产领域。对于该行业来说,国内公司算是后进入者,面对已经过长期市场竞争形成寡头垄断形势的存储行业,要想生存壮大,势必要面对很多挑战。这些挑战中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登记、商标等方面,这里着重以最为关键的专利进行介绍说明。


“垄断者”们手中的“专利大棒”

专利,即专利权是指: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专利权人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简言之,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这个垄断权是由某个政府合法授予专利权人。这也是专利的奥秘所在,正是因为它是垄断权,而且是政府“鼓励”的垄断。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先入者常常会挥动专利的大棒去砸向后来者。


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的市场先入者主要来自于美国、韩国和日本。现在主要玩家有三星、海力士、美光、闪迪、铠侠(东芝)、英特尔,其中前三家同时涉足DRAM和NAND FLASH,后三家涉足NAND FLASH。


存储器具有标准产品的性质。从经济学角度看,它的价格弹性很小。但是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以及依据经济理论蛛网模型的作用,存储器的价格总是处于交替出现的涨跌循环之中,暴涨暴跌的情况成为常态。因此在这样周期环境下,体量小和实力不济的玩家逐渐被甩出市场,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


业界的存储“寡头”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寡头”们有了专利这个政府合法赋予的垄断权,它们可能随时等待着与之争夺“奶酪”的竞争对手的出现。作为后来者,为了避免专利大棒,需要进行很多的工作。


相对安全的存储器设计公司

现实中,国内早已经存在有一些存储器相关的设计(fabless)公司。例如很早就已涉足的西安紫光国芯、兆易创新、ISSI等。长久以来,这些公司为什么鲜有碰到“专利大棒”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这些公司只是进入了存储器的利基市场,并没有真正触碰到那几个存储“寡头”的奶酪。也就是说对于处于利基市场的厂商,会面临较小的专利风险。


从存储“寡头”的角度而言,不是说它们手中的专利对利基市场上的竞争者难于判断侵权、难于打赢官司,而是因为对于这些厂商挥动专利大棒难以获利,得不偿失。


对于专利诉讼而言,赔偿是以被告获利或原告受损失为基础计算赔偿金额的。处于利基市场的fabless公司,它们没有foundry,就意味着没有大量(大宗)的出货量,因此也就不会有大额的赔偿。所以存储“寡头”(包括NPE们——Non-PracticingEntities,非实体组织和现有竞争者们)就不会有太大的动力发起挑战。同时,处于利基市场的fabless公司之间,因为它们相互原本就只是占有很小众的利基市场份额,各自相安无事,更不太可能因为专利互相掐架大动干戈,除非动了彼此的蛋糕(目前这个还比较少见)。


面临专利挑战困境的存储IDM们

由于国内经济、技术、市场的发展以及亟待打破缺芯少屏的需要,我国存储器行业逐渐迎来重大的变革。随着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这些IDM公司的开建投产,我国存储器行业正逐渐进入制造领域(foundry)。这样的前提下境况就会大不同,因为foundry的投产必定会有大宗量的产出。这样终究是要动别人(存储“寡头”)的蛋糕。不仅可能是阻断别人的财路,更有可能致别人于死地。尤其是在存储行业这种只有寡头竞争才能存活的领域(芯片行业大多如此)。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拥有foundry的存储器IDM公司,可能会面临高风险的专利问题。福建晋华因为技术源头的问题(商业秘密问题),已经处于“半停摆”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商业秘密”与专利同属于知识产权范畴,相对于“商业秘密”来说,专利引发的纠纷诉讼更复杂、更难规避,以后文章会再做阐述)。


从技术源头来说,另两家还比较安全。合肥长鑫在吸取前者的教训基础上紧急地从十年前阵亡的存储“寡头”奇梦达(Qimonda)那里购买了大量的技术文档和专利,得以暂时避免技术源头的风险。长江存储因为在处于NAND技术的变革期(2D向3D转换期)切入存储器领域,同时还提出了创新的Xtacking架构,技术来源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当时从专利角度考虑,作为新进入者的存储器foundry依旧面临巨大的风险,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提前着手和准备。无论是进行新技术的突破和演进(例如:长江存储的Xtacking);还是专利的购买许可(例如:合肥长鑫购买专利。笔者在美国专利商标局上查询,截止今年2月份底长鑫从WiLAN的子公司Polaris转让获得的奇梦达专利80多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奇梦达当年所拥有的超过7000项的专利被专利NPE公司WiLAN在2015年以3000万美元收入囊中。


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如何实现专利破局?

专利制度作为已经存在数百年的合法垄断手段,在商业竞争中有着及其重要和复杂多样的运用,例如:专利的布局、许可、购买、转让、诉讼、联盟合作、标准必要专利(SEP)的运用、FRAND原则、专利数据检索分析等等,以及大量专利NPE出现。


以上只是在专利竞争的部分手段,这些足以说明专利相关的竞争何其的复杂(以后文章会做详细阐述)。


当代商业环境中专利竞争日益加剧,更多的专利竞争甚至被称之为专利战,可见专利竞争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内,灵活的运用专利制度可以有效的打击竞争对手,快效的限制后入者、高效的获取经济利益等,以致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专利置于战略地位给以重视。


国内存储IDM作为后来者,长江存储所采取的策略相对更合理一些。因为在新技术的突破和演进的过程中参与到竞争中,类似大家常提的“弯道超车“,此时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引入,存储“寡头”们的专利布局和拥有量比较低。长江存储作为后来者,如前述不仅在技术来源方面风险较低;而且可以在投入新技术研发的同时,进行积极的专利申请布局抢占和储备,这样就可以实现以相对高的性价比提高专利抗风险能力。


另外,在进行专利的申请布局抢占时,要优先选取重要的技术方向,在注重专利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申请的数量,依照产品可能出现的重点区域以及竞争对手所重点关注的地区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布局申请。同时,合理巧妙的利用专利申请中的各种规则,例如分案申请、优先权、美国接续申请等策略提高申请的保护范围和授权概率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