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电商行业中的一起事件,涉及网红主播沫沫的失踪以及可能的法律问题。文章还提到了其他网红因涉及假货销售和诈骗等违法行为而遭受法律制裁的事件,强调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沫沫失踪事件。
描述了网红主播沫沫的失踪,以及辛巴等人士的爆料和网友的反应。
关键观点2: 沫沫的可能原因。
介绍了关于沫沫失踪的两种说法,但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关键观点3: 网络主播的风险。
强调了网络主播职业高收入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包括卖假货、诈骗等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
关键观点4: 其他网红的违法行为。
介绍了其他网红因涉及假货销售、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而遭受法律制裁的案例。
关键观点5: 互联网的合法性重要。
强调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以不合法的方式获取流量与金钱会遭到反噬。
正文
不好收场了。
三只羊女主播沫沫疑似被抓
小杨哥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近日,快手一哥辛巴和抖音一哥疯狂小杨哥,因一只大闸蟹的价格问题吵翻了天,双方的嘴仗打得有来有回。直到9月3日,辛巴曝出猛料,彻底“杀死了比赛”。
只见辛巴喊话三只羊:“用不用我把你们跟小杨哥把那个女的送进去的故事罗列出来?把她的家人给你叫来?你们挺狠啊,这么好的关系,还把一个女孩给人送进去了。”
辛巴此话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熟悉三只羊的网友,立刻意识到辛巴口中被“送进去”的女生,很可能是指三只羊旗下的女主播沫沫。沫沫,是三只羊旗下最早的网红之一,从创立起就不离不弃,拥有500多万粉丝,可谓三只羊早期的主力。
从今年开始,有网友发现沫沫从互联网上“消失”了,抖音最新的动态定格在2023年12月3日。今年2月有消息称她从三只羊离职了,于是网友们以为她是病了或累了,所以选择悄无声息地退网。
但辛巴爆料后,网友们才回过神来,觉得沫沫的消失十分蹊跷。毕竟这么多粉丝的网红,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甚至连小杨哥等人也闭口不提。很快,有两位熟悉沫沫的人站出来发声,印证辛巴的说法。第一位是沫沫的好友@马倩倩在路上。她晒出了和沫沫的聊天记录,今年1月份还和沫沫正常联系,但之后就再也没收到过沫沫的消息,只是单方面地联系她、安慰她,以为她只是躲了起来。直到辛巴爆料,才确认沫沫确实是出事了。第二位是@散打哥。散打哥直接在微博表示:“辛巴说的是真的,我早就知道,确实进去,还没判。一旦判下来,判得不合理,沫沫的父母,应该会出来闹。”巧合的是,在沫沫消失的2月,三只羊的法务李律直播说自己离职了。因此不少网友怀疑他和沫沫消失的事件有关,纷纷在其主页留言。不过李律并没有正面回复,只是默默删除了一些言论。第一种说法是,沫沫与三只羊创始人卢文庆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但这段地下恋情被原配发现后戛然而止,沫沫要求补偿,结果却被以敲诈勒索的名义送了进去。第二种说法是,沫沫被公司设局顶锅,成了“替罪羊”。目前,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两种说法的真实性。如果沫沫真的涉及刑事案件,要等到警方通报或法院公布判决书才能了解事件的真相。9月4日,卢文庆公开回应:“关于网上谣传的其与女主播沫沫一事,卢文庆表示已报警处理,公安部门已经受理,将坚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也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同时请大家尊重个人的隐私,不要肆意揣测,不要对其和家人造成更多伤害。”对于卢文庆的声明,辛巴在直播中质疑:“如果你特别想回应女孩那个事,你就让当事人来回应。”言下之意似乎是辛巴还知道其他内幕。正所谓纸包不住火,随着事情越闹越大,真相马上就要藏不住了。虽然目前尚未清楚沫沫犯了什么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网络主播这份职业能获得高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同样高的风险。今年以来,被抓坐牢的主播就不在少数。其中,最典型的入狱原因就是卖假货,今年第一个典型案例是汪某造假案。汪某是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超过300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其直播间以售卖服装为主。2023年1月开始,汪某在直播间出售定价1.65万元/条的克罗心项链,但其实是由汪某找人仿制的假货。在短短一个多月里,汪某就卖出41条项链,销售金额共计67.65万元,非法获利8万元。后来一名顾客将买到的项链送去检验,发现是假货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今年1月24日,此案被正式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在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中,包括汪某在内的五名售假、制假人员依法受到惩处,分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三个月至三年九个月不等。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那么多大主播都“卖假货”,却没有受到惩处呢?首先,大部分主播所谓的假货,大多是质量问题,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假货”。比如今年315曝光的东方甄选、小杨哥卖的梅菜扣肉,属于生产过程不合规,不涉及刑事责任。其次,大部分主播本身没有参与“造假”,大多是选品不到位,让劣质产品进入了直播间。本质上带货主播相当于是零售商,货品有问题负主要责任的是生产商,主播只要做好售后,赔付消费者,一般都能照常带货。更重要的是,涉及刑事责任的事件往往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且获利巨大。比如10元成本价的东西,卖20块和卖1万块的处罚必然不同;同样的一类食品,吃了没事和吃了中毒的处罚也必然不同。所以只要后果不严重,其受到的处罚也不会太重。比如主播凉山孟阳靠着穷苦又坚强的人设,一度吸粉380多万,并开始积极带货“大凉山原生态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