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就说吧,这年头不管干啥,只要你想就能学到点知识。
上周末,咱们
跟着前暴雪娱乐故事板艺术家
栗田唯,
通过分析《绝命毒师》系列中的具体场景,学习了“视线引导”这一构图技术。
戳这里,深度学习~
今天咱们继续跟着
栗田大佬
上干货,这一次
栗田唯从
Netflix电影《城市猎人》中挑选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和场景,对视觉创作手法进行了深度分析。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城市猎人》电影是如何通过画面设计,在致敬原作漫画的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真人版视觉风格的。
Netflix电影《城市猎人》,是基于原作漫画和TV动画打造的真人版电影,为了表达对原作的尊敬,电影中使用了大量动画风格的“定格画面”:
在关键时刻,动作会以慢镜头展示/或通过帅气的剪辑瞬间精致。
电影的开头,主角
冴羽獠飞踢的场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慢镜头来展示夸张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略显夸张的帅气。这也给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这部电影的风格比起严肃的叙事更偏向于喜剧。
原作中的夸张表现也在真人版中得到了体现,
一个
Cosplay活动场景,香为了保护委托人而拿着锤子。
冴羽的搭档槇村香用巨大的锤子敲打冴羽的场景就处理得非常巧妙。最后的定格画面,简直像是一比一复刻了漫画的最终回。这里不是单纯为了讨好漫画粉才模仿原著,而是将原作场景巧妙地融入故事中。
电影中有激烈的打斗,也有严肃的博弈场景,
冴羽的帅气表现无处不在。但最后依然以轻松搞笑的方式收尾,让人感觉这就是《城市猎人》的完美结局。
既然叫做“城市”猎人,电影中自然频繁出现都市夜景和摩天大楼,主角冴羽时常俯瞰/眺望这些场景,通过画面传达出“守护这座城市是冴羽的使命”。
电影开头,从大楼屋顶俯瞰夜晚城市的场景就让人印象深刻。
另一个场景,是
冴羽在一个典型的城市建筑中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四周被摩天大楼的夜景包围。
这里的地点选择非常讲究,对话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但因为是《城市猎人》,所以一定要在俯瞰“我的城市”的同时进行对话。
从大都会的最高处俯瞰下来,
城市的象征-摩天大楼
成为剧情高潮部分的战斗舞台。透过画面,给观众一种“这才是《城市猎人》嘛”的超强代入感。
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个虚构的化妆品品牌“LORE”,剧中角色胡桃在为该品牌举办的Cosplay活动中登台。在这个场景之前,LORE的Logo和广告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虽然这些画面只出现了一瞬间,但它们巧妙地进入了观众的潜意识,产生了类似潜意识广告的效果。
电影开头,LORE的广告牌突然出现。虽然观众不会特别注意到它,但它已经悄然进入视野。
电影中段,冴羽和槇村秀幸的对话场景背景中也出现了LORE的广告。
网吧的墙上也贴着LORE的海报。
截至
LORE联系胡桃,邀请她参加活动,
LORE的广告至少出现了三次。这种通过潜意识植入信息的手法可以说是视觉设计的秘诀之一。
为了更加方便观众观看动作场景,
画面构图时常使用中央焦点的中心构图法。
很多人误以为,动作场面是通过快速移动摄像机或频繁切换视角来制造临场感的。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做只会引发观众不适,不知道该看哪里,甚至看不懂画面;而使用中心构图法,就是告诉观众“只要看中间就可以了”。
下面这个镜头中,纵向三分法的中央部分就是中心构图,尽管画面中有六个人物,但观众只需要看中间那个角色就可以了。
下一个镜头同样采用了纵向三等分,
冴羽和槇村从中央部分入画。最关键的是画面中央显示的内容,敌人从背后接近,
冴羽和槇村被夹击、无法动弹。
这样一来,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威胁来自哪里,增加了紧张感和戏剧性。
从夹击开始,动作场面启动。现场一片混乱但观众只要先关注画面中央的冴羽就好了,这样的构图引导让观众能够更快地跟上动作的发展。
此外,刀刺向主角的镜头也是中心构图。即使被前景中的特殊警棍攻击时,摄像机也能够恰当地跟随,并保持中心构图,从而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动作。
任务完成后,
冴羽和槇村并排站立的镜头也是中心构图。
电影中的惊喜可以分为两种:观众能隐约感觉到的惊喜和完全出乎意料的惊喜,后者如果出现的多了,就容易让观众逐渐对作品失去兴趣;
而前者,让观众预感到“接下来是不是要发生什么……”这样真的发生了,就会让观众有种预想成真的愉悦。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通过巧妙地布置一些“伏笔”,让观众保持兴趣。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
冴羽和槇村在车中打闹,差点撞上卡车,两人感慨“好险啊”、“要小心”,这段的互动实际就是埋下的伏笔。在观众脑海中植入“汽车很危险”的概念,这样观众就能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所准备。
接着是香和槇村在桌旁对话的场景。画面非常平淡,作为电影画面来说略显无聊。使用了大量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画面设计非常安静。
其实这是有意为之的,目的是给观众营造一种非常平静、和平、安全,仿佛什么都不会发生的感觉。
随后,一辆巨大的卡车驶过的场景插入。卡车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让人感到一丝恐惧。观众此时会想:“啊,没问题吧?”
这就是危险的预兆,通过植入“车很危险”的信息,再加上巨大的卡车驶过,观众会产生“不祥的预感”。
接下来这个镜头也很讲究。在当时的情境下,完全没必要用广角的镜头来拍摄倒香槟画面。仅仅在平静、安全的状态下,通过酒杯的极端画面设计,就让人萌生不安的感觉。
最后,果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这里采用低角度拍摄,画面中使用了大量斜线,让整体画面设计显得非常喧闹,完全没有了安全和平静的感觉。
通过将画面从水平和垂直线条转变为斜线,大幅改变了画面的对比度,让观众能够像第一发现者一样,以参与者的视角,体验了从预感事件到真正发生的过程。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通过背景或画面中的“环境”来传达信息的视觉叙事手法。虽然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传递故事情节,但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表达形式,只有通过画面“讲故事”才能展现其独特魅力。
这个镜头,是香请求冴羽帮忙调查一桩案件,并恳求冴羽让她协助调查;然
而,冴羽拒绝了,认为这不是香应该涉足的地方。
在这个场景中,冴羽背对着香,站在铁栅栏后面,周围排列着各种枪支,这种构图清晰地展示了香和冴羽之间背景的巨大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隔阂。
另一个例子是冴羽与黑社会人物在一个赌场内谈话的场景。对方坐在庄家一侧,而冴羽则坐在玩家一侧,形成了鲜明对比,通
过有效的画面设计,
让观众感觉到处于庄家位置的人物的话语更有分量。
电影中冴羽獠的“爆笑名场面”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铺垫与反差的完美节奏。搞笑桥段的核心法则就是 “先蓄力,再释放”。
首先是一系列相当紧张的画面。通过中景和特写镜头交替,画面显得很紧凑压抑,冴羽被一群黑社会的人物包围。
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画面的焦点-
冴羽的脸上,对接下来要可能要发生的战斗感到惴惴不安。
接下来镜头突然切换到广角。这里香出现在前景,而冴羽“躲”在她后面。
然后摄像机突然逼近老大,特写使画面再次变得紧凑。焦点转移,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他发言,结果这位老大却说出了一句无厘头台词。
随着黑老大台词一出,画面瞬间开阔:下半身只剩内裤的主角以长镜头+超低机位亮相。不可描述部位精准占据画面正中央,观众直接从紧张到无语,哭笑不得只剩下吐槽“什么鬼”?!
从紧张到荒诞,教科书级别的喜剧节奏运用,完美还原了原作漫画中男主帅气、搞笑又有点无厘头的特征。
这里咱们稍微脱离了下构图,讲一讲剪辑要点。
影片中,在路上追逐胡桃的场景和夜店里的派对场景被无缝拼接在了一起。
冴羽一行人在寻找胡桃,最终在街上与她偶然相遇,但胡桃逃脱并开始逃跑,于是展开了一场追逐;
紧接着是夜店内充满活力的场景,伴随着炫目的霓虹灯和震耳欲聋的音乐。
通过奔跑动作的连贯性,让场景转换丝滑流畅。当角色开始奔跑时,故事也随之疾驰,一整个心跳加速,代入感满满。
这个场景同样运用了水平/垂直线条与斜线增强对比的表现手法。街道行人形成的纵向线条,与夜店内交错的灯光形成强烈对比,将不同场景的转换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历这段追逐戏后,胡桃逃进了夜店,在夜店内新的追逐戏码就此展开。紧接着夜店内发生枪战,枪声被震耳的音乐掩盖;直到冴羽击落天花板吊灯,音乐骤停,人群才察觉混乱,这种 “延迟感知” 设计的恰到好处。
随后,画面突然切换到了神社。瞬间喧嚣转宁静,通过极端环境反差,给观众一种“被抛出现实”的错位感,整个过渡非常巧妙。
自然界的事物大多呈现不对称状态,左右完全对称反而会给人违和感→人为加工的异样感(当然,对称构图有时也会被用于表现神圣事物的完美性
)。
电影中“幕后黑手”登场的场景中,创作者刻意使用了对称构图(左右对称)。
通过对称构图,观众能同时感受到完整感和诡异感,这种画面语言仿佛在预警观众:危险人物即将登场。
当幕后主谋在其他场景出现时,画面依然保持着对称性设计。
在涉及幕后黑手的场景中,通过大量运用对称构图,在视觉呈现上同时营造出诡异感与完整性,既暗示了反派的绝对控制力,又营造出不安感。
在冴羽、香和胡桃三人对话的场景中,创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视线和脸部的位置来表达角色各自的立场。
在这个场景中,设置了一个有层次变化的地板,通过角色脸部高低位置差异,传达出三人之间的地位不同和力量对比。
另一个冴羽警告胡桃不要参加危险的活动的场景,冴羽居高临下地看着胡桃,而她则露出困惑的表情。
随后场景转换,胡桃试图用美色诱惑冴羽答应她的请求,这时两人的脸部位置发生了逆转,变成胡桃占据高位。
最后,两人视线平齐,呈现平等的状态。
最终,冴羽没有被美色所惑,就像是结束了一场有趣的表演后站了起来。这里在画面构图中叠加了心理状态的描绘,让原本单调的对话场景变得生动起来,通过画面传达了很多细节信息。
故事还在继续,下一个场景胡桃放弃挣扎开始整理行李。
此时三人的脸部位置形成了一个以香为顶点的山形构图。这个场景特别好的一点是,角色们并不是被动地坐着或站着,而是根据他们在故事中的动机,自然地选择站立或坐下,这对表达角色真实情感非常重要。
接下来的场景中,香试图安慰已经准备放弃的胡桃。画面构图上,香从后方走到了前景站在较低的位置,使原本的山形构图变成了谷形;视线从下方抬高,表达一种激励的情感。
除了演员的台词和表演,还通过画面的变化来设置场景转变,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手法。
《城市猎人》电影中,有很多动作场景。但并不仅仅是激烈的打斗而已,制作团队创造了许多类似漫画/动漫中那样帅气的定格画面。
如果画面设计不佳或者关键元素之间相互遮挡,哪怕动作再激烈,也无法呈现一个出色的镜头。
例如,
冴羽挡住了敌人的攻击动作时,就使用了一个戏剧性的定格画面,巧妙融入设计上的留白,让帅气的剪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种令人愉悦的定格画面,对于好的动作场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仰拍镜头,冴羽左手抓住敌人衣服的同时,右手拔出手枪。这个剪影与天花板上的灯光和钢筋线条相得益彰,形成了极具设计感的定格画面。
还有一个在场景开头展示地点和角色位置关系镜头的例子。
Cosplay舞台上冴羽正准备与敌人对决。因为是角色扮演活动,所以身穿特殊服装、使用锤子这样的小道具都显得很自然。
舞台上的对决场景同样有让人惊喜的定格画面。黑色的刀具和手套有助于产生清晰的剪影,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画面设计。
最后,当冴羽压制敌人取得胜利时,帅气的定格画面尤其突出。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画面,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之中。
除了精彩的动作场面,舒缓的剧情部分也是画面构建的一大看点。
栗田唯在这一节,分别介绍了几个非常打动人心的场景。
首先是夕阳映照下的楼顶,
冴羽俯瞰着被都市建筑群环绕的街道,与站在他身后的香进行严肃对话,大家可以注意观察画面中头部大小的表现方式。
而在香说出重要台词的瞬间,镜头突然拉近,直到头部几乎要超出画面边缘。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拍摄手法,通过这种方式突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