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萨沙讲史堂
我就是作者萨沙。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已在国内外出版10多本相关书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打卡 | 蛇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 ·  昨天  
半月谈  ·  东部战区发声!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我国将为这一群体增开旅游列车! ·  2 天前  
学习大国  ·  “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人民日报发声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造谣者宋某杰,被行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萨沙讲史堂

《芳华》中运输部队被伏击很正常:一支民兵车队曾差点被全灭

萨沙讲史堂  · 简书  ·  · 2018-01-06 22:03

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期】(军事系列第221讲)

电影《芳华》,男主角刘峰所在的骡马运输部队被伏击,伤亡惨重,刘峰也丢掉了一支胳膊。最后依靠坦克的助战,才将越军击溃。这个伏击战不是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比电影还惨烈的多。听萨沙说一说吧。

萨沙看过一份资料,出于保密考虑详细信息就不说了,只是保证绝对是真实发生的。

时间是1979年战争刚刚开始,深入越南境内作战的部队需要大量弹药。那时候,运输弹药很多都是非正规军,也就是民兵。

在中越战争中,我军大量使用民兵,仅仅文山州配属部队直接作战的民兵就有5000多人,基本都从事运输弹药和伤员、警戒、后方防御、押送看管俘虏等等。自然,参战民兵伤亡是非常惨重的。

此次就是由1个民兵排(二十人)配属给一些解放军战士,乘坐4辆卡车押送弹药到越南境内的前方补充基地。我们大军深入敌后,敌人的大部队已经被打撒,大体是安全的。

四处仍然还有零散越军活动,运输工作必须武装护卫,所以卡车上也架起了机枪。

负责指挥的是解放军1个民兵连长,他乘坐第1辆卡车。

越南北方的公路基本都是土路,道路状况不好,坑坑洼洼,卡车行驶速度很慢。越南北方的特点,离开公路一二米就是大片的各种茂盛植物或者稻田。

从军事上来说,这里是特别适合伏击的场所。

这支民兵运输部队,就遭遇到了《芳华》里面的伏击。

冷不丁的,一发火箭弹击中第2辆卡车,顿时引起爆炸,车上的民兵瞬间非死即伤。随后,四面响起密集的枪声,子弹射向另外3辆卡车。

包括连长在内,这些民兵和解放军都没有参加过战斗,这就是第一次战斗。

被伏击后,他们一片混乱。

爆炸发生时,民兵连长所乘坐卡车的司机,本能的用力踩油门。

卡车向前狂冲,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猛的开出了几公里。期间,卡车上驾着的轻机枪还不断向周边胡乱扫射。

司机惊魂未定,还要往前开,民兵连长好不容易拉住方向盘,停下了车。

车上还有几个民兵和解放军战士。

在民兵队长率领下,他们往回赶去救人。几公里那是那么容易走到的,况且还要一路提防越军伏击,走的就更慢。

等他们赶回去的时候,枪声已经停了。余下3辆卡车都击毁,弹药全毁。车上的二三十人包括司机,基本牺牲,就逃出来2个。伏击的越军,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后来他们分析遗体,发现很多牺牲民兵都被补枪。

看来,袭击的越军也没有几个人。估计可能就是1个越军战斗班,配属1个火箭筒和1挺轻机枪。

他们用火箭筒挨个击毁卡车,同时扫射将车上,将民兵全部打死或者打伤。

随后,他们又走上公路挨个检查民兵,没死的就补一枪。

他们人数不多,打完了就跑了,并不敢恋战。

至于为什么没有先打第1辆卡车,还是越军人数不多,怕如果拦住了车头,民兵下来拼命,他们顶不住。

越军放过头车,只打中断,这是他们狡猾的表现。

逃生的2个民兵,1个是卡车被击毁时,他被气浪掀飞滚到地上。这个民兵年纪小,爬起来以后不顾三七二十一往回跑,侥幸逃生,只是额头有擦伤。

另外1个民兵是主动跳下车,几十秒以后身边战友纷纷被打倒。他一转眼,看到几个越军都爬上了公路。这民兵急忙扔出一颗手榴弹,乘着越军门躲避的时候,他撒腿就跑,逃了出去。

牺牲民兵的遗体被送到边境,因都是当地人,家属早就知道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