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比亚迪仰望U8正式发布。
坦克调头、应急浮水、爆胎控制等全球领先新技术随之发布,但其意义远甚于此。
这家发迹于中国深圳的本土企业自此走出了一条不同的新能源汽车道路,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他造的是“老头乐”,再也不会有人跪下高喊“感谢马圣开源”。
我们的中国智造正在杀出一条自己的道路,那就是凭借高质量、高创新、高性能的产品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不过,
今天我们要聊的,却是与之极为相似、同样在中国深圳的华大智造。
2024年8月23日,我国测序仪和生命科学高端仪器设备制造商华大智造公布了最新半年报。
财报显示,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6.23%。
公司净亏损2.98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去年有所扩大。
这份财报,似乎坐实了全球测序行业的凉凉。
不过,我们有两个观察。
第一,有人持续出血,有人渐渐找到手感。
我们统一按照季度拆解来看,老大哥Illumina核心营收环比仅仅增长3.41%,同比下滑5.78%,属于蠕动了一下。
PacBio就更拉胯,环比下滑了7.21%,同比更是24.3%的下滑。
与之相比,华大智造还能让人找到一点安慰,虽然Q2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7.7%,但环比好歹增了27.84%。
从亏损上看,就更不用说了。
Illumina...呃...算了,实在有点夸张;PacBio更是亏损同、环比均翻倍,没眼看。
而反观华大智造上半年的亏损其实更主要的是发生在Q1,Q2已经大幅度缩减。
有那么点找到手感的味道了。
第二,华大智造
早已坐上国内测序仪第一把交椅,且坐
得
很牢固。
根据灼识咨询统计,2022年、2023 年国内新增测序仪装机量华大智造已经超越Illumina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华大智造2024上半年测序仪装机454台,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像极了2019年的比亚迪。
比亚迪,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让其在2019年突然走上了下坡路。
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全年销售汽车46.14万辆,同比大幅下滑11.39%。
但是,这并没有让比亚迪放弃自己的新能源战略。
比亚迪反而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新的三电技术。
一面,虽然是行业领先,但遭遇行业的逆风,增长势头受到打压;
一面,是要继续维持对新技术、新方向的持续高投入;
那么,华大智造会否就此开拓出一条不同的路呢?
2024年8月15日,
Illumina新CEO在提出公司新战略的时候放弃了在测序单Gb成本降低上的竞争。
这
实际上变相承认了在新兴测序仪厂商尤其是华大智造的压力下Illumina已经无法取得成本优势,也无法据此获得客户。
而曾经,这就是巨头的法宝。
华大智造当年DNBSEQ-T7就是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性价比打的Illumina NovaSeq 6000在中国就失去竞争优势。
由此,DNBSEQ-T7成了华大智造突围的第一代“神机”。
如今,
2022年发布的DNBSEQ-G99成为华大智造突围的第二代“神机”。
仅2024Q2 DNBSEQ-G99的试剂收入增长就高达146.56%,环比增长56.01%。
市场反馈:
在病原快速短读长和PE300长读长领域,DNBSEQ-G99完虐同类。
当然,华大智造不仅仅要突围,还要造一条新路。
二季度,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环比增长40.91%,而单细胞业务华大智造营收环比暴增220%!
华大智造通过把测序仪、自动化、单细胞、时空组学等尖端生命科学研究工具有机组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Illumina幡然醒悟回头买下了单细胞公司Fluent...
对,Illumina终于明白,面对整个行业的凉意,仍然困在一个维度竞争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要突围,要找到一条新路,宜开拓。
只是,相较于早就觉醒的华大智造,有点晚。
哦,对了,华大智造刚刚打造出了“重火力合成营”。
说点开心的。
2024年6月28日,华大智造发布公告:
公司获得华大相关业务主体的时空组学产品和纳米孔测序产品的独家经销权。
我简单解释下,这让
华大智造约等于同时拥有了Illumina(测序仪)+10x Genomics(单细胞/空间生物学)+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的核心能力!
这不是一般的“合成营”,这是“重装合成营”啊...都有点超纲了。
关键是啥呢,
华大的时空组学产品已经有了近20家合作伙伴。
反观曾经的标杆Illumina,呃,对不起,没有。
不过,ONT(Oxford Nanopore)也别笑。
我们推断,
华大的纳米孔测序仪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复刻NGS测序仪竞争格局。
相信加入纳米孔测序的DCS Lab将继续帮助华大智造加快获客,不久我们可能看到这个“重装合成营”向海外输出我们的中国智造。
没错,即便逆风仍在,我们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国企业已经这么优秀了。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