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着实使其变“懒”了。然而这种生活方面的懒,却可以成为学业上的勤。省下呼朋引伴约餐的时间,可以休息亦可以学习,对于自主管理的大学生来说,这是完全合理且无害的。由此,对大学生外面实施打压的做法从理由上就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
外卖带来的“懒”并不是颓废的,而是对时间的精简。如一代文学大师章太炎所说:“与其去拜访赛金花,不如多花时间在学术上。”在首要工作面前,可有可无的琐事希望其“无”,自是人之常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卖的便利能精简时间,又有何不可呢?
大学生应有规划自己时间的权利。作为成年人,大学生已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连饮食起居方式都要收到过分约束,未免过于干涉了。更况乎,以
“
举报有奖
”
这类粗劣的手段进行干涉,得以窥得,校方后勤部对此的考虑欠缺,此般为了限制外卖而限制的行为,并没有认真权衡其利弊和考虑其方式。
如果要改善学生的“懒”,亦不应着眼于外卖。外卖体现的懒实在是无关痛痒的。若校方以此为着手点开展工作,则如管中窥豹。何况,倘使学生出于压迫,不敢订餐,其他方面是否会有所改善呢?与其诊治外卖这种无关要害的方面,不如从学业入手。“事有本末,物有终始,本乱而末治者,未之有也。”明其本末而为,方能使人信服。
懒人经济不代表使人堕落的现代生活。通过方便的饮食起居和快捷的交通就能让人本质上变懒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天方夜谭。事实上,近百年来,还从未听说因为有了汽车而放弃走路,有了电脑而放弃思考,有了拼音而放弃汉字的人出现,那今后也不会有因为外卖而放弃正常就餐,有了快递而放弃出门的人。存在即合理,懒人经济便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建立于科技和经济基础之上的弹性生活方式。
对于该财大后勤集团“生擒外卖即拉闸断电,举报外卖即金山银山”这般无所不用其极的恶行,我对其可行性深表怀疑,也不免让看客们对其合理性产生质疑。
长者对后生的生活方式总是抱着批判的态度,自恃见多识广而以人生经验谈笑风生。即如此次校方的做法。我不敢‘苟同’。
倘使高校仅以生活上可行的便利,将学生定义为懒,定义为怠惰,并自以为是地对其打压,以此为起点,而对任何新事物的苗头都进行打压,社会何以进步?怎让人安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