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美国的国际战略基于意识形态,以遏制苏联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战略是援助中国、利用中国,分化中苏之间的关系。虽然中苏之间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交恶,但是杜金认为美国才是中苏断绝友谊的根本原因。从结果看,美国联合中国的战略非常奏效,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外部压力,并导向其解体。我们看到,苏联解体之后丧失了近1/3的土地,核心地带的空间显著减少,海权对陆权取得了胜利。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人展开了关于中国政策的大辩论:究竟是遏制中国,还是继续让中国发展?遏制中国的观点认为中国继苏联之后,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敌人。但是允许中国发展的观点则认为,中国将进一步靠近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美国人认为,中国也会走向政治上的民主改革,从而进入美国人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之中。此外,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俄罗斯依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敌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说,俄罗斯依然占据了核心地带,是陆权的支配者,构成了对海权的最主要的挑战。相对而言,处于边缘地带的中国不如俄罗斯重要。
因此,美国人继续支持俄罗斯的分离主义运动,鼓动对俄罗斯的反叛。美国人要做的是彻底摧毁核心地带,也即彻底摧毁陆权,建立一个海权主导的全球秩序。在美国的战略里,中国的未来将是海权的组成部分,而非陆权。
但美国人的算盘打错了。杜金强调,中国的改革是聪明而明智的(clever and wise)。中国通过经济改革摆脱了贫困,并且利用全球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沦为美国的附庸,也即没有失去主权意志(Sovereign Will)。杜金举例认为,网络防火墙(Great Fire Wall)就是主权意志的体现,中国显然没有走向海权,而是主动与海权进行了隔离。
与此相比,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精英都成了海权精英。他们向往全球化,拥抱大西洋主义,完全放弃了陆权。直到普京掌权后,这一事态才扭转了过来。普京重新认识到了核心地带的重要性,开始回归欧亚主义。
杜金接下来的观点清新脱俗: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的核心地带。党就是秩序,是全国围之旋转的中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利用全球的经济、技术为国家利益服务,同时建立起不同于海权世界的稳定的政治秩序。除了党这个核心地带外,中国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围绕于核心地带有一个边缘地带,即公共机构(Institutions)。中国的公共机构是稳健和有效的,保持了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
与中国对比,俄罗斯就糟糕的多。杜金将俄罗斯视为脆弱的“一人体制”。俄罗斯的核心地带就是普京一人。普京之外,缺乏一个如中国这样有效的公共机构作为边缘地带。因此,现在俄罗斯有普京,俄罗斯还能保持正常运转,但是普京之后俄罗斯将怎样,十分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