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2月6日-实习日报|中银基金+兴业证券+五矿 ... ·  23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广发证券研发中心实习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徐福记2025财务管培生招聘 ·  2 天前  
望京博格投基  ·  现金牛+高股息+月月分红,现金流ETF厉害了! ·  2 天前  
望京博格投基  ·  现金牛+高股息+月月分红,现金流ETF厉害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艰难中的政策利率曲线下移——点评11月18日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5BP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1-18 22:42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孙欧

全文约3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11月18日,人民银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5BP至2.50%,我们认为,这是11月15日央行下调MLF利率后的惯常操作,即收益率曲线的整体下移。央行先降MLF利率,后降逆回购利率体现货币政策较为纠结,随着经济呈现阶段性类滞胀特征,预计后续央行价格型工具受通胀牵制,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扩信用发力,主要针对“好”项目加“类地产”。

>> 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是央行惯常操作

11月18日,人民银行开展1800亿7天逆回购,并下调利率水平5BP至2.50%,我们认为这是11月15日央行下调MLF利率后的惯常操作,即收益率曲线的整体下移。我国已形成包括不同期限逆回购利率、SLF利率及MLF利率的较为完善的政策利率体系,从2017年初央行历次跟随美联储加息的经验看,央行一般会同步调整政策利率曲线上不同期限品种的利率水平,且幅度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本次下调逆回购利率并非预期之外。

>> 央行先降MLF利率,后降逆回购利率体现货币政策较为纠结

11月15日在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新作2000亿MLF并降息5BP,当日并未开展逆回购操作;18日无逆回购到期,而央行选择开展逆回购操作并降息,我们认为央行先降MLF利率,后降逆回购利率体现出货币政策操作较为纠结。我们此前提示,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往往是先动量、后动价,前瞻性指标是DR007,即央行首先通过释放流动性使DR007降至7天逆回购下方,此后随行就市进行降息以避免金融机构出现套利空间。本次降息操作前DR007并未下行,我们认为央行核心希望保证流动性合理稳定,不想给货币市场提供过量流动性,本次降息体现货币政策较为纠结。

>> DR007并未明显跟随

今日央行降息后,DR007并未明显跟随,开盘2.65%,此后迅速上行至日内高点3.05%,截至收盘,报2.74%,较15日收盘值回落约4BP。今年以来,DR007走势的典型特征即宽幅震荡,围绕着7天逆回购利率上下波动,始终未形成单边走势,我们认为央行意在防止市场形成对市场利率下行的一致预期,导致加杠杆长久期策略。预计随着本次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后续DR007波动中枢将随之下移,但仍延续宽幅震荡走势。

>> 当前稳增长和控通胀两个最终目标出现冲突

10月PMI、工业增加值、投资及消费增速数据悉数超预期下行,体现四季度经济回落压力仍然较大,而CPI上行至3.8%,年末可能继续冲高至5%左右,经济正呈现阶段性类滞胀风险,货币政策两项最终目标“稳增长”和“控通胀”出现冲突,决策难度加大。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多,在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的时候只能抓住主要矛盾,从历史经验判断,我们认为在经济呈现类滞胀状态时,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而适度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

>> 未来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以扩信用为主要方式

预计后续央行价格型工具受通胀牵制,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扩信用发力,主要针对“好”项目加“类地产”。预计明年有1-2次降准,且当降准投放的资金量无法支撑较高社融增速时,央行可能还会加大各类再贷款的投放,本质上是通过扩表以提供基础货币。我们提示重点关注PSL等扩表工具,9月央行PSL出现净增量246亿,10月新增750亿,预计未来PSL发力主要方向可能从棚改转为支持市政建设和公路等地方基建、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等“类地产”领域。2020年一季度扩信用政策发力,M2和社融增速反弹概率较高,预计一季度末社融增速高点可达11.5%。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回落压力加大,通胀超预期上行,央行货币政策难度加大。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2020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负利率时代的抵抗元年(上)——2020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负利率时代的抵抗元年(下)——2020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负利率时代的抵抗元年(PPT)——2020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 2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3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4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5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6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