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鄙视的唐老鸭米老鼠后来用事实给予了回击:2017年11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在首个财年实现盈利。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早在此之前,
故事在王健林“一无所有”的嘶吼声中已经悄悄改变。
北京夏天的暴风雨经常说来就来,毫无征兆。
年初王健林还在五道口贡献“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金句,5月又在万达总部风光接待了到访的马来西亚总理,等到夏天,银监会传出的两条消息,让万达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两次债券齐跌。
更可怕的是坊间猜测。
很多人相信,当年帮助王健林在各地拿地盖房的力量如今正在反噬他。不由分说地,王健林被推向了折叠北京的第三空间。
于是,7月19日万达、融创和富力联合上演的那场堪称宫斗剧的发布会——临时撤换的海报、闭门会议室里传出的摔碎杯子声音,让王健林出售文创、酒店业务的举动多了几分无可奈何的意味。
王健林口风也变了——顺势而为是他重要的生存之道
。
比如出海这件事,他的口径是这样变化的:
2014年,“两三年内实现百亿美元投资美国”
2015年,“万达海外并购的竞争力首先是有钱”
2017年7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决定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
截至最后那次表态时,万达海外投资额累计2541亿,合约387亿美元,主要以商业地产和电影为主。
王健林不孤单,今年同样忙着转变话风的还有安邦、海航、复星。他们曾经都是中国公司出海的主力,数据显示,以这几家为代表的中国公司2017年完成了187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和并购,是2012年的两倍。
但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当游戏规则变幻无常时,没有哪面是永远的赢方。
伦敦大学哲学系毕业的王思聪曾经在2015年提出一个说法:边界在哪里是值得怀疑的。巧合的是,2017年的王健林似乎置身于某种危险的边界。
其中自然有个人因素,商人对于财富总有天然冲动。
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这个混沌的时代里,没有哪位先知能明确知道所有的边界在哪。今天被默许甚至是鼓励的事情,明天或许就成了一纸禁令——有禁令还是好的,更多时候,人们只是从种种迹象中猜测:哦,这么干不行了。
而脱身之时稍有偏差,就很容易落得从第一空间掉进第三空间的惨痛。
让王健林滑落到第三空间任人指点的风雨七月,也是贾跃亭的转折点:他抛下乐视的烂摊子跑去了美国。
贾跃亭的2017就像一部又臭又长的连续剧
,观众呼唤大结局的声音丝毫没有影响这位远在美国的造车者。当乐视供应商讨债、高管离职或变动、员工辞职等消息频出时,贾跃亭安然躺在第三空间底部的砾石之上——反正还有王健林作伴呢!
相比王健林的焦虑,贾跃亭的心态好多了。证监会对他发布回国责令的那天,他还在妻子陪伴下欢度圣诞节,顺便更新了沉寂1个多月的微博,力证自己的造车事业仍在继续。
贾跃亭把美梦留在了第一空间。
他被评为“2015中国互联网经济年度人物”时,得到的评价是“
贾跃亭不是商业机会主义者,他的性格注定乐视是一种开创性的公司。
”
而他公之于众的最后一场梦上映在旧金山艺术馆。那是2016年冬天,在没有真车上台的情况下,贾跃亭面带坚毅笑容地完成了这场LeSEE Pro 概念车的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