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女人喜欢男人这4种坏 ·  昨天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昨天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  昨天  
鱼羊史记  ·  男人约女人出来玩的7个最佳去处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棣刚驾崩,太子就哭着从天牢放出一罪臣,结果 ... ·  4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85年邓小平南巡途经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有些事,不能讨论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5-14 23:59

正文

对于俄乌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我有一个判断的标准,那就是:
两国民众什么时候撑不住时,普遍的民意开始反对战争时,战争就无以为继。
现在,我认为,俄乌战争走到了一个关键结点,那就是乌克兰的国内民情发生了重大改变。
事情起源于两个舆论事件:
1、亚速营的一位军官说,乌克兰政府征不来兵的原因是,征兵官员太腐败,只要给钱,就可以逃兵役,应该让军队自己去征兵,因为军队没有收钱的动力,前线兵员严重不足
这一个在推特上的发言,成为了乌克兰的热点新闻,结果是无数人开始愤怒地批评这位军官。
2、乌克兰外交部长发推特说,乌克海的海外公民不能坐视战争,他们有责任保卫祖国,并宣布,将暂停乌海外成年男性公民的领事服务(比如不再发新的护照,只能回国办),这次的发言更加劲爆,因为是政府态度了,在推特上引发了乌克兰海外公民的疯狂批评。
征兵这件事,在战争期间,其实是不能被讨论的。
这两次话题冲上热点,都是因为他们挑动了这个话题的讨论,这种话题只要开启讨论,就一定进入伦理的辩论。
他会让一系列埋藏在各种人群心里的观念,全部跳出来了,这两次讨论中,就形成了如下冲突:
1、外国人与乌克兰海外公民的冲突
波兰副总理说,他看到乌克兰公民在波兰喝着咖啡就很不爽,凭什么波兰人民要承担税款,送武器去乌克兰,你们却可以在波兰享受安逸的生活?
在经济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这种质疑也会成为越来越多欧洲人的质疑。
2、乌克兰海外公民与国内公民的冲突
乌克兰国内的公民说,凭什么我们在国内的人,就应该为国家去战呢,而你们在海外的公民,却坐在咖啡厅里享受生活?
3、男权与女权的冲突
有不少乌克兰人就说,凭什么是强制男人上前线 ,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以色列女人不也要当兵吗?男人都打光了?女人不可以上吗?
4、平民与官员的冲突
另一些乌克兰人则说,你们官员的子女都上了吗?大部分官员不也是男性吗?你们怎么不上呢?你们和你们的子女先上,打光了,我们再上好不好?
5、战场中的士兵与未服役人们的冲突
战场上的士兵在说,我们已进入生死之中,余下的你们怎么可以逃兵役呢?你们海外的公民,天天说着爱国的话,轮到你们上的时候,你们凭什么不上?
6、海外乌克兰人对于国籍的冲突
海外乌克兰人的回应是,如果逼我上战场,我就放弃乌克兰公民身份,我可以捐款,我可以声援,但我已在海外生活多年,我不可能放弃海外生活回国参战,如果有必要,我当一个外国人
7、已阵亡士兵家属与不想服役人的冲突
他们说,我们已经为国家付出了生命,你们凭什么可以逃呢?你们要是不参战,那我们的付出不是白白付出吗?难道人命是不平等的吗?
这就是公开讨论征兵的舆论结果,这种讨论会导致什么问题呢?任何一个人都会认为不公平。
国内被执行兵役的人会认为,海外几百万乌克兰人不参战,女性不参战,政客高官及子女不参战,这都是不公平的,凭什么要我去呢?
有冲动愿意为国效力的乌克兰人,其实有的是途径,因为乌克兰也有志愿兵团,并且一直在招募志愿兵。
现在没有去当兵的人,就是不愿意当兵参战的人,在兵役法下,以法律的名义可以不反抗,但内心就是不愿意的,这些公开的讨论,让不愿意的状态可以公开表达,并且不再被视为政治不正确,那么,反对征兵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大。
我认为,乌克兰海外征兵,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但这件事讨论,就已经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了。
因为,有些事,是不能公开讨论的。
同样,中国的延迟退休,也是不能被公开讨论的,他会引发相同的效果。
你看到各种延迟退休后面的跟帖留言,就明白了。
这里面就有着多重的冲突、
1、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冲突,年轻人交的社保金额与老年人发的退休工资是一个等比例上升的状态,老年人想发得多,年轻人就得交得多;
2、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冲突,国企工人被定义为国家服务了很多年,所以之前的工龄计入已交社保,但事实是,国企工人其实是特权阶层,农村人才是长期承担税费的一个群体,结果,退休收入差异巨大,几十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鱼羊史记  ·  女人喜欢男人这4种坏
昨天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昨天
冰山指数  ·  冰山洞见
昨天
鱼羊史记  ·  男人约女人出来玩的7个最佳去处
2 天前
治愈系心理学  ·  25个趣味定律 (多读几遍)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