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台湾的Kim说,“ 這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我当然认为他错了,谁能说我在后面不会写出比《解构领域驱动设计》更重要的著作呢?不过就现在而言,Kim的话是对的,这本书确实是我最重要的著作。
正因如此,我对本书质量的要求就会达到苛求的地步。40余万字的著作,书在写成之后,仅仅对于审校,我就一字一句反复读了3遍之多,在最终定稿后,我还做了一次分量颇重的修改。即使如此,我对书的内容,仍有不满意之处,但却不能继续精益求精了,否则出版社的杨海玲老师非给我急不可。
现在书还在紧锣密鼓的排版编辑中,对于书封面的装帧设计,又卡壳了。我不懂设计,却又苛求设计极致之美,恨不能邀约原研哉为我捉笔,如果他老先生真的认识我。
出版社的美编老师大概对我的苛求也要腹诽了:“这是我这辈子最难打交道的技术作者了!”——当然,这只是我小人之心的揣测,不过我的苛求确实给美编的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我要借此地先说一声抱歉。
经过几易其稿,最终给出了几份设计。然则设计的标准多为主观的美感,有人喜欢科技范,有人追求复古风,而我作为一位伪文艺中年重度患者,颇青睐清新闲逸的典雅风格。如此,既纠结,也无法统一各自的观感,故而希望通过数据来说话,做一次问卷调查,听听读者诸君的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态度来帮助我下一个决定。
¶ 背景说明
封面A
的颜色是我提出的一个想法,本意是确立一种代表色,正如Eric Evans著作的代表色为蓝色,Veron的《实现领域驱动设计》代表色为红色,本着三原色的要求,我的书就只有选择黄色了;然而,选择这种颜色,颇考究设计能力,无论排版,选图,都会受到许多限制。
封面B
和
封面C
风格类似,图片来自我拍摄的一株冬日红梅。封面B用菱形对图片做了一个倒影,是为了体现书中提及的菱形对称架构。其实可用菱形做一些抽象的设计,一时无感,还请大家提出改进意见。
封面D
和
封面E
算是复古风格,图片亦来自我拍摄的两幅照片,是去岁春日还未失祸于火灾的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选择它,还是希望借用建筑中“Architecture”的喻义。
封面E
用了小的蓝色菱形作为DDDE四个英文字母的背景,DDDE是本书英文书名(Domain-Driven Design Explained)的缩写。
如果大家对这几个版本都不满意,也可发表意见,若有设计文稿给我,就更加感激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