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混沌君想明目张胆地写一篇“软文”,向你们推荐一堂课。
理由嘛,也很任性:混沌君很喜欢~混沌君忍不住~
推荐这堂课,混沌君有信心。
因为,听了这堂课的人,都说好。
有图有真相
▼
97%的社友听完周海宏老师的课,都想推荐~
这是一堂什么课呢?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是一门“副科”课,有点想跑。混沌君一位做产品的朋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
他说:“这种故作高雅的课,有什么用?”而且,他还很过分地要求混沌君用三句话概括,为什么要听这堂课。
混沌君表示这三句话很简单:好。好。好。
重来,我们很正经地整理一遍三个理由:
轻松。
好听。
实用。
重点强调一下最后一点:不要小看一堂好课的实用性,它对生活、工作、情感,都有指导意义。
▼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周海宏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讲师。
周海宏教授
周海宏,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长年从事音乐审美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就卓著,对哲学、美学、人格与动机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
这是官话。我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
知乎网友对周海宏教授的评价
再看看听过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这堂课的社员们是怎么说的。
下面,请让混沌君慢慢道来,为什么周海宏教授的课值得三个“好”。
“我估计大家一听说这堂课是音乐讲座,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来讲课,脑子里十有八九都出现了‘不懂’俩字”,这是周海宏教授课程的开场白。
反转来了。周教授说:其实我也不懂。
接着还有一句话:其实,你也不用懂。
为什么呢?
吃红烧肉,你要思考它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吗?
品尝红酒,你要想它体现了什么深刻哲理吗?
你为什么觉得听音乐需要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然的本能,对音乐有最直接的审美反应。
如果你是家长,一定会注意过这种情况:6~8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明显且准确地随着音乐律动,1~2岁的小孩就能跟着音乐跳舞。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听懂音乐很难”呢?因为你不自觉地在音乐中寻求“形象、场景、思想、哲理”,你在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艺术。
这是一个误区。
不过,也不怪你。我们从小上的音乐课,讲的全是“音乐解说”。特别恶劣的是,总要我们写“标准答案”。总是“理解得不对”,自然就有心里负担。
一首曲子,你一听是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就觉得怎么都听不出来,高深难懂。
还是同一首曲子,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当成轻音乐听,发现还挺好听。
有没有同感?
对此,周海宏老师给出了与流行语高度一致的结论:为什么压抑自己的天性,听呗~
▌很好懂:音乐的规律很简单
音乐能不能表现实际内容?其实可以的。
我们来介绍周海宏教授提出的一个看似“很高深”的理念:联觉。这是一个心理反应机制,是音乐印象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
正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当中存在“联觉”的反应机制,才使得音乐这门声音的艺术产生形象、哲理、情感等等听觉之外的感觉。
吃货们,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法很抽象,可以想象一下:
巧克力广告的配乐是高音还是低音?
给你一块薄荷糖,你给它配乐用高音还是低音?
任何一个声音可以细分为五个纬度:高低(音高)、强弱(音强)、速度与节奏、发音速度和紧张度。
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糖。
还有更多的例子:
味觉、温度、视觉、触觉和听觉的高、低发生一种联系,就是联觉现象。
联觉现象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作曲家可以利用联觉,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表现意图:声音的高低,对应着人的视觉、情绪、空间知觉、对物体质量、形状、运动状态的反应等。
觉得太复杂?其实特别简单。
周海宏教授在老人和小孩、读书人和不识字的人、学生和上班族等各个人群都做过实验,大家对音乐的反应惊人一致。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跟着周教授做个小测试:
音乐其实有规律,很好懂。
但为什么这套规律在有些音乐上用不到呢?
周教授也可以告诉你答案:
第一,作曲家写得太差了。
第二,音乐不只是为了听懂,更是为了好听。
因为,音乐是人类情绪的艺术。
就是这么任性~
▌特实用:做企业最容易漏掉的一课
我们先来尬几张图。
▼
门口摆着这样门童的餐厅,你想去吗?
酒店在你的会议桌上摆这样的接线板,还能好好开会吗?
为啥很多的门铺、商城的招牌都要弄成这样式儿哒?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听这堂课。
你以为,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就不懂产品吗?你错了。咱们的周海宏教授是华为的座上宾,经常去给华为高管们讲课。
周海宏教郑重提出,企业家培养感性素质很重要。国家的企业家分为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代,在改革开放时率先下海的这一代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在那个时代,只要敢干,就能挣钱。
第二代企业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理性。
第三代,是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审美品质的人,是他们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未来。
也许,你们已经赶上这个时代了。如果在未来,你们缺乏艺术修养、感性智慧,你还想取得成功,你所遇到的困难是和这一代没有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难是一样的。
周教授说,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国产产品,和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之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差距:外观难看、工艺粗糙,使用不人性化。他提出了一个产品公式:
功能的质量(实用) + 感性的质量(审美) = 品质
特别遗憾,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家,他们感性素质低,一到产品该升级换代的时候,就在功能上下工夫。他们搞了很多新功能,却忽略了感性品质的提升,不舍得在感性品质上增加成本。
最后产品换了代,但是并没有升级。
混沌君讲得太简略,周教授批得才够酣畅。
▌真犀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这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课。你以为,音乐教授就不敢说话吗?周海宏教授对中国社会审美缺失的批判,直接犀利: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的民族。中国当下如此可怕的审美匮乏问题,和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压制人对美的愿望、否定艺术审美功能有关。
如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能够持续30年强化艺术教育,培养出一代热爱美、热爱艺术的公民来,我们现在苦恼的很多问题都将不存在。
但是,现在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我们的景区宣传栏长这样。
我们的大楼长这样。
我们的雕塑长这样。
我们的文艺晚会是这样。
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摇摇车长大。
先洗洗眼球,再接着说。
我们正在把孩子所有对美的追求全部扼杀。
在当今中国,中小学还是动辄就停掉“音”、“体”、“美”这样的课程。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还在穿着大裤裆、大长袖子的难看校服。
你可以回想下:学生时代,有一天你没穿校服上学,老师怎样贬损你的?有一天你的孩子想打扮自己,老师又是怎样羞辱他的?
感性素质低的人越努力,所处的位置越高,破坏性越大。
*本文由混沌君徐克臻根据周海宏老师在混沌研习社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直接在下方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周海宏:消费升级时代,艺术素质攸关企业生死
▼下周课程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