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奶爸曾经是地下操盘手,自从洗白上岸做阳光私募后,跟着何老师长了不少见识。
比如他有时会和一些大机构的投研负责人聊天,我就在旁边陪着听会。
一位帮外资管钱的哥们吐槽:欧美发达国家现在
GDP增速很低,大部分只有0-1%左右,美国算很好了,也就2-3%,想要给投资者“
decent return
”非常不容易。
那个英语单次当时我没怎么听懂,后来偷偷问何老师,才知道是
“体面的回报”的意思。后悔当年没好好读书……
欧美市场不好做,新兴市场呢?现在全球
GDP增速大于5%的,主要有中国、印度和越南。印度和越南股市确实涨得不错,可是会让人担心到最后汇率不稳定。
好不容易从股市赚点钱,到时汇率一贬值,全部吐出去都不够。
仔细想想还是国内好。执政党掌控能力强,各方面稳定,有安全感。本来汇率
2017年底就要泼漆(破7)的,一咬牙就挺到了今年8月,多挺了快两年。还是因为毛衣摩擦,主动泼出去的。多好。
A股嘛,虽然好公司是少了一点,但有些品种又却是真的好。比如茅台、机场和平安这种,外资朋友们很喜欢。
和证监会交流过,高层也希望资本市场能够助力经济转型。
“红空”那疙瘩最近的破事,也给了国内一些警醒和教训的:必须要坚持“房住不炒”,否则容易出大事。所以,慢慢会有一些大钱,要配置到A股里。
具体投资方面:一个是核心蓝筹,一个是科创板。科创板会有好公司成长出来,前提是要深入研究,也要一些运气
……
这是第一段谈话。第二段谈话,是在高铁上听到的。昨天不是去南京有点事情么,我和林老板说,到南京距离近,让我体会下高铁商务座,开开眼界,也多要不了多少钱的。
林老板准了,还说只要是奶爸出差,高铁商务座飞机公务舱什么都没关系啦,让我听了很感动。麻烦大家帮我记住他说过的这句话哈。
商务座没几个座位,前排两位哥们在聊天。其中一位,说自己最早帮人做资金短期拆借业务(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俗称帮人
“过桥”),那时候业务还挺好做的。
后来慢慢就不行了,又发现做
“贴票”比较赚钱。什么是“贴票”呢,比如我应该给你100万账款,但不是现金,是商业票据,要半年一年后才能到银行拿到钱的。
可你急着用钱周转或者给下面兄弟姐妹们发工资啊,只好把票据打折处理,早点换成现金。这样的话,谁有现金把你票据收下来,等半年一年他就能赚一笔钱。
后来,有些票据兑付出现问题,就不敢做了。但刚好运气不错,
2015年那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来了,又去做配资业务。
你们去炒股赚钱亏钱他不管,他稳收那个每年
20%左右的利息。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遇上股灾,又得重新找方向。
后来就帮人卖理财、固收(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种,一开始也挺好,后来
P2P和信托爆雷,很多人不敢投,他也不敢推了,业务开展又变得吃力。
他一边感叹,还好过程中都赚到一些,又有些遗憾,说,其实人脉圈子挺好的,也有投资需求,可是安全稳定的投资目标不怎么好找啊。
我差点接口,帮我们家卖私募吧,我们产品挺稳定的。结果和他聊天的另外一人也是做私募的,我就不便横插一杠了
……
大致就这么两段谈话,挺有意思的。我也不点评,基本是原话转述,供朋友们参考。如果仔细琢磨,应该能感受出一些方向性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