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圈(ID:New_Finance)
纵观整个7月,
5
00
亿市值的广州农商行,竟有3日只成交了一手,成交量不足
5
000
港币,这种局面,让今年所谓的第二大港股IPO尴尬无比。如今,广州农商行选择弃港从
A
,不知是否有摆脱“仙股”的意味。
农商行连番于AH市场上市,却将银行股人气逼向冰点。
7
月
2
0
日,已经于港股上市的广州农商银行宣布回
A
计划,拟登陆深交所发行不超过
15.97
亿股股票,约占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
14%
。
日内,或是受到回
A
股补血提振,广州农商银行
7
月
2
6
日上涨
1
0.20
%
,总市值来到
5
28
亿。
然而,广州农商行的交投,却如同
“庄股”一般,
7
月
2
6
日当天总成交量
1
7
0
00
万股,约每手
1
000
股,当日总成交额仅为
8.74
万,可谓庄态毕露。
纵观
7
月,截止
7
月
2
6
日,广州农商行成交量超过
10
手的交易日数量只有
5
天,超过
1
00
手的一天都没有,当日交投
1
手的交易日却有
3
天,整体成交量尚且不如大部分港股“仙股”。
作为对比,总计
1
56
亿市值的重庆农商行,市值不到广州农商行的三分之一,但
7
月
2
6
日成交额总计却达
1
44
万港币。
场内交投低迷,一定程度体现了农商行整体遭遇市场“嫌弃”的尴尬局面。
巧合的是,拥有
H
股作为价格指针的
A
股银行股,普遍受
H
股股价制约。
7
月
2
0
日广州农商行公告
A
股发行计划之后,广州农商行股价从冰封的低位
4
.60
元开始离奇反弹,目前已经报
5
.40
元,涨幅接近
1
7
%
。
然而即便如此,广州农商行股价,仍然低于
5
.76
港元的净资产。根据证券法要求,
A
股公司发行股票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
除了在A股募资外,广州农商行还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1
亿股的境外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的境外优先股,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除去
8
家正在排队的农商行,还有
20
家左右的港股上市农商行都想着回
A
股,广州农商行真的能如愿?
破净发行,仍快速破发
广州农商行的前身,为始建于1951年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在
2006
年,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开业,并且完成了统一法人体制改革,随后在
2009
年广州农商行在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由此,广州农商行成为了广东省内首家改制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这样来看,广州农商行的历史也可谓十分悠久。
早在2009年,广州农商行就有上市的意愿,并且
A
股上市一直是其的“心之所属”,但是因为种种限制并能在
A
股上市,直到
2015
年的年报显示,广州农商行的董事组织测算了
2015
年的资本金缺口情况,研究资本补充的可行方案,推进上市准备工作。广州农商行终于在
2017
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广州农商行于
2017
年
6
月
20
日在香港挂牌上市,彼时全球发售共计
15.829
亿股,股价最终定价为
5.10
港元,其远低于净资产价格
5
.76
元,共募集资金净额约
71.63
亿港元。然而,广州农商银行在公开发售部分还是比预计发行规模有所减少。广州农商银行公开发售部分共收到
1553
份有效申请,共认购
5330
万股股份,只获得了
45%
认购。并且在上市次日,广州农商行的股价盘中便出现破发的情况。
而随后的
7
月
27
日到
8
月
2
日的
5
个交易日,
广州农商银行收盘价分别为
5.06
港元、
5.07
港元、
5.07
港元、
5.06
港元、
5.08
港元,连续五天收盘价跌破了
5.10
港元的发行价。
随后广州农商行的股价表现也并没有十分出色,直到去年底,广州农商行的股价经历了大涨,随后便又持续下跌。截至2018年
7
月
24
日,广州农商行的收盘价才仅为
4.86
港元
/
股,低于发行价,而在
7
月
25
日开始,广州农商行的股价近两日才稍有起色。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海航在今年
4
月
,已经将手中的广州农商银行共计
2.95
亿股
H
股,以每股
5.12
港元仅高于发行价
0.02
港元的价格,套现约
15.1
亿港元率先离场。
上市背后的业绩隐忧
2017年的上市,使得广州农商行
2017
年的年报增色了不少。截至
2017
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