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一下中国国旅,借着博鳌亚洲论坛的风口讨论了海南旅游的投资机会。有朋友评论说,这只股的盘子太大了,不好掌握。
所以呢,船长今天打算从流通盘的角度出发,谈一谈A股市场投资的那些事儿。
01
咱们先来定义一下关于“大、中、小盘”。
大盘股是 300 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大概有 306 家,占比为 9%,自由流通市值为 11.2 万亿元,占比为 51%。
中盘股是 100-300 亿市值的公司,大概有 778 家,占比为 23%,自由流通市值为 5.6 万亿,占比为 25%。第二级公司数量大约为第一级的两倍,自由流通市值为其一半。
小盘股是 100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大概有 2355 家,占比为 68%,自由流通市值为 5.4 万亿,占比为 24%。
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公司家数的比例大概是 1:2:7,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大概是 2:1:1。
来张表给大家看一看:
02
我们来看看打中小盘股在股市上的表现。
站在2017年这个时间点上,股票表现与其市值呈明显的反向关系。
但是到了2017年年度,情况就有所改变了。虽然仍然是大中盘股占优,300-600 亿的大盘股和 150-300 亿的中盘股表现最佳,600 亿以上的大盘股出现了调整。150 亿市值以下的中盘和小盘股表现还是最差的。
但是到了2月9日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市场确实转向了以小为美,100 亿市值以下的小盘股表现最强,市值越小表现越好,600 亿市值以上的大盘股涨幅均值和中位数都出现了负数。
原因有二:
第一,超跌反弹小股票近期涨幅居前的主要动力。究其原因,很多股票经过两年多的下跌后在底部平台上运行了几个月,在 2 月上旬的下跌中又出现了恐慌式的下跌,当然还有监管层对股权质押新规的缓解、流动性环境的改善等因素。
第二,市场环境及预期的变化导致机构换仓也是这波小股票表现更好。
03
我们看看各种市值股的表现:
1. 可以看到,在估值方面,中盘股已和大盘股接轨。
除 600 亿市值以上的超大盘股外,300-600 亿市值的大盘股整体的 PE(TTM)已经达到34 倍,而 150-300 亿、100-150 亿市值的中盘股 PE(TTM)分别为 37 倍和 39 倍,两者之间已经基本接轨。
2.中盘股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并不弱于大盘股中盘股 ROE 中位数要略低于大盘股,但 ROIC 还要略高于大市值公司,其中 150-300 亿市值的公司 ROIC 中位数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大盘股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中盘股,杠杆要略高一些。
各种市值风格板块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水平比较:
综上,船长认为中盘股的估值已经与大盘股接近,且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也基本接近,所以可以考虑布局中盘股了,尤其是 150-300 亿市值的中盘股。
04
那么这些中盘股都有哪些特征呢?从行业来看的话,超过半数集中在医药生物、化工、电子、计算机、传媒、电气设备、房地产、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等 9 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