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不同物品的名称及其别名或戏称,包括剪刀、镊子、锥子、扫帚等日常用品的名称来源和出处。文章通过列举这些物品的名称及其别称,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介绍了多种日常用品的别名或戏称。
文章逐一点击介绍了剪刀、镊子、锥子等物品的名称及其由来和出处,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底蕴。
关键观点2: 文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介绍这些物品的名称和出处,文章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历史积淀。
关键观点3: 文章采用了丰富的描述和例证。
文章通过丰富的描述和例证,生动地展示了这些物品的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正文
01 【齐司封】
剪刀的戏称。
齐,通“剪’。宋洪林在《文房图赞》中把文房的用具画为十八人,各封以官,并为文赞之。封剪刀为'齐司封”。
02 【却老先生】
镊子的戏称。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王僧虔晚年恶白发。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日:“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03 【利通直】
锥子的别名。
出处:元·罗先登《文房图赞序》:“利通直名锐,字弥坚,号金精山人。”
04 【净君】
隐指扫帚。
出处:宋·陶谷《清异录·净君》:“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生,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
05 【棕将军】
棕帚的别名。
指棕丝编扎的用具。用于刷粉、尘、浆糊等。
06 【碧琳侯】
指青铜镜。
出处: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之二:“莫道仙家无好爵,方诸还拜碧琳侯。”
07 【玟砧】
指捣衣石。
出处:汉·班婕妤《捣素赋》:“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08 【养和】
指靠背椅
出处:唐·皮日休《王贶(kuàng)诗》序:“有桐庐养和一怪形拳局,坐若变去,谓之“乌龙养和。”
09 【阮囊】
绳床的别称。
出处:《宋史·外国传五·勃泥》:“王坐绳床,若出,即大布单坐其上,众舁(yú)之,名日阮囊。
10 【话私】
指竹屏。
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出于虏中,目日话私,言遮蔽可以话私事。”
11 【鸾幕】
指帷幕。
出处:唐·王勃《七タ赋》:“驻麟驾,披鸾幕。”
12 【蕙帐】
帐的美称。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13 【夏清侯】
指竹席。
出处:南唐宗室宜春王李从谦仿《下邳侯革华传》作《夏清侯传》,以竹席拟入,因其能祛暑热,故封为夏清侯。
14 【洛成】
指梳篦的异名。
出处: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器用·梳》引《奚囊橘柚》“丽居,孙完爱姬也,鬓发香净,一生不用洛成。”
15 【晴虹】
灯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