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往不利
投资,相时而动,方能无往不利,讨论房产,股票基金,互联网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75司的VIP们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内地 ... ·  2 天前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往不利

小镇做题家的命门

无往不利  · 公众号  ·  · 2024-05-09 19:0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小镇做题家的思维方式问题,指出做题家擅长封闭式填空的能力,但在现实中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开放式创作的能力。文章还谈到了编程、写作等创作的可学习性,以及如何通过社群+软件的方式学习AI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镇做题家的思维方式问题

文章指出小镇做题家擅长封闭式填空的能力,但在现实中面临思维方式的问题。大部分问题不是填空题,而是需要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

关键观点2: 创作能力的可学习性

文章讨论了创作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但到了某个阶段需要靠自己的持续练习。通过编程、写作等方式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

关键观点3: AI课程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AI课程的重要性,并提到了牛厂长的AI课程,包括课程+社群+软件的三位一体动态更新模式。报名需关注官方渠道并加入社群获取福利。


正文

题图由我厂AI生成

小镇做题家的命门

一、封闭式填空

为什么小镇做题家成绩那么好,还能考上985/211,但是有很多就是混得很惨呢?
很多人干啥啥不行,也没有赚到什么钱。
按理来说,你考试能考好,智商就不是问题,能力也不是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个不好的结局呢?

牛厂长也是小镇做题家出身,也看了很多人的分析,但是都没有特别满意的。

多年以后,牛厂长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发现很多人根本就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甚至不是机遇问题,完全是一个 思维方式问题

做题这件事情,体现了一种什么能力呢?
封闭式填空的能力。

因为做题这件事情,本质就是在现有的框架上 填空,填补缺口
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活动。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无论是什么选择题,填空题,听写,完形填空,托福雅思,全部都是出题的老师给了一个大的框架,甚至是全部框架。
然后你就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选择,把那个空填上就行了。

为了提高阅卷效率,甚至后面出现了那种机 读的答题纸
就是你在上面涂涂抹抹,都不需要写一个字,然后把答题纸交上去就行了。
这个就是典型的填补缺口了。

就算是那种压轴的综合体,大题,也是给出了整个框架,然后你在那个框架的基础上,给出一个答案,写出推导的过程即可。
无非就是那种大题,会在里面绕很多弯,你知道那个弯,你就解出来了。

类似: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
这个里面就绕了一个弯,就是猎人开枪,打死一只,枪声吓跑了9只,只省0只了。

人工智能最擅长答这种题了。
所以,人工智能出来之后, 最容易被淘汰的就是小镇做题家了

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最后的题,基本都是这样,给你绕几个弯。
你不知道那个弯,就容易答错。

但是那个并不是真正的数学、物理、化学,而只是做题。

唯一不是填空的,可能就是写作文。
这也是让很多人头疼不已的事情。

但是就算是写作文,那个框架也是定死了的,你知道你是不能瞎写的。
八股样板文,你写了真实想法可能有大麻烦。

二、开放式创作

现实中,绝大部分有价值的问题(赚钱),它不是让你去填空,而是开放式的。

这个就类似写作文。
不是命题作文,没有标题,没有大纲,你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你写得好,就真能赚钱啊,比如说网文,年入千万的也很多。

你看看, 每个字你都认识,每个字你都会写 ,但是你就是写不出来文章。
坐在电脑前面坐4个小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不是说你学会所有的字,叫难。
而是你学会了所有的字,然后让你凭空写文章,这才叫难。

大多数问题,都是这种问题,这种问题才是“ 熵减 ”的问题,才是值钱的。
比如说,现在楼市下跌,怎么办?
大多数人束手无策。

再比如说,你要做包租的生意,去哪里拿房呢?拿什么房呢?谈什么条件呢?要装修成什么样呢?买什么材料呢?去哪里买呢?
这个大致有些经验,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你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机应变。
每套房的装修,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值钱的是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果你在互联网大厂带过项目,你就会发现,每个项目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

每次,你都要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这里的创造性, 并不是说让你从零到1去创造,而是每次情况都不同
比如说,内存泄露的问题,每次都不同,有的可能是代码写错了,有的可能是你用别人的第三方库有问题,有的可能是你算法有问题。

有人一看,一秒钟,就发现问题的所在了。
有人,连个基本思路都没有,一筹莫展。
其实你告诉他思路,他马上也能搞定,但是他自己就是没思路。

牛厂长,我个人是怎么跳出小镇做题家的框架的呢?
就是我上的是计算机专业,要学编程的。

编程这个东西,外行看着复杂,其实基本框架很简单。
就是 顺序、分支、循环 ,三个结构,至于说什么面向对象之类,不过是一种封装的方法,而且搞过头了。

顺序,就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分支,就是如果这样,做事情A,否则做事情B。
循环,就是反复做某事,直到达到某种条件退出。

好了,你现在学会了,那么你开始解决问题吧。
比如搞一个淘宝那样的商城怎么样?
不知道怎么搞吧?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初中毕业的淘宝卖家,他就知道买家喜欢什么,整个流程是什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做好一个网上商城。
那他的收入就应该比你高。

大多数人学编程,第一步就是难在学会某种计算机语言,那些稀奇古怪像天书一样的符号,惯用法,常用的工具和库。
第二步,就是有些人把这个学会了,就觉得很简单,觉得高二水平就可以了。
培训班里面出来的,大量的就是这样的。
到这一步,本质还是 做题家思维

然后呢?
然后就是你坐在电脑前面, 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不知道干什么,一片茫然。
绝大部分人就是止步于此了。

就像写文章一样,同样是那些字, 有的人写出千古名篇,有的人连基本意思都不能表达。
编程也是一样的,难点难道在你会几门计算机语言吗?
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多数的创作,都是这样的问题。
比如写作、编程、音乐、绘画、投资等等。
值钱的是思路,而不是你会的那些技能。

道浅则术多,差生文具多

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
你学会了这个,在各种行业,都是一样的应用。
比如数学。

数学家和数学做题家的区别是什么?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撒贝宁出了一个算术题。
丘成桐根本做不出来。

数学家,不是用来做题的,他们的工作是开放式的。
比如说,你要证明费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猜想很容易理解啊。
然后,各种数学工具都在那里,你去证明吧,没有人管你怎么证明,没有任何框架可以遵循。

三、创作是可学习的

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 创作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
坏消息是, 到了这一步,要靠你自己持续的练,别人已经没法教你了。

牛厂长当年上学的时候,很快就把编程学会了。
然后和大家一样,马上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学会是学会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坐在电脑前面发呆。

因为学生是很少有机会接触业务的,很多人水平就卡在这里。
牛厂长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突破这个关口。

牛厂长后来就想到,可以写一些小游戏。
因为游戏的玩法是很简单的,如何玩, 本身就是业务的一种
当时就写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水平大涨。

后来就去校外接各种各样的活,什么做网站,工具软件等等。
做着做着,就学会了。

原理都是一样的,不光是编程,思维方式学会了,其他的也一样。
比如牛厂长最近又写出了一篇 十万加 ,微博也突破了 11万粉丝

写作,其实是最简单的学会创作的方法。

但是写作有个问题,就是没有反馈,没有人告诉你这里错了,那里错了。
除非你微博有很多粉丝,公号有很多粉丝。
否则你在开始阶段,就陷入 完全没有回应的状况 ,人很难坚持。

编程不一样,编程的话,计算机会给你一个反馈。
哪里错了,计算机会给你提示。
这样,你持续的练,你就学会了。

当年我学会之后,感觉真的像天启一样。
那个时候就觉得,要是有更多人知道这种方式就好了。
但是转念一想,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学编程的,真是可惜了。

现在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我发现所有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思维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