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士博士读书会
河流的哀伤,是文明的隐喻。一切改变,从阅读河殇文化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真神仙打架:“封神”里的这些神仙都是啥关系? ·  3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1932年,徐志摩去世第2年,徐父发现陆小曼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硕士博士读书会

阎锡山在台湾最后十年:潜心写作,生活清贫三餐以白菜馒头为主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3-03 21:04

正文

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有大需要时来,终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这是山西王阎锡山给自己写的挽联。


1949年12月,阎锡山在成都搭上飞机,飞往台北,直到1960年5月23日在台北病逝,阎锡山把自己生命最后十年留在了台湾,那么这十年里他都做了什么呢?

1950年在台湾的阎锡山


阎锡山刚来台北的时候,担任的职位是"行政院长"。当时蒋介石处于"下野"状态,"代总统"李宗仁滞留美国不归,阎锡山成了"中华民国"唯一合法的领导者。直到1950 年3月1日,蒋介石"复行视事",恢复"总统"职权,半个月后阎锡山则辞去了在李宗仁主政时期担任"行政院长"与"国防部长"的职位,遗缺移交给陈诚。至此,这位民国元年以来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政人物告别了军政舞台。3月16日,他在日记中写下"开始撰写《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此后十年,阎锡山便在著书立说的岁月中度过。

1950年在台湾的阎锡山


卸任后的阎锡山,搬到台北市丽水街八号,因为嫌环境吵闹,在1950年8月,搬到了阳明山上偏僻的菁山草庐。这附近是废弃的茶园,杂草及胸,道路坎坷,饮用山泉,没有电灯电话。由于台风天多,草庐时常被损坏,阎锡山想到了大陆冬暖夏凉不怕风雨的窑洞,于是决定"为台湾同胞做实验","建筑一所窑洞"。他带领侍从就地取材,融合各地房屋的长处,修建石屋数间。阎锡山给窑洞取名为"种能洞"。因我(阎锡山)向以种能观察宇宙,为配合我的宇宙观而名之。"

定居菁山后,阎锡山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晨7时起床,早餐后便开始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然后座谈、看书或思考;晚饭后,他喜欢一个人到野外散步;回来后,便拿出一本书来,慢慢阅读。这里再说一句,阎锡山对日常饭菜要求很低,一日三餐主要以白菜馒头为主。



阎锡山在台湾的最后时光主要以著述为主,十年间,他撰写了三千多万字的文章,平均每年著述30万字,共出版近20部书册,其中主要的是"物劳主张"和"中的哲学"为内容的《大同之路》。


写书写累了便种种花,似乎这是好多到了台湾后政治落魄的人的共同喜好。白崇禧晚年在台湾也是种种花,并且他还养鸡,被幽禁的张学良也是如此。

阎锡山书法


1960年5月23日,在台湾住了十年的阎锡山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享年77岁。阎锡山生前曾留下遗嘱,"一、一切宜简,不宜奢;二、收挽联,不收挽幛;三、灵前供无花之木;四、早日出殡,不要久停;五、不要放声大哭;六、墓碑刻他的日记第100段和128段;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选作的《补心录》一遍。"


来源:今日头条

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 一个北漂律师的思考与见闻 ✟ 

新浪微博:@李晓明律师在北京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靠谱的律师朋友。

长按上方二维码,与李晓明律师相逢

为您点播《加油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