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健康险领域一直欠缺一个可供服务供应商、保险公司和病人之间交流和交换数据的生态系统。
作为个人来讲,我们一生之中肯定会在求医过程中遇到大量不同的医生和专家。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健康信息实际上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之中,对于医生和健康服务商来说,共享和协调病人们的敏感医疗数据困难重重。
基于密码学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保证病人隐私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为医疗行业提供一个全行业的、可同步的医疗数据库。
比如说,在美国,若你摔伤了腿,在你见骨科医生想要进行治疗时,你能否获得合适的治疗取决于骨科医生是否能够从初诊的医院处获得精确的骨折信息,以及从你的主治医师处获得你以前的病史。骨科医生的秘书必须向以上的这些医疗服务供应商处协调和获取信息,还要向保险公司确认医疗费用并获得手术授权,提交理赔。这一切都需要人工处理,因此每一步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难以保证。
数据分享和医疗协作之所以在现阶段难以实现,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医疗数据存储端的后台系统太落后了。虽然全球的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市场价值高达280亿美元,但不同市场的医疗服务供应商和保险公司受困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的标准和格式。共享出来的数据往往还需要医院、药店和保险公司重新整理。
其次,严格的隐私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分享的推广。在美国,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的存在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服务商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分享。
隐私法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在美国,政府在2016年医疗数据管理上的支出占据了整个医疗领域的15%。这类支出包括花20美元记录一次病人到主治医师处的问诊,也包括花215美元记录一次手术。据估算,这类支出中有三分之二是与保险公司和账单报销有关。美国的医疗支出在2016年达到了3.3万亿美元,因此医疗数据管理上的支出还是相当巨大的。
2017年,美国医院中的被否理赔金额高达2620亿美元。理赔被否的原因包括未经保险公司确认就进行手术以及数据录入错误等。虽然医院主动承担了这其中63%的理赔费用,他们会继续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申诉,但这对于医院的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耗时耗力高成本的任务。
区块链技术则可以让病人自己掌控他们的医疗数据,让他们对医疗供应商进行数据调用的授权。在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库中,用户的医疗数据首先经过加密处理,产生一个能够解密的私钥签名,用户通过私钥授权医疗供应商读写自己的医疗账本,所有被记录上的信息都会表明记录者和记录时间,方便未来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