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君聊配置
国泰君安大类资产配置廖静池研究团队,志同道合,合而不同,穷尽一生追求市场运行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计量经济圈  ·  计量圈里这AI到底是谁? ... ·  22 小时前  
玩物志  ·  水晶卖爆,年轻女孩撑起明星直播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君聊配置

【A股运行周报】市场继续偏空运行,操作仍然“以守为主”

君聊配置  · 公众号  ·  · 2022-09-04 15:35

正文

作者:廖静池、赵索

感谢实习生朱惠东对本文的贡献


导读

配置层面,建议以防为主,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借助小盘指数的反弹机会,适当控制仓位,适度均衡风格,切勿追高,也勿将短线反弹视为反转或主升;二是盯紧临近长周期底部的权重指数和板块,确立“大跌大买”的思路,建议重点关注上证50、券商、中概互联、传媒等板块指数。


摘要

▶  本周(2022-08-29至2022-09-02)行情概况:(1)主要指数:先扬后抑悉数收跌,创业板指跌幅较大。主要指数中,跌幅最小的为上证50,下跌1.47%,科创50紧随其后下跌1.52%,上证指数则下跌1.54%,创业板指跌幅较大为4.06%,其余指数跌幅均在2%到3%之间。(2)板块观察:市场略显颓势,家电逆市收涨。本周家电逆市收涨,录得2.85%涨幅;汽车、有色、电新则跌幅超过5%。在二级行业中,白色家电、通信工程服务均上涨超4%,而乘用车则下跌超8%,跌幅较大的板块还有电气设备(-7.14%)和新能源动力系统(-7.30%)。从概念板块来看,卫星互联网成最大赢家,上涨超6%,而光伏逆变器则下跌11.43%,跌幅惊人。(3)市场情绪:成交金额明显下行,期货基差改变有限。本周两市交易金额明显下行,周三冲高不改整体下行趋势,而从换手率水平上看,深市已创近期新低。从股指期货的升贴水来看,本周IH小幅升水收盘(1.14),IF和IC继续维持贴水姿态。(4)资金流向:两融余额继续下行,北向周内不涨不跌。两融余额继续下行,当前(2022-09-01)为1.61万亿元左右,融资买入占比为5.45%。本周北向资金总计净流入4.41亿元。从行业分布上看,电新逆市净买入33.42亿元,有色金属和食品饮料则分别有26.24和32.92亿元流出。(5)量化“黑科技”模型:整体估值小幅下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触发向下一倍标准差信号。目前从PE指标来看:上证指数的取值为12.36,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24.68;沪深300的取值为11.65,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21.2。由于本周市场继续处于下跌状态中,我们维持下跌能量模型关于当前市场并无显著下跌风险的判断


▶  本周行情归因:(1)多地疫情冲击再起。(2)卫星互联板块备受关注。(3)巴菲特继续减持比亚迪。(4)美国非农数据依然坚挺。(5)北证50指数编制方案公布。


▶  下周行情展望:本周市场延续上一周调整格局,主要指数“全军尽墨”。展望后市,在空头周期作用下,预计未来数周市场仍有可能延续震荡整理格局,其中下周前半周出现日线级反弹,但很难扭转整体弱势。配置层面,建议大家以防为主,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借助小盘指数的反弹机会,适当控制仓位,适度均衡风格,切勿追高,也勿将短线反弹视为反转或主升;二是盯紧临近长周期底部的权重指数和板块,确立“大跌大买”的思路,建议重点关注上证50、券商、中概互联、传媒等板块指数展望。


▶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俄乌局势发展超预期;宏观政策趋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波动加剧;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而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俄乌。



01 本周行情概况


1.1 主要指数:先扬后抑悉数收跌,创业板指跌幅较大


本周(2022-08-29至2022-09-02)主要指数先扬后抑悉数收跌,创业版指跌幅较大。主要指数中,跌幅最小的为上证50,下跌1.47%,科创50紧随其后下跌1.52%,上证指数则下跌1.54%,创业板指跌幅较大为4.06%,其余指数跌幅均在2%到3%之间。



1.2 板块观察:市场略显颓势,家电逆市收涨


本周家电逆市收涨,录得2.85%涨幅;汽车、有色、电新则跌幅超过5%。在二级行业中,白色家电、通信工程服务均上涨超4%,而乘用车则下跌超8%,跌幅较大的板块还有电气设备(-7.14%)和新能源动力系统(-7.30%)。从概念板块来看,卫星互联网成最大赢家,上涨超6%,而光伏逆变器则下跌11.43%,跌幅惊人。



1.3 市场情绪:成交金额明显下行,期货基差改变有限


本周两市交易金额明显下行,周三冲高不改整体下行趋势,而从换手率水平上看,深市已创近期新低。从股指期货的升贴水来看,本周IH小幅升水收盘(1.14),IF和IC继续维持贴水姿态。



1.4 资金流向:两融余额继续下行,北向周内不涨不跌


两融余额继续下行,当前(2022-09-01)为1.61万亿元左右,融资买入占比为5.45%。本周北向资金总计净流入4.41亿元。从行业分布上看,电新逆市净买入33.42亿元,有色金属和食品饮料则分别有26.24和32.92亿元流出。



1.5 量化“黑科技”:整体估值小幅下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触发向下一倍标准差信号


动态估值布林带模型显示,整体估值小幅下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触发向下一倍标准差信号。目前从PE指标来看:上证指数的取值为12.36,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24.68;深证成指的取值为26.87,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55.47;创业板指的取值为47.92,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39.67;沪深300的取值为11.65,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 21.2;中证500的取值为21.82,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19.43;中证1000的取值为30.02, 在全样本中的历史分位数为22.74。



由于本周市场继续处于下跌状态中,我们维持下跌能量模型关于当前市场并无显著下跌风险的判断。



02 本周行情归因


本周A股市场周线继续延续调整格局。整体来看,本周影响市场的主要事件信息有如下几点:


(1)多地疫情冲击再起。9月2日,成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相关情况。发布会指出,近期成都同时存在多链条的输入病例的情况。自8月12日以来,成都累计报告本土阳性病例1053例,其中确诊病例775例,无症状感染者278例,目前成都疫情以“8.25”疫情为主,占比达到80%。8月26日以来,该起疫情仍处于高位波动,近三天,每日新增病例数均超过了150例,存在多链条传播。9月1日,深圳部分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也发布了通告,严控疫情传播风险,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更好保障居民群众健康安全。


(2)卫星互联板块备受关注。9月2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发布新品发布会前预热视频。在该视频中,余承东表示Mate50会在通讯技术上再有一个突破,并用了“向上捅破天”来形容该项创新技术。据外界猜想,华为或将携手北斗三号系统实现手机卫星通信技术的大众化应用,若如愿实现,这对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卫星互联网是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相比地面网络靠基站进行通信,卫星互联网则是将基站搬到了外太空,每一颗卫星就是一个移动的基站。相比中高轨卫星,它具有全域无缝覆盖、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的特点。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被纳入新基建范畴,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纷纷加快布局。


(3)巴菲特继续减持比亚迪。根据港交所相关文件,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9月1日再次出售171.6万股比亚迪股份,平均减持价格为每股262.7243港元,套现超4.5亿港元。目前,巴菲特持有2.0714亿股比亚迪股份,占后者港股总股本的18.87%;与最开始持有的2.25亿股相比,巴菲特已累计减持1786万股。从8月24日至9月1日,巴菲特密集减持1157.9万股。针对巴菲特再度减持比亚迪H股一事,比亚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比亚迪方面也从港交所获悉相关情况,股东减持行为系股东投资决策,公司销量屡创新高,目前经营情况健康,一切正常。


(4)美国非农数据依然坚挺。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8月非农新增31.5万人,失业率上涨0.2个百分点至3.7%,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超市场预期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固,令市场担心该数据强化了美联储在9月份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理由。具体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了31.5万人,好于市场预期的30万人,但远逊于7月增长的52.6万人。数据还显示,专业和商业服务、医疗保健、零售等行业工作人数增幅居前。与此同时,高盛称美国经济无法实现软着陆,美股还将继续下挫。


(5)北证50指数编制方案公布。9月2日晚间,北交所官网发布了北证50成份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指数管理细则》,而北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还同时发布了关于北证指数授权业务办理的通知,通知指出相关机构需在产品发行前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签订指数使用许可协议,以获得授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空间由在审核截止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北交所市场前5名且发行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除外;待北交所上市满12个月的上市公司证券数量达200只至300只后,上市时间调整为超过12个月;非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类上市公司证券。从样本调整节奏看,北证5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季度审核一次样本,并根据审核结果调整指数样本。我们认为在北交所成立1周年之际,北证50指数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配置工具。


03 下周行情展望


本周市场延续上一周调整格局,主要指数“全军尽墨”。其中,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周中再次出现单日超3%跌幅,进一步明确中线调整格局;上证50、券商指数一度逆势对抗,但未能成功带动大盘。目前市场整体上偏向空头周期,前期相对强势的中小盘数均已悉数破位。


展望后市,在空头周期作用下,预计未来数周市场仍有可能延续震荡整理格局,其中下周前半周出现日线级反弹,但很难扭转整体弱势。需要指出的是,市场近期虽然走势较弱,但是失望中也孕育着希望。其中,上证50距离前期低点仅有3%空间,一旦跌破前低,那么按照当前运行节奏很可能形成周线级底背离,这意味着去年2月以来长周期调整已经到了尾段(沪深300走势与此类似,但是更强);中证1000、国证2000虽然短线破位并确立中线调整格局,但是从调整速度来看,仍可以认为是整体上行途中的阶段性调整。


配置层面,建议大家以防为主,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借助小盘指数的反弹机会,适当控制仓位,适度均衡风格,切勿追高,也勿将短线反弹视为反转或主升;二是盯紧临近长周期底部的权重指数和板块,确立“大跌大买”的思路,建议重点关注上证50、券商、中概互联、传媒等板块指数。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俄乌局势发展超预期;宏观政策趋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波动加剧;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而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



相关报告(点击文字可查看原文)

量化配置专题报告:

1、《欲速则不达,周线级回踩后方为配置良机——基于筹码分布和同位对比的视角(20220730)

2、《从春季行情“爽约”到强力反弹“未料而至”——2022年A股中场全景式回顾与展望》(20220627)

3、《论指数的“价值守恒律”——从换手率相对于收益率的“通道效应”说起》(20220524)

4、《行稳致远,做好以“拉锯战”获得最终胜利的准备》(20220506)

5、《基金重仓股当前“三重困境”深度解析》(20220419)

6、《观象析理:“政策底”后的“市场底”需季度级别的等待》(20220408)

7、《无悲无喜,不忌多空,市场进入战略相持期——A股市场中期走势推演》(20220315)

8、《俄乌局势紧张,对大类资产影响几何(20220213)

9、《短期阳光普照,中线扑朔迷离(20220207)

10、《二次探底:中概互联板块配置机会再现(20220202)

11、《上证50进入“二次探底”阶段,配置价值再度显现》(20220127)

12、《一念之间:上证指数正处于技术上的关键节点》(20220117)

13、《否极泰来:中概互联板块配置价值逐渐显现》(20211224)

14、《周期股配置逻辑:反弹还是反转》(20211222)

15、《A股战场形势变化,胜利天平逐渐转向多头》(20211207)

16、《上证50配置时点渐行渐近》(20211120)

17、《券商板块将成为跨年行情的胜负手》(20211119)

18、《投资者适当性门槛下降,北交所微观结构大幅改善》(20211021)

19、《论两次“3700点回调”的不同之处》(20211005)

20、《三论券商配置逻辑——基于交易和量化视角》(20210921)

21、《如何使用换手率进行大盘“顶底识别”》(20210911)

22、《再论券商配置逻辑》(20210905)

23、《风从虎,云从龙,券商配置正当时》(20210813)


A股市场运行周报:

1、《小盘指数疑似破位,短线操作谨慎为主——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43期(20220828)

2、《反弹进入中后期,短线谨慎净增仓——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42期》(20220821)

3、《市场反弹仍有动力,短线配置“看大做小”——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41期(20220814)

4、《中线疑有趋弱迹象,短线宜当“看大做小”——A股运行周报第40期》(20220807)

5、权重指数决定大盘方向,短线有望进入“击球区”——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39期(20220731)


国君配置QIA-Timing模拟策略:

1、《当量化行业配置插上择时的翅膀——国君配置QIA-Timing模拟策略介绍》(20220728)


行业配置研究系列

1、《如何使用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改进景气度行业轮动模型——行业配置研究系列04(20220614)

2、《如何基于北向资金构建行业轮动策略——行业配置研究系列03(20220610)

3、《如何基于PEAD超预期因子构建行业轮动策略——行业配置研究系列02》(20220426)

4、《如何基于景气度构建行业轮动策略——行业配置研究系列01》(20220412)


量化行业配置月报:

1《8 月行业轮动复合模型超额 0.87%,电新、 食品饮料新调入本期组合——量化行业配置月报第3期》(20220902)

2、《7月资金流模型表现较好,通信新调入本期组合——量化行业配置月报第2期》(20220802)

3、《6月资金流模型表现较好,食品饮料新调入本期组合——量化行业配置月报第1期(20220703)


权益配置因子研究系列

1、《使用基本面因子构建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初探——权益配置因子研究系列02(20220721)

2、《基于PEAD效应的超预期因子选股效果如何——权益配置因子研究系列01(20220601)


权益因子观察周报:

1、本周估值因子超额较好,本年全市场内大类因子表现优异——权益因子观察周报第15期(20220828)

2、《中证500内因子表现不佳,全市场内因子继续强势——权益因子观察周报第14期》(20220821)

3、中证500内分析师、超预期因子表现较好,全市场内因子集体走强——权益因子观察周报第13期》(20220814)

4、深300内超预期、成长因子表现出色,全市场内价量因子多空收益显著——权益因子观察周报第12期(20220809)

5、《本月沪深300、中证500内因子表现不佳,全市场内因子超额显著——权益因子观察周报第11期》(20220801)


全球配置前沿:

1、《因子择时模型的泛用框架——精品文献解读系列(三十三)》(20220826)

2、《如何选择业绩评价指标——精品文献解读系列(三十二)》(20220804)

3、《ESG取值的组合优化与动态资产定价——精品文献解读系列(三十一)(20220723)

4、《凸显理论(Salience Theory)对权益资产价格的影响——精品文献解读系列(二十九)(20220614)

5、《追逐凹性还是凸性:资产配置的动态策略——精品文献解读系列(三十)(20220608)


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

1、《8月国债指数略超预期,关注后期配对交易机会——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2022年8月)》(20220902)

2、《7月权益市场收益下行,商品跌幅收窄——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2022年7月)(20220802)

3、《5月权益市场反弹回归,债券共振上扬——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2022年5月)(20220602)

4、《黄金延续稳健表现,中证1000后市相对吸引力提升——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2022年4月)》(20220507)

5、《商品表现一骑绝尘,权益资产后市相对吸引力凸显——资产相对吸引力月报(2022年3月)》(20220407)


市场点评:

1、《市场估值已进入底部区间,勿要过度恐慌——4月25日市场点评》(20220425)

2、《“政策底”信号已现,“市场底”未来可期——3月16日市场点评》(20220317)

3、《风物长宜放眼量,静待中概互联价值回归——3月10日中概互联板块大跌点评》(20220310)

4、《情绪低迷下“多杀多”不可取,建议就地卧倒等待反弹——3月9日市场点评》(20220309)

5、《“深蹲”正是配置时——2月14日券商板块大跌点评》(20220215)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报告:

1、《两手打算、以守为主,做好回调上车准备——2022年9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20831)

2、《攻防两端短兵相接,调仓换股做好准备——2022年8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20801)

3、《反弹后段注重节奏,行一观三未雨绸缪——2022年7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20704)

4、《反弹半渡莫要追高,借机优化行业配置——大类资产年中展望》(20220613)

5、反弹半渡莫要贪胜,借机优化行业配置——2022年6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20531)

6、《坚信长期向上趋势,做好中期“拉锯战”准备——2022年5月大类资产配置展望》(20220505)

7、《战略相持——2022年春季大类资产展望》(20220401)

8、《两会预期利于短期反弹,中线受损仍需二次探底——大类资产配置月报(2022年3月)》(20220301)

9、《人心齐,泰山移,春季行情一触即发——大类资产配置季度展望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20220103)

10、《开往春天的列车将至,机会在于前半程——2022年大类资产走势展望》(20211125)

11、《短期上攻受阻,市场年底前或保持震荡整理格局——大类资产配置月报(2021年11月)》(20211030)

12、《不惧短期调整,继续看好四季度A股行情——大类资产配置季度展望报告(2021年10月)》(20211007)

13、《A股渐入佳境,9月起有望开启新一轮攻势——大类资产配置月报(2021年9月)》(20210901)



团队成员简介



廖静池所长助理,配置研究负责人,量化配置首席分析师

电子科技大学金融工程博士,深交所金融学博士后,曾任交易所副总监,12年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量化择时、量化行业配置、指数编制等


李祥文:量化配置资深分析师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4年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资产配置模型、因子投资、板块轮动等


赵索量化配置资深分析师

四川大学微分几何博士,国信证券理论经济学博士后,6年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风险度量、资产配置、量化择时等


余齐文量化配置资深分析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硕士,曾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鹏华基金,12年量化研究及投资经验

负责领域:战术资产配置、多因子模型、量化择时等


刘凯至:量化配置资深分析师

复旦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曾任职于深交所、信达澳银基金,4年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资产配置模型、量化择时、行业轮动等


张雪杰:量化配置资深分析师

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曾任职于深交所、万联证券、中山证券、富荣基金,8年量化投资研究经验

负责领域:战术资产配置、多因子模型、量化择时等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