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测评十几台,终于找到好用的打印机了!3岁用到 ... ·  7 小时前  
育学园  ·  「米饭」和「面」哪个更胖人?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广播剧系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全麻手术醒来,我更想这么布局2025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12 08:1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蛇年正月十一进行全麻手术的经历,并分享了关于个人生活、健康、工作和孩子教育的布局和规划。文章围绕心定、身正、脑明三个关键词展开,强调关注自身内在生活的秩序感,保持心境、心态、心力的平衡,注重身体健康和体态,专注深度思考,不被噪音干扰,能够承受选择带来的结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麻手术经历与感受

作者在蛇年正月十一进行了全麻手术,虽然害怕但听从劝告进行了肠胃镜检查并同意在发现息肉时切除。醒来后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关键观点2: 个人生活规划

作者提出了个人生活的三个关键词:心定、身正、脑明。心定包括保持心境、心态、心力的平衡;身正注重健康生活和体态的调整;脑明则强调深度思考和信息吸收转化行动指南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工作布局和家庭教育观点

作者认为只有关注好自己的心身脑,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搞钱和孩子的教育。分享了自己在创业和育儿过程中的经验和认识,强调日常细小选择的质量对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正文


2月8日,蛇年的正月十一,我开工的第一件事,是一个人到医院做了一次全麻的手术。


虽然是全麻,但其实是“小手术”,或者说是检查可能更准确。


我这个超级怕疼的41岁中年女性,因为更怕死,还是听从劝告,做了人生第一次全麻的肠胃镜检查,并且签字同意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就顺带切除……



这个手术的详细过程, 还有我了解到的肠胃镜检查的一些科普,我已经在写文章了,过两天跟大家分享。


倒是在我麻醉醒来,医生让我再观察观察,而我肚子超级的饿,决定用工作麻痹自己的食欲时,打开电脑看到自己年前写好的这篇文章,突然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当时有不少朋友留言说,新年不新年的,我反正已经不定目标了,我选择躺平了。其实真的能躺平,特别好,学会真正放松放下,特别不容易。


我自己是真做不到,而比起无法彻底躺平,我更加害怕的是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的焦灼心态,这是最耗人的。


去年的我是这样写的:我选择对自己诚实,准备老老实实布局自己的2025。 我的2025,将围绕 三个方面、六个字 来进行。

从全麻手术中醒来,带着一种“又活了一次”的目光看到这篇文章时,所幸,我仍很确定,或者该说是更确定了,这三件事就是我坚定的选择。



0 1
心定

从前几年开始,我自己和外界大环境,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我猜测,未来几年,各种心理问题仍然是个很大的议题。


我的 2025年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心定,拆分一下就是,心境、心态、心力



心境:


持续记录《幸福日记》,也可以叫“夸夸日记”,把每天自己觉得开心幸福的,自己觉得自己做得不错的都记录下来,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反正只给自己看。等到未来能量低落的时候打开看看,真的会很赋能。



所谓“心境”,就是不管大环境如何,我都可以选择保持自己的状态。过去好几年,遇到完全无能为力的糟心事的时候,我都对自己说, 我其实还有选择的,那就是我可以选择怎么面对, 新的一年我要继续。



心态:


不舒服的事情绝对不忍耐。以前我遇到别人批评指正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都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宽慰自己,吃亏是福。然后都是让自己忍让。

去年最大的进步就是我对自己诚实了,遇到不爽的事,我会和周围人“吐槽”了。偶尔遇到键盘侠,如果那一刻我真的不爽,我也回怼了。偷偷和你说,我从小的家庭教育不允许这样做,但试过几次后发现真的好爽😄


image.png


我希望今年继续保持这样的心态, 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不爽了就表达。这是我觉得最健康的心态,那就是时刻让情绪流动,没有拥堵。



心力:


坚持去完成几个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今年的一个新年愿望,到年底可以做一个标准的俯卧撑。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现在每天力所能及地做十几个到几十个跪姿俯卧撑。


在家做卧推和仰卧起坐👇🏻


我列了很多这样的小事作为今年的flag,这也是我保持心力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尝试让自己的每一天有80%的事情都是确定 的(比如早晚吃的保健品、坚持用牙线、坚持用美容仪、坚持读一段书、坚持听播客等等)。


这让我找到了自己内在生活的秩序感。我知道未来不确定,但我更加知道我能抓住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每年想一想自己“做到”的那些事,就会满满有力量,这就是我的心力啊,这个太宝贵了。


0 2
身正

2025年,我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身正。

今年5月,我就要满41岁了,从38岁开始时扎扎实实感受到年龄对自己身体的影响,也机缘巧合接触到了中医(还看了梁冬和李辛老师的书),年轻时候完全不当一回事的内容,现在是发自内心认可了。


这也帮助我对自己更加宽容,我开始理解, 有时候自己“摆烂”、拖延症不是自己不努力,很可能就是自己身体弱了。

同时更加让我明白,有个好身体,对于自己工作、面对孩子问题、还有自己幸福程度都太重要了。

因为接触到了中医,我的保养思路也有了调整,2025年的布局会继续延续这个思路。

运动方面,减少有氧比例,一周最多一次40分钟以上的激烈有氧。 肌肉是中年女性显年轻的命根子,过度有氧容易让自己疲劳垮脸变丑。

反而要增加走路的时间,不赶时间3公里以内都走路。 注重体态,多瑜伽、普拉提,多做抗阻训练(撸铁),不跷二郎腿。

这些是前几年就开始做的,今年会继续做。今年还会增加一个很重要的, 多尝试柔软缓慢放松的运动类型,比如阴瑜伽、放松拉筋等。

右边是我的瑜伽垫,眼熟吗,嘿嘿
图片

图片


我是“思考体质”,时刻都在思考,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局限,就是我无法真正放松。而精神不放松,就会影响身体方方面面,所以今年想要改进一下。

结合自己身体状态,继续吃保健品和滋补品,继续看脸选择护肤品,这些以前都分享过,就不赘述了。👉 起床的一个小动作 ,真能让我老得慢一点

我知道咱们读者里有一批是不信中医的,我曾经也是的,而且长年海外经历我是只喝冰水吃色拉的。这里并不想做太多的争论,但我想时刻保持真实真诚。

10年过去了,我的想法认知会改变,我就和你们分享。这些年对我来说,相信自己身体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

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 选择你相信的,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千万不要摇摆不定,这种确定性,也是对身体的滋补品。

图片

图片
0 3
脑明

那第三个关键词,你们肯定猜到了,就是脑。只不过,心身脑,是我这些年的优先级排序,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

这些年我愈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脑被过度干扰,心身极度虚弱。所以我觉得 想要有个好大脑的根本是,心和身能够足够强壮。

所以,今年我的目标就是,如果心身没搞好,我就不搞大脑了😂
我仍然保持我的看法,未来对于脑的需求并不会更高,相反能赢过AI的,反而是我们人类的心和身。


回到脑,我的主题就是, 不求信息/知识的广度,专注深度,宁愿把一个新知吸收透,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生活经验,也不要关注海量信息。

这是我个人观点,是我自己对于这几年大家普遍焦虑的观察思考。我发现很多人被动吸收了不少观点,但从未真正把一个观点变成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特别容易被负能量裹挟。

我给自己新的一年的目标是,当我看到一个观点/一个新知,如果感兴趣有“哇塞”的感受,我就立马要问自己:

有什么是我可以立马行动起来的?
我明天可以做什么?
如果没有办法行动起来,那看看就看看,全当看热闹,看完就完了,不往心里装。

如果有个新点子蠢蠢欲动,我也会先问自己, 立马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可以请教学习的人是谁?而不是问自己,需要去读什么书/考什么证?

然后顺着这个进一步问自己,我为了拿到我的答案,我应该提出什么好问题。我要避免笼统的问题,而是问具体的明确的有行动指向的好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