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雨霏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授权"
半夜11点给一个朋友打电话,问她在干嘛,她回答:“监督孩子写作业!”
因为当时已经很晚,又是在过年期间,连忙问为什么这样对孩子。
朋友诉苦不迭:“我更心疼,没办法你知道吗?”
“年前就问他老师布置的5篇作文写了没有,他告诉我写完3篇了,让他拿出来看看,他还不愿意,说写完一起给我。今天我硬要检查,才发现他一篇都没写。”
“老师布置的抄写生字的作业也一个字没动,告诉他写完才能看电视,天天看我不检查就跟我说写完了”
“年都快过完了,还有一周就上学,你说他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写这些作业?”
“我算明白了,靠他自觉完成寒假作业根本不可能,还学会了说谎骗父母,太过分了。不让他吸取教训,以后非走歪路不可。”
朋友跟我控诉了好久,恼火孩子不按约定写作业,更担心孩子说谎这个问题。
说谎是成长的一部分
也是重要的里程碑
很多父母都跟我这位朋友一样,发现孩子说谎,觉得孩子不诚实,是“学坏了”。
不过,科学研究显示,事情也许没那么糟糕。
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发展心理学家李康和他的团队,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孩子说谎这一课题。他就给出了一个与我们传统认知不太一样的研究成果。
他带团队曾和来自世界各地方的孩子玩猜谜游戏,孩子们需要猜卡片上的数字,如果猜对会得到奖励。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借故离开房间,并且告诉孩子不可以偷看卡片。
然而超过90%的孩子,都会偷偷看卡片。
但当研究人员回来询问孩子们有没有看时,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
2岁的孩子中,30%会说谎;3岁的孩子,50%会说谎;4岁以上的孩子,超过80%会说谎。
李教授告诉父母们,说谎是孩子成长中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个里程碑。
因为说谎需要孩子具备两种能力:读心术和自我控制。
“读心”是指孩子必须判断出来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只有在“我知道你并不知道我知道什么”的情况下,我才可以对你说谎。
“自我控制”是指孩子们必须有控制自己的言谈和面部表情的能力,还需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
谁更早,更好的拥有这两种能力,谁才可能更早,更好的开始说谎。
而且,读心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社会化的关键。换句话说,会说谎的孩子,更聪明。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和赞扬孩子说谎,只是我们做父母的要了解,说谎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生存技能。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一生都可能要说很多谎言,平静的看待问题,才可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不是所有的谎言
都意味着品质不好
孩子们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多数父母担心的,都是孩子变成一个依赖谎言的人,担心孩子以后“嘴里没一句实话”。
所以真正需要父母留意的,不是说谎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们说谎背后隐藏的动机。
☞用说谎来达成愿望
最开始提到的朋友家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说谎。因为想去玩儿,想看电视,但是妈妈规定要写完作业才可以做这些事,所以就索性说个谎话糊弄过去。
还有位妈妈跟我说过,她家孩子一年级时,老师退了200元活动费回来,结果孩子偷偷花了2元买零食,然后告诉她老师退了198元。
这样处理最有效:
无论是多看会儿电视,还是多买2块钱的零食,对孩子来说,都充满无限的诱惑力。
通过说谎,可以迅速的获得这些好处。
这种情况父母不必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担心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
要让孩子知道,合理的愿望父母可以尽量满足,没必要说谎。不合理的愿望,耐心给孩子解释,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暂时不可以。
最好在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就直接把事实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明白,说谎没有说真话舒服。
☞为了逃避责罚而说谎
见过一个8岁的孩子,自己把新水彩笔借给了隔壁班的同学,但是没记住对方在哪个班,所以没有要回来。
回家妈妈问水彩笔哪儿去了,孩子今天说忘学校了,明天说不记得了,最后妈妈逼的急了,孩子就跟妈妈说,被隔壁班的同学抢走了。
后来妈妈带孩子来学校反映情况,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这样处理最有效:
经常性的打骂和过度的斥责,是很危险的一种教育方法。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通过训斥孩子胆小来让他勇敢,也没有办法通过责骂孩子说谎来让他诚实。
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宽容。让他知道,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有错误改了还是好孩子。
当他明白爸爸妈妈不会当众批评他,也不会一直揪着这件事不放,就会变得有安全感得多,也就会明白,说谎,是更严重的错误,什么都不如说实话。
☞为了得到认同而说谎
偶然听到过亲戚家两个孩子一起谈论我的外甥小L。大一点的孩子说,我觉得小L好烦人啊,一点都不喜欢他。
这个时候小一点的孩子点点头:“是啊,我也很讨厌他。他上次还偷了我的小汽车,我去他家里才发现的,他妈妈和小姨知道这件事还瞪了他几眼。”
而作为小L的小姨,我知道他绝对没有偷过她的东西。而这个6岁的小孩子编出这样细节丰富,有板有眼的故事,其实就是为了向大一点的孩子示好,为了得到认同。
这样处理最有效:
不少孩子都会这样,不喜欢吃外婆做的饭偷偷倒掉,因为怕外婆生气。担心被集体孤立,而故意说违心的话表态。明明不喜欢某项才艺,但是还跟父母说喜欢,因为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
这些孩子往往比较缺乏自信,习惯于察言观色来保护自己。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多一点的鼓励,减少对孩子的比较和压力。让孩子对自己充分认同,而不必活得小心谨慎,对他人的话言听计从。
☞为获得关注而说谎
田亮曾经在自己书里面提到过,家里老人有点重男轻女,而且儿子出生后还小,本来就需要更多的照顾。女儿森蝶有一次看着全家人围着弟弟转,就趴到地上,跟妈妈说自己脚疼。
妈妈叶一茜赶忙跑过去,又是抱又是揉,森蝶看妈妈爸爸还这么关心自己,就蹦蹦哒哒自己去玩儿了。
这样处理最有效:
有些孩子会特别喜欢跟爸爸或者妈妈说话,如果发现获得的关注不够了,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就要找理由吸引父母,哪怕用说谎的方式。
其实很多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假哭或者假笑来得到更多关注。稍微大一些,知道可以通过说“我饿了”“我害怕”“我肚子疼”来让父母手忙脚乱一番。
这些时候不要责怪孩子不懂事,他们只是在传达自己“爱量不足”。多陪陪他,多抱抱他,多亲亲他,往往就会有效果。
☞为快感而有意说谎
有位网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初中有个讨厌的体育老师。为了安全又省力,体育课只让大家重复做操。
很多同学都受不了,有个女孩子就提议,去跟校长说这个老师性骚扰吧。有几个女生居然响应。
这个消息扩散到家长那里,还闹到了网络上,引起了教育局的重视。结果是老师被辞退,妻子也跟他离婚收场。
这样处理最有效:
也许她们不能完全意识到后果,仅仅是因为好玩,有报复的快感而说谎,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是触犯了道德的底线。
这是父母最该重视也最该管教的一种谎言,一旦发现,有必要坚定的跟孩子说清楚,这种做法是非常可耻的,也会给他人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甚至要让孩子,受到惩戒,来规范他日后的行为。
谎言不是洪水猛兽,面对说谎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放任不管,可也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
当父母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说谎,然后陪着他一起解决他的问题,陪着他战胜隔阂、恐惧、敌意、茫然,说谎就不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