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孤独症真的没有共情能力吗?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25-04-02 21: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孤独症患者真的「没有共情能力」吗?

大众对于孤独症的「刻板印象」有哪些?
「TA 只是内向,怎么就成孤独症了」大众对孤独症存在哪些误区?
……


借世界孤独症日(4月2日)、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3 月 30 日)到来之时, @知乎心理 携手 @京师心理大学堂 (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简单心理 @ALSOLIFE 想和你聊聊那些大众视野外的特定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面临的生活「暗礁」。


如果你或者身边人深受孤独症、双相的困扰;如果你也曾被抑郁症、焦虑症的「漩涡」困住,如果你也是一位神经多样性的 ADHDer…… 即日起至 4 月 25 日,在知乎站内搜索「我们何以不同」即可抵达活动主页。 我们欢迎你走近这个圆桌、坐下来,一起听听这群人的故事,用「理解与爱」探寻这一个个被忽视的角落。




无论在哪样的场合,有人开玩笑提起「自闭」的时候,我常常即便觉得不合时宜,也总是按捺不住冲动,絮絮叨叨说「孤独症」是怎样的一个神经系统异常,这个群体是怎样的没有被支持和理解。


更令人痛苦的是,社会对孤独症普遍缺乏了解,使「耻辱感(Stigma)」在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中尤为显著。而家庭的支持和氛围对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心理压力较小的看护者,更有可能养育出适应能力更强、情绪更稳定的孩子。因此,学会自我关怀尤为重要。


即使我们都坐在一架失控的飞机上,你也需要先为自己戴好氧气面罩,才能为其他人施救。

——@简里里,简单心理 APP 创始人兼 CEO



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期待,但也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现今广泛使用的行为干预方法被证实是确实有效的,接受了早期干预的孩子后期发展会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的孩子。所以,家长要对治疗保持信心。同时也存在另一种现象,家长希望发现孩子所具有的某种特别的天赋,就像电影《雨人》中的数学天才和《自闭历程》中的动物学女教授一样。


然而,电影中往往呈现的是一些极少数的情况。诚然,孤独症孩子有可能在某方面是个天才,可这个可能性是否有万分之一呢? 恐怕很难有,几率小之又小。


——@京师心理大学堂, 心理学科普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始终认为,每天都是孤独症干预的黄金期。


虽然早期干预确实有优势,但干预的核心在于持续性和科学性。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只要干预方法得当,都能取得显著进步。所以,家长不必因为错过了所谓的「窗口期」而过度焦虑,而是应该专注于当下,制定科学的干预计划。就像我家的宝宝贝贝,已经 23 岁了,我依旧在教他们一些新的技能。在寒假我就教会了他们磕鸡蛋、摊鸡蛋。


——@秋爸爸,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双胞胎自闭症男孩的父亲



一转眼,泡泡十岁了。和前九岁没什么不同,他的每一岁都过得无比快乐,生活对泡泡来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吃饱、穿暖、有事情做,就是天地无恙、悠哉游哉的每一天。我羡慕他率真耿直的生活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处事哲学。同时,我依然为他的未来困扰,因为目前还不能看到他独立生活的可能性。在真实的世界里,他是个需要人照顾的、不成熟的心智障碍者,未来是个未知数。


孤独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早期是个医学问题,我们需要及早诊断和干预,帮助孩子尽可能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随后它变成一个教育问题,我们希望孤独症的孩子能更好地融合于学校,融合于社会;最终它将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需要投入资源,支持他们就业,帮助他们安置,让每个孤独症人士有尊严地度过一生。


——@ALSOLIFE泡爹,自闭症评估干预平台 ALSOLIFE 创始人



孤独症谱系如同一片广袤的星海,既有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星辰,也有需要持续守护的黯淡星体。真正的包容,是看见他们的全貌—— 既不为高功能个体的天赋欢呼而忽视他们的生存困境,也不因某些孩子的社交迟缓就匆忙贴上标签。


也许,对孤独症最深的温柔,是允许他们以真实的样子存在,并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精神科小医生,专注于专业科普的清北团队


⏰ 圆桌活动时间

2025 年 3 月 25 日至 4 月 25 日


💡 圆桌活动规则

  • 圆桌回答玩法: 活动期间,回答「我们何以不同」圆桌「正在热议」下收录的问题。


    • 「好好科普」奖: 发布 ≥3 条回答,每条回答满足字数 ≥500,互动数(喜欢+赞同+评论+收藏)≥5,即视为参与成功;我们将从满足以上活动规则的创作者中,综合内容质量、创作数量、互动数据等多维度条件,综合筛选出 15 位优质内容创作者,每人获得 10000 盐粒 创作奖励


  • 圆桌提问玩法: 活动期间,分享你或者家人朋友在面对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ADHD、抑郁症、焦虑症等困扰时的疑问,使用「创建提问」功能,发布你的提问。


    • 「好好举手」奖: 将问题同时绑定#我们何以不同 和#心理学 两个话题后进行发布,知乎心理将综合问题的相关性、优质度、独到性、浏览量和问题下回答量等多维度,评选 5 个「好好举手」奖(账号不重复获得该奖),每人将获得 5000 额度 的流量超赞包,你的问题还有机会被官方圆桌收录,获得更多圆桌嘉宾和知友们的专业回答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活动圆桌,查看更多暖心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圆桌活动


觉得不错就点点 「转发」「点赞」「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