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太爱看战争片,但不得不说《战狼2》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它有一流的剪辑,有出色的战争场面,有拳拳到肉的武打,有非常纯熟的电影工业制作水准,最关键的是还有一队认真做电影的主创——这几点在中国都难能可贵。
这些特质让战狼2能够超越美人鱼,问鼎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但是,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集体意淫中无法自拔,对表达不同意见的人给予恶意攻击的时候,事情突然就变得很可怕了。
知乎上所有关于战狼2的问题都是一致追捧,甚至认为该片应该送审奥斯卡角逐最佳外语片。(滑稽)
推崇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并没有问题,关键是不能盲目崇拜。爱国可以,
希望你能理性。
更可怕的是,所有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被扣上了不爱国的帽子。
不管你是中肯的提出建议,还是理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指出电影的瑕疵,只要你不说好字,就会惹来一群人群起而攻之。
团中央挂出这些(筛选后的)豆瓣评论示众。
包括我昨天的文章,明明在说战狼相对国内其它电影已经是非常棒的作品了,但依然有不少粉丝不依不饶地追过来说我给“洋大人跪惯了”。
且不说《战狼2》在豆瓣的评分是7.5分,好于83%的动作片,就算《战狼2》在豆瓣评分不高,就能说明这些豆瓣用户都是“美国人的狗”吗?
不能,其实也是比较容易明白的道理。
▼
1,豆瓣用户给美国人的电影普遍评价更高吗?
显然不是。
世界公认的佳作《海上钢琴师》,在豆瓣,最热的短评是:
讲述自由的经典西方主旋律电影,拿了奥斯卡的《勇敢的心》,最热短评是:
还有公认的主角光环,从头打到尾的爆米花电影《敢死队》,一连串的评价就没一个是好评的:
所以你说豆瓣上的人嘴贱,估计是对的。
你说他们不爱爆米花电影,估计是对的。
说他们不爱意识形态严重的主旋律电影,估计也是对的。
但你上来就是一个大帽子说他们不爱国,是美国狗,给洋大人下跪,哪来的根据?
事实上那些引进的“美国大片”,在豆瓣只拿了6分,5分乃至更低分数的电影多了去了。
比如在中国拿下16亿,排总票房第11的《变形金刚5》,在豆瓣的评分是4.9分。
要知道这部烂片在北美遭遇票房滑铁卢,中国反而成为了它票房的救命稻草,在拒绝好莱坞大片,烂片上,豆瓣俨然一股清流。
再比如之前的《John Wick》,在imdb上好评一片,但是到了中国,比imdb低了0.4分。
这就是很多人说的“跪舔美国人”?
就是很多人说的“给洋大人跪下了”?
而且在豆瓣top250里,好评如潮,几乎找不到差评的国产电影亦有很多。
比如说这是豆瓣9.5分的《霸王别姬》下前十的热评,事实上你可以去翻一翻这部电影的评价,前两页能找出一个冷嘲热讽来算我输。
总之没有什么电影能好到能让所有人喜欢的地步,更没有什么电影神圣到不允许别人差评的地步。
如果你觉得一部电影不应该有差评,那我建议你学习某电影直接把豆瓣评价页面关掉。
岂不快活?
▼
2、
美国人也这样做,并不代表着这就是对的
还有一个逻辑很有意思,叫做“美国也这样做,所以我们这样做就是对的”。
比如我在知乎上写文说“事实上我不太喜欢战狼这样剧情比较单薄的动作片”。
马上有人评论说“你给美国人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吧!第一滴血,美国队长,敢死队剧情不也单薄吗??”
关键是我也不喜欢《美国队长》和《第一滴血》啊,《敢死队》则是我非常讨厌的一部电影。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因为美国有的电影剧情单薄,所以别人就不能指责《战狼2》剧情单薄是怎样的逻辑,无论怎么推算,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只有一个:
只要美国人做的,就是真理。
包括上面这段,之前在朋友圈刷屏的“吴京霸气怒怼质疑”的视频。
大意就是有人质疑说这电影里的“冷锋”为什么打不死,是不是有点不合常理和个人英雄主义。
但吴京先生上来就是说:
可能某些人自卑
被洋人欺负惯了吧
然后就是一通说理:
注意,问题是吴京自己重复的,是“吴京你为什么你打不死。”
但这通说理最后的逻辑却和上面一样,是“美国人也打不死啊,也有主角光环啊,所以我打不死也是合理的”。
说实话,我也很反感那些动不动就用“个人英雄主义”去评价一部电影的人,而且《战狼2》里的所谓主角光环也不算严重了。
但我更不喜欢那些随便就说别人自卑,动辄就给人“给洋人欺负惯了”的帽子的人。更不喜欢把一切问题都变成“美国人也这样”的诡辩术。
且不说美国电影,只要不是科幻片,出现太主角光环的情节一定会被影评喷,比如美国主旋律电影的集大成者史泰龙,就因为面瘫表演和太过分的主角光环,多次荣登“金酸梅奖”最差导演和最差男主演奖的宝座。
就算美国人真的喜欢这样,难道就意味着这是真理了?
抛开电影《战狼2》不说,到处都是这种论调。
比如你说中国有雾霾,要治理,他们和你说美国也有雾霾。
比如你说中国有的地方有强拆,不好,他们和你说美国也有强拆,然后举一个几十年前的新闻。
我本来对《战狼2》还有点疑问,觉得电影虽然挺好看,但有些地方确实有点过了。
比如说在饱经战乱,瘟疫的非洲大陆上,凸显中国大国尊严是否合适的问题。
但现在看如果真要问起来,估计又是一个刷屏的霸气回怼,说“美国人可以在全世界打打杀杀,我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那究竟是谁在自卑呢?
▼
3、每个人都应该有说不喜欢的权利
微博上有人发表了自己“个人不喜欢战狼这个类型的电影”的观点,结果评论区和私信全部沦陷,小粉红群起而攻之,表现得跟如今流量明星的脑残粉一模一样。
然而这个博主只是说了一句不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后面所有的话都是在说战狼如何好意义如何重大。
沉默螺旋效应表现得淋漓尽致,多数人占领了舆论场之后,少数人变得越来越不敢发声,然后世界上就只剩一种声音了。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现在只要沾上“爱国”两字,很多人就会抛下逻辑和脑子,或一拥而上,欢呼雀跃,或打倒敌人,踩上一千只脚,现在终于到电影领域了,给电影一个差评也会被说成是“给洋大人跪下了”。
爱国年轻人中(曾经)口碑最好的团团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卑?》
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不自卑了吗?
还没有。
等哪天,“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等口号不再能煽动民族情绪的时候
不喜欢一个运动员,不喜欢一部电影不会被等同于“不爱国”的时候
不再需要每天喊一遍“犯我中华,虽远必诛”来证明中国强大的时候
不需要通过在电影里踩别的国家来让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
我们才真正不自卑了。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作者:雷斯林,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文章有删改
之前的大号雷斯林被封了,这是他的新号:为你写一个故事,欢迎关注。
雷斯林是一个跟我很像的人。他因为写LXB被封号,写李银河被删文。在新号的推送(
你在找雷斯林吗?雷斯林也在找你啊
)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和我想说的一模一样。
"经常有人问我,我写东西是怎么选题的,会不会每天开选题会或者是什么,我说其实我就一个人,没人开选题会,你去看我文章的作者一栏几乎永远都是“雷斯林”,而我向来把微信公众号推送当成一个更大型的朋友圈,每当我有倾诉欲的时候,就会上来写点什么,和读者分享。
我喜欢写有意义的东西,比起称颂,我可能更擅长反对,但本质上我是希望一切都能好的。
套用之前对新榜的朋友说的话叫做,如果外面下着雨,大家都在说下雨,那你绝不会为了说“下雨了”专门写点什么。但如果外面明明下着雨,所有人却都在说“太阳真大真温暖啊”,你才需要写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