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业观察
关注医疗行业趋势,提供有观点、有态度的医疗行业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央行最新发布,传递重要政策信号 ·  10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ABC回应产品争议、成都警方通报保安持棍殴打 ... ·  15 小时前  
底线思维  ·  DeepSeek为什么要开源?可能与人工智能 ... ·  21 小时前  
半月谈  ·  打卡 | 蛇年元宵节何时月最圆? ·  昨天  
瞭望智库  ·  “村T”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业观察

2025年的IVD行业,活下去才有希望!

医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1-01 23:50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的第 2370-1 期文章

作者:星哥


2024 年的 IVD 行业,一年难尽。


张大爷的文章里,说是 IVD 行业最难的一年,终于过去了,言下之意 2025 年会更好。生活还是要满怀希望。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2024年很难,2025年会更难?


2022 年有一次在深圳北站排队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星哥看着排成几排的长队,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些大批量的核酸检测都是免费的,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只是没想到,当初隐隐的担忧,在这两年全部应验了,而 IVD 行业确实在为之前疯狂付出代价。


今天有个佛山的经销商朋友跟星哥说,微生物药敏检测的价格也降了,还有广东一个县医院工资停发几个月了,问星哥怎么看。


星哥说连血球的三分类和五分类都要降收费,药敏检测的降价一点不奇怪,深圳龙华和光明的医院的薪资也降了,连深圳这种一线城市的医院都不好过,小地方的医院更不要说了。


这一切的大前提是医保没钱了,怎么控费都不奇怪。


从行业的层面,生化和化学发光集采的效果开始显现,老牌生化上市企业利德曼, 2024 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只有六十万,星哥看到的时候以为是不是单位写错了。连生化的龙头企业都这种情况,其他中小企业可想而知。 从岭北山人的文章里看到, 2024 年生化的集采,参与申报的生化的企业数量,相比 2023 年,减少了 30% ,那么这些企业到哪里去了?


下半年星哥和两家营收过亿的生化企业的高管交流,他们 对于生化这个产品没有任何兴趣,聊都不愿聊,一家企业的精力放在了化学发光和免疫荧光产品,另一家主攻居家自测产品。


化学发光厂家,传染病检测的集采,让安图等大厂的营收增速按下暂停键,未来的激素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集采,估计其他大厂也不会好过。


广东一家 IVD 企业,过去四年在化学发光的产品上投入上千万,仪器和试剂都是找外部厂家 OEM ,之前预计每台发光设备每年的试剂产出是 10 万左右,结果实际做业务才发现,每台发光设备的年产出只有 5 万左右,考虑到仪器是投放的,光仪器收回成本都要三四年时间。


除了集采的冲击,医疗反腐的风暴依然在持续,医业观察公众号过去一年转载了很多院长,主任落马的消息,反腐对于厂家的影响显而易见,今年很多医院能不上新项目就不上,一切求稳,很多厂家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在医院求稳的心态上也只能暂时搁置。


资本市场上,从 2023 年开始,没有一家 IVD 企业登陆 A 股市场,看不到退出渠道,自然也不会往这个赛道投资了,好在丹娜生物在年底的 IPO 过会,虽然是北交所,也算是给大家只能增添了一点信心。


IVD 行业的裁员,破产清算消息时不时传来,很多中小 IVD 企业的老板都想着把公司卖掉,套现走人,无奈僧多粥少,地主家的钱袋子也捂得紧紧的,仅有的几起收购也解决不了行业的问题。


我们正在一步步走进乌卡时代。


这是由宝洁公司( Procter & Gamble )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 Robert McDonald )最先提出的。他借用一个军事术语来描述这一新的商业世界格局:“这是一个 VUCA (乌卡)的世界。”


乌卡时代,即 VUCA ,指的是易变不稳定( volatile )、不确定( uncertain )、复杂( complex )、模糊( ambiguous )。将四个英文字头组合起来,与当今社会环境结合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词汇——乌卡时代,是指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易变性”是指事情变化非常快,

“不确定性”是说我们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

“复杂性”意味着每件事会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

“模糊性”表示关系不明确。


未来的 IVD 行业会怎么走?


集采的推动下,不管个人意愿如何,资源会不断往头部企业集中,一大批同质化的中小企业将会慢慢消亡。


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出海,可以看看目前出海做的比较好的企业,都是在多年前开始布局的,那个时候行业远没有今天这么内卷,今天的出海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愿意长期出海深耕的企业,依然还有机会。海外市场的多样化,再怎么内卷,也不会有国内市场这么卷。


只有一些有特色的中小企业能存活下来,提前布局一些细分的方向,做一些创新,找那些大公司不想做,小公司做不好的领域,好好打磨产品,可能是一条活下去的路。


比如南京爱科睿特今年 5 月获得了国内唯一的 十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在呼吸道感染检测这个巨头环伺的市场,也有了一席之地。有意思的是,爱科睿特成立于 2018 年,只有这么一个产品注册报证,如果这个产品注册失败,那估计公司前期的投入就都打水漂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有时候中小企业可能就需要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山东子峰生物今年获证的国内独家贫血三项联检产品 —— 叶酸 / 维生素 B12/ 铁蛋白联检试剂盒, 据说推的还不错 。其实 叶酸 / 维生素 B12/ 铁蛋白三项里的每一项,都有很多公司有注册证,但是三联检就他们一家,就给了 子峰生 物的机会。


有人说这种细分领域,越来越难找了。但是 大企业人比你多, 钱比你多, 各方面资源 都更好, 中小企业不去做创新,做差异化,如何跟大企业的集团军 PK ?


对于IVD企业和从业者,活下去才有希望!


大企业说日子难,无非是赚的钱少一些。所以星哥才会说“管你怎么集采,迈瑞总是赢”,等三五年之后,这一场市场洗牌过去,迈瑞这样的头部企业只会过得更好。至于那些被洗牌的企业,没多久就会被遗忘。


不同的生态位,不同的命运。


中小企业才是真的难,抗风险能力差,各方面资源都有限,一不小心就出局了。但是已经坐到牌桌上,只能努力打好手上的每一张牌。


留在牌桌上,比什么都重要。


未来的 IVD 会很好,但是你所在的中小企业好不好,那就不一定了。 医疗器械行业的黄金二十年,未必是你我的黄金二十年。


对于身处局中的 IVD 从业者,不管你是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既要埋头拉车干活,也要抬头看路,提早规划。


对于IVD行业从业者而言,相比其他行业, IVD 行业没有之前那么有吸引力,但是依然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大家看看很多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就知道了。


医疗健康领域依然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阿尔兹海默检测的火爆,众多企业开始居家自测产品的注册报证,后面都存在没有满足的临床需求,而这些都是IVD企业和从业者的潜在机会。


生活总得继续,希望2025年会更好!


与诸位读者共勉!


1月2日19:00, 医业观察、 IVD资讯和IVD从业者网3大行业媒体共同举办 “趋势的力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