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2日
陶溪川「春秋大集·艺文生态大会」
即将启幕
全新的陶溪川文化战略与开放的艺文融合对话
就此起航
这是一个颇有些文化救赎意味的故事,「陶溪川」的前身是景德镇“宇宙瓷厂”,最初的命运便是夷为平地,盖成新楼盘。接到指令负责瓷厂拆迁项目的老员工刘子力,不忍看老瓷厂的职工失业,决心赌一把,做一个名为「陶溪川」的文化艺术园区。
从2013年改造至今,近十年里,窑火不再烧,但老瓷厂和「陶溪川」却“浴火重生”。对文化和艺术的坚守,富于细节的设计和人文关怀,让「陶溪川」成为当今国内最受瞩目的艺术街区之一。近年,更是不断有年轻的艺术家群,不同身份背景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该说是偶然,还是必然?说到底,这是一个跟时代一起蜕变的故事。
瓷都的人们,靠手艺相承,世世代代都在说“陶”的故事。老瓷厂这一代,纵贯50-90年代,凿出陶瓷产业的新流。而时至今日,陶溪川的故事不仅关于器物和手艺,也不仅仅关于聚居于此的一方人,而是海纳百川的艺文关怀。
数年耕耘,陶溪川的人文传承已经延续为一群人的接力,这里的故事,建筑师可以讲,手工艺人可以讲,博物馆可以讲,孩童也可以讲。
本次秋集,「陶溪川」联合「艺文力」,尝试让这样的讲述回到更本质的方式,哪怕是一棵树,一片瓷都可以讲。
春去秋来,
「陶溪川」
这样一个有着
手工艺基因的生长型社区
,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未来的陶溪川,将从
以陶瓷为主的标志性文创街区
,转变为
世界手工艺平台
——振兴手工艺,以景德镇本土的手工艺之力,发展工艺产业到生活方式的升级;
世界级平台,链接全球语境下的手工艺术,从世界手工艺生态中汲取源动力。
10月17日—22日
,陶溪川
「春秋大集·艺文生态大会」
即将开启。在陶溪川“世界手工艺平台”的转型过程中,这将是见证世界手工艺平台的生长的重要时刻。
我们将召集
45位艺术家
,
22场剧场化的展演、演讲、开放讨论
,关注
写就陶溪川下一篇章的力量
。
我们也将梳理中国进入“艺文空间时代”的当下,陶溪川在艺术赋能在地文化上的经验如何转化,空间、人文、艺术如何编织成有温度的文化资产,并一同开启
陶溪川的艺文路径和未来想象
。
从彼时陶瓷重镇到野生青年艺术家聚集的群落,景德镇也好,陶溪川也好,设计营造已令其焕然新生,亦不乏艺术介入的身影。
—
但,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做“剧场”?
—
「轮回剧场」
是陶溪川的未来艺术场景,它并非一砖一瓦地建造出一座“剧场”,而是以
陶溪川
原生的在地文化
为基石,让不同的艺术家在此通过
驻留创作、特别展演、公开演讲和工作坊
等多种方式所建构的流动剧场。
在这样的“剧场”中,
“体验”
是最重要的,艺术家邀请公众参与到创作中,以充分激活观者对此地的具身感知。正如包含温情的手织物,当观赏性的手工艺变为冶心的生活方式,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与新生艺术交融,生活会为艺术塑形。
全新发布的陶溪川「轮回剧场」包含五个主题概念:
“泥、火、水、草、树”
,皆取自陶瓷烧制过程中物质在自然里的无尽轮回,借由大地灵韵连接到不同领域的艺术表达。
泥剧场设计 — 特邀艺术家:卢征远
陶溪川的一切自泥土开始,在泥剧场中,我们将回顾陶溪川最原初的模样,找到发展的根基,并从展演中发掘这里的原生魅力。
这是一个回响着声音、共同闪耀、触动心跳的泥土剧场。在这里,泥土不仅是物质,更是情感与表达的载体。随时间流转的灯光,与观众的声音交织,共同构建出一个无边界的开放空间。泥土在声与光的律动中被赋予生命,不再只是背景,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表达与创造。
内容简介 —
陶溪川作为文化平台的土地“基建”,是一切内容生根发芽的基础,一手打造陶溪川的“1号员工”
刘子力
,陶溪川建筑设计师
张杰
,将“从泥土开始”叙说,回顾和探讨从宇宙瓷厂到今日的陶溪川纪事。
内容简介 —
在这片土地上像树木生长出来的内容,如何去迎接未来的风向?“从树木开始”将着眼于探讨陶溪川未来的定位和转型,并向世界首度发布陶溪川手工艺术复兴计划,启动世界手工艺图书馆、手工艺术中心。
内容简介 —
俄罗斯国宝级世界音乐家,享誉世界的“灵魂歌者”
珊蔻·娜赤娅克
(Sainkho Namtschylak),她的声音表达融合了图瓦族、蒙古族、西伯利亚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也受到先锋和爵士乐的影响,并曾与Evan Parker、内桥和久一等世界级音乐人合作。
珊蔻将首次踏上陶溪川的土地,联合前卫音乐人
李星
、大地舞者
巩中辉
、源自大凉山深处的彝族
扎诺乐团
,将分别带来精彩的跨界展演,以声音和身体丈量同一方土地。
剧场设计:Alei
水象征着多民族的艺术和文化,在此多元交汇。以“编织”为灵感,水剧场的舞台以交叠的结构,缠绕的布匹组成,象征着陶溪川立足古老的民族源头,汇溪成川,万物润泽。
参与纹路·多元民族非遗大秀民族
—
苗族 侗族 彝族 佤族 藏族 傈僳族
拉枯族 壮族 瑶族 布朗族 哈尼族
布依族 阿昌族 景颇族 纳西族
摩梭人 革家人 黎族 白族 傣族 畲族 羌族
内容简介 —
专注于可持续生活方式下的民族艺术创新平台
吉福行携22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和多位非遗传承人
共同呈现多民族大秀,音乐人
文亮WEN LIANG
、长期深入自然汲取灵感的声音艺术家
艾阔
、来自黔东南的天籁之声
侗族大歌合唱团
和苗族新音乐团体苗族管乐、打击乐体系探索者
金竹乐团
带来音乐的跨时空对话,见证文明脉络何以交织。
内容简介 —
以火为息,以身为舞的火舞表演艺术团体
太行流动
将携手彝族
扎诺乐团
以点火仪式开启泥与火之歌。国风电子音乐人
Anti-General
展示民族之声电音,将与非遗空中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即兴相遇。佤族乐队
巴格岱乐团
带来来自阿佤山的部落与歌。太行流动将与
葡颂戏剧工作室
舞蹈作品《生生不息》
、黔中地戏队
作品《安顺地戏》一同演绎水与火的交融,以音乐和肢体讲述陶溪川的昨日今时。
苍穹云幕之下,草野漫无边际,草剧场关注开放式和更具参与性的艺术表达形式,探索自然与人之间更亲近的共生关系。舞台呈现上,我们用多民族编织的毯子铺满通往草剧场的道路,以柔软的方式联结自然,令身体和心灵感知艺术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