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兵圈
河南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兵圈

“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老兵圈  · 公众号  ·  · 2025-04-12 17: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7期内容

作为传统产业之一,我国纺织业面临严峻的外困内忧。外部,许多企业受美西方打压影响较大;内部,内卷现象严重,尤其是电商平台模式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一批纺织企业以变应变。半月谈记者采访众多中小纺织企业发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有企业老板说:“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传统产业要 反内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表示,近年来,“内卷式”竞争逐渐成为舆论焦点,服装纺织行业也深受影响。如何扩内需、破内卷,是当下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张江平分析,供需关系的失衡是内卷的根本原因之一,应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从企业角度,应着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渠道,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在战略、产品、渠道、营销上实现升级。同时,要打击内卷竞争,重点依法打击虚假宣传、流量劫持、商业诋毁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电商市场秩序,打造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
许多业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张江平的观点反映了纺织业界的心声。
“国际形势挤压,国内产能下降,我国纺织业当前面临严峻挑战。”纺织业内人士表示,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原材料价格波动、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链竞争压力、行业内部内卷现象严重等,导致不少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不少服装企业老板反映,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和在线销售平台快速发展,市场上品牌、产品、价格、促销等同质化竞争成为常态,部分企业甚至朝着低质、低价、低毛利方向滑落,亟待为企业营造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纺织业常见的针织大圆机 刘宏宇 摄

敢于尝试,才能获得生机

“世界在变,你不变的话,就会被淘汰。”广东佛山好旺角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丽说,大浪淘沙,企业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才能获得生机。
2011年,刚大学毕业的熊丽借款20万元开始创业,她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厂房,开了一家小作坊式的服装厂。3年后,她的厂房扩大到400平方米。12年后,她租下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新厂房。
“生意说好不好,说不好也还行。以稳为主,不盲目冒进。”熊丽说,疫情期间,企业订单下滑严重,一位生意上的朋友向她推荐了希音模式。希音是一家快时尚跨境电商企业,其引领的“小单快反”生产模式,深度影响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内在结构。
“与希音的合作,缓解了企业订单下滑的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应这种‘快反’模式。”熊丽说,“一心扑在一件事情上面,当你把它做好,就有希望。”
佛山儿童用品协会会长卢良添说,仅在佛山童装产业链上,就有上千家工厂开始与希音平台合作。同时,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合作的企业也逐渐增多。
佛山市祥纬润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庞润沃是张槎针织产业的一代企业家,见证了佛山市张槎针织产业由弱至强的历史。如今,他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延续这个产业的生命力。
“未来应该多条腿走路,不能固守在代工领域。”庞润沃说,代工对于企业生存仍然很重要,不能放弃,但企业仅有生产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接市场的能力。“企业如果不能对接市场,就相当于壮汉没有眼睛,很容易被对手扼住喉咙。”
庞润沃正在谋划打造从针织到印染、服装、品牌的“一条龙”生产线:“一定要在产业链配套和创新上下功夫,靠数代人持续不断地接力奋斗下去。”
“2017年开始,我们感觉国外市场不太对劲,就开始转型做国内市场。这种转型非常难,不进则退。”佛山市瑞蒽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芳说,目前看,企业转型成功了,还成为李宁品牌的核心供应商。“我们曾经是以国外订单为主的外贸型企业,国外订单占比高达80%,但现在这个比例下降至10%左右。”
“近几年,我们的设备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从几年前的10%上升到现在的40%左右。”三技精密技术(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张伟伟说,服装消费是巨大市场,只要适应国际变化,总会找到出路。

机器人逐渐代替传统工人成为纺织流水线上的主力 刘宏宇 摄

尽量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内卷

专家分析,虽然国际市场波动加剧,国内困难挑战仍存,但纺织服装作为传统产业,体量规模大、市场需求广、吸纳就业能力强,是经济与民生的重要支撑,因此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政策,对我国纺织品搞材料溯源或基因检测,企图扼杀我国的民生产业,这注定无法得逞。”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许多纺织企业在国际形势倒逼之下,纷纷加大新材料等技术研发力度,或积极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进发。
图片由AI生成
针对国内市场内卷的现象,众多纺织企业表示,低端竞争时代已过时,原创化、品牌化、科技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尽量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内卷。”一位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不管国际上刮什么风,我们始终坚信,中国的纺织产业不会倒。”庞润沃说,纺织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半月谈记者:刘宏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